中药师方剂形式

俯视苍生与世无争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7334

首页> 医学> 中药师方剂形式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枕醉

已采纳

请在此输入您的回答,每一次专 初级药师的考试科目:  基础知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天然药化、药物化学、药物分析  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药事管理专业知识:药理学  专业实践能力:医院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总论)、医院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各论)业解答都将打造您的权威形象

166评论

弦上春雪

消化不良。一般小孩消化不良,吃多了积食才吃。不是好方子。槐花 山楂 枳实槟郎白头翁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主治热毒痢疾,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瘰疬地丁枳壳佛手麦芽台乌,就是乌药辛,温;入脾、肺、肾、膀胱经,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寒凝气滞所致胸腹诸痛证;尿频,遗尿。一堆错别字。

132评论

忘了牵手还好没走

2楼3楼回答得好,是治肠风下血的方子。

40评论

今夜醉饮

关于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如下,请各位主管中药师考生仔细查看。治法为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理、法、方、药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与辨证、治法关系密切。临床治病的程序,是按理、法、方、药四个环节有序进行的,首先通过四诊合参,采集症状,再通过分析病因病机,确定病证,然后立出治疗大法,选择有效的方药。可见方剂只能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才能恰当运用。“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剂是体现治法的主要手段。治法即治疗大法,它是根据临床症候,辨证求因,在确定病因的基础上,进行审因论治而制订出来。治法一旦确定,它就成为指导临床运用方剂和创造新方的原则。例如,患者有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咽喉疼痛,口干微渴,舌苔薄白,脉象浮数。方剂必须“针对病机,体现治法”、“以法统方”,包括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根据辨证,诊断为风热表证,首先确立辛凉解表的治法,然后根据这一法则,选用银翘散等辛凉解表剂,或依法创立新方进行治疗。所以,古人曰“法从方出,方从法立,以法统方。”方从属于法,法是方的根据,方是法的具体表现。但从祖国医学史的发展角度看,是先有药后有方,再有治法,由于祖国医学是实践医学,先有实践,后有理论,因此,方剂是实践的产物,法是理论的总结。方不能离法,法不能离方,方离开了法,就成为盲目的实践,法离开了方,就成为空洞的理论。更多2020中药学职称考试相关资讯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药学职称栏目!我们提供2020中药学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备考技巧、政策动态及模拟试卷,助力你的2020中药学职称考试!

80评论

轻拨指尖

你们老师不告诉你的吗

40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