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11797
我习惯了背叛
第一单元:内科综合,生理,免疫,微生物,伦理,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第二单元:统计,食卫,药理。第三单元:职卫,毒理,生化,儿少,妇女卫生。第四单元:流病,环卫,社会医学。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医师资格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和维医三类,其他民族医医师暂不开考。到目前为止,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共有24种类别。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采用A型和B型题,共有A1、 A2、 A3、 A4、 B1五种题型。助理医师适当减少或不采用A3型题。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约为600题,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为300题。
狐狸不是药漂亮不是骚
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巩固题及答案 巩固题一: 【 A 型题】 药物不良反应包括 A在药物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和意料之外的反应 B在药物超剂量情况下,出现的有害反应 C在药物超剂量情况下,出现的意料之外的反应 D药物剂量不足时,出现的意料之外的反应 E药物不当用法导致的有害反应 不是B型药物不良反应特点的是 A与剂量无关联 B难以预测 C发生率高 D死亡率高 E发生率低 下列属于A型不良反应的是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过度效应 D撤药反应、首剂效应 E药物变态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划分为轻、中、重三种,下列不属于轻度反应的是 A一过性恶心 B中度不良反应 C头痛 D呕吐 E一过性头痛 一个药物能够引起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但是不包括 A病人个体差异 B药物化学结构 C药物药理活性 D疾病严重程度 E药物名称 什么样的药物不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A药理作用弱 B药理作用强 C安全范围小 D药物副作用大 E药物使用剂量大 药物杂质也可以引起不良反应,这些杂质会产生在什么过程 A药物生产 B药物制剂 C药物储存 D药物使用 E以上都正确 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机体因素不包括 A种族 B性别 C年龄和遗传因素 D药物剂量 E病理情况 上市五年药物监测内容不包括 A严重不良反应 B一般不良反应 C罕见不良反应 D新的不良反应 E特殊不良反应 处方事件监测属于什么研究 A横断面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干预试验研究 E分析性研究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类别中,占比例最高的是 A抗菌药物 B中成药 C循环系统用药 D解热镇痛药物 E其它 著名的“反应停”事件中所用的药物为 A抗菌药 B减肥药 C中成药 D早孕反应药物 E解热镇痛药物 关于药物不良反应评分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大于等于9分者为很可能 B5-8分者为肯定 C1-4分为可能 D小于等于0分为不能 E1-4分为可疑 【 X 型题】 药物不良反应人群分布特征 A女性高于男性 B男性高于女性 C男女性别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D50岁以上年龄组少于50岁以下年龄组 E50岁以上年龄组多于50岁以下年龄组 什么情况下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 A在药物的吸收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 B在药物的代谢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 C在药物的排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 D仅在药物的代谢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其他过程不会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 E仅在药物的吸收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其他过程不会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 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目的在于 A及时发现上市后药物未预料到的严重不良反应 B确立已知或新发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C药物已上市10年及以上的药品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 D对ADR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研究其机制和后果 E对生产不良反应的药物厂家处1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发展的因素有 A药物因素 B机体因素 C给药方法 D药物相互作用 E误用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测量指标有 AADR发生率 BADR死亡率 CADR经济耗损的评价 DADR保护率 EADR感染率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范围为 A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B上市10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C上市2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D上市5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 E上市2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 参考答案 A C E B E A E D B A A D C AE ABC ABD 巩固题二: 【A型题】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疾病 B病人 C人群 D健康人 E亚临床型病人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因此采用什么方法就是很重要的方法 A观察法 B建立数学模型 C临床试验 D实验研究 E以上都不是 流行病学属于什么范畴 A预防医学 B基础医学 C临床医学 D生物医学 E医学统计学 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传染病患者 E病原携带者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理论法 D方法学研究 E以上都不是 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 A研究疾病的病因 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 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 D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 E以上均对 流行病学的定义可概括为 A研究各种疾病的学科 B研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如何防制的科学 C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D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 E研究各类公共卫生问题的学科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 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 C提供诊断依据 D不涉及药物治疗 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 流行病学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 B疾病的防制措施 C疾病病因 D增进人群健康的策略 E以上都包括 新的疫苗或预防药物在推广应用前必须做 A通过毒理学鉴定证明其对人体无害 B通过现场试验考核其实际预防效果 C通过动物试验证实其效果 D证明其无严重副作用 E经实验室检验无有害的附加剂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以上均包括 通过现场调查把疾病在时间、地区及人群中分布的特征加以描述经比较后,提出致病因素的假设的过程是 A分析性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临床研究 通过现况调查与随后的定期随访,对早期糖尿病或无症状的葡萄糖耐受试验阳性者观察其经过若干年后的结局和转归。这类研究属于 A疾病的自然史研究 B疾病各阶段的比例研究 C疾病的管理模式研究 D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E疾病的预防方案研究 美国芬兰等国提出:早期发现并治疗高血压,提倡不吸烟或戒烟,推广健康饮食以控制高血脂等来预防冠心病。这是因为 A冠心病是这些国家的主要死因 B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找出了该病的危险因素,提供了对该病的预防途径 C冠心病是由多病因造成的 D通过生活方式等的改变可以去除或减轻冠心病的这些危险因素 E这些危险因素已为广大人民所承认 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 A病例对照研究 B现场试验 C队列研究 D历史性队列研究 E匹配性病例对照研究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它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 B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C它可以评价药物或保健措施的有效性、安全性问题 D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E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关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 B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数理流行病学研究 C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D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 E病例对照研究可提供病因线索 以下哪一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A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预防为主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从整体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 B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 C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 D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 E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A普查 B抽样调查 C病例对照研究 D现况研究 E生态学研究 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 A临床试验 B社区干预试验 C人群现场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防治实验研究 【B型题】 问题 24~27 A现况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观察某种新药的疗效 D将调查数据建立流行病学数学模型 E基础实验室检查 属于分析流行病学 “非典”传播模型的建立 属于描述流行病学 属于实验流行病学 问题 28~29 A病人 B非病人 C人群 D患病动物 E非病动物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临床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问题 30~33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与方法学研究 E统计分析法 生态学研究属于 队列研究属于 临床试验属于 流行病学数学模型属于 【C型题】 问题 34~35 A传染性疾病 B非传染性疾病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现代流行病学的内容包括 传统流行病学的内容包括 问题 36~38 A设立对照组 B盲法观察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病例对照研究 临床试验 个案调查 问题 39~41 A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B设立对照组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临床试验 队列研究 普查 【X型题】 流行病学的基本任务是 A了解疾病的有关情况,制定防制疾病的具体措施 B研究防制疾病的对策 C研究与各学科的关系 D研究疾病自然史 E研究疾病的治疗方法 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是 A病因的探索 B预防措施效果评价 C人群患病情况的分析 D促进有关学科的发展 E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 关于流行病学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以人群为研究对象 B流行病学主要研究疾病的分布及病因 C只研究传染病 D研究控制和预防疾病的对策与措施 E只研究非病人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有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理论流行病学 D实验流行病学 E基础性研究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包括 A生态学研究 B现况研究 C病例报告 D病例对照研究 E队列研究 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包括 A生态学研究 B病例报告 C现患研究 D队列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是 A一群病人 B健康人群 C隐性感染人群 D个体病例 E单个健康人 关于流行病学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研究疾病 B临床医学主要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 C基础医学从人群水平研究疾病 D流行病学不是一门方法学 E流行病学主要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规律 参考答案 C A A C D A E C A E B E B A B B B C E C C D B D A C C A A B C D C A A C D C B D AB ABC ABD ABCD ABC;
你狠狠的摔了的心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笔试各单元分别如下:第一单元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免疫学、卫生法规、健康教育与促进、内科学第二单元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医学统计学、药理学第三单元生物化学、妇女保健学、儿童保健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卫生毒理学第四单元环境卫生学、流行病学、社会医学注:临床综合知识点分布在考试的四个单元中。一、报名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相关规定,内容如下:第九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二、公卫执业医师注册需要注意事项如下1、注册条件:凡取得医师资格的,均可申请医师执业注册。2、不予注册的情形:(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2)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3)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4)甲类、乙类传染病传染期、精神疾病发病期以及身体残疾等健康状况不适宜或者不能胜任医疗、预防、保健业务工作的;(5)重新申请注册,经考核不合格的;(6)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参与有组织作弊的。
影子陪我到最后
2017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考前知识点巩固题及答案 试题一: 一、A1型题 伤寒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 日常生活接触 B 食物污染 C 水源污染 D 苍蝇传递 E 蟑螂传递 关于伤寒的免疫力,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病后免疫力持久 B 免疫力与血清“O”抗体无关 C 伤寒与副伤寒间有交叉免疫 D 免疫力与血清“H”抗体无关 E 免疫力与血清“Vi”抗体无关 伤寒杆菌培养,哪个阳性率最高 A 血液 B 尿液 C 粪便 D 玫瑰疹吸取物 E 骨髓 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肠出血 B 肠穿孔 C 中毒性肝炎 D 中毒性心肌炎 E 中毒性脑病 伤寒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 A 胆囊 B 肝 C 脾 D 骨髓 E 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 伤寒患者的玫瑰疹多见于 A 病程的7~13d B 病程的5~6d C 病程的2~3d D 病程的1~2d E 病程的3~4d 关于肥达氏反应,哪项是错误的 A 发病早期仅“O”抗体上升 B 既往患过伤寒者,则是“H”抗体增高 C 早期使用有效的抗菌素,则抗体可不升高 D 肥达氏反应阳性者,可确认为伤寒 E 约10%~30%的患者,肥达氏反应始终为阴性 伤寒慢性带菌者,细菌主要在哪个器官 A 肝 B 肠系膜淋巴结 C 肾脏 D 骨髓 E 胆囊 诊断伤寒肥达氏反应有参考价值的是 A O效价>1:80,H效价>1:160 B O效价>1:160 H效价>1:80 C O效价>1:160 H效价>1:160 D O效价>1:80 H效价>1:80 E 以上均错 确诊伤寒最可靠的是 A 外周血白细胞下降 B 相对缓脉 C 肥达氏反应O、H效价均增高 D 血培养阳性 E 粪便培养阳性 老年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支气管肺炎 B 肠出血 C 肠穿孔 D 溶血尿毒综合征 E 脑炎 二、A2型题 患者,男性,疑似“伤寒”入院。两次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入院后第5天结果,TH 1:80,TO 1:80,TA、TB、TC 1:40;入院第12天,TH、TO 1:320,TA、TB、TC 1:40,可诊断为 A 伤寒 B 甲型副伤寒 C 乙型副伤寒 D 丙型副伤寒 E 回忆反应 患者发热7天,血肥达反应结果为:TH 1:320,TO 1:40,TA、TB 1:40,OX19 1:40阳性应考虑: A 伤寒 B 副伤寒甲 C 副伤寒乙 D 斑疹伤寒 E 忆反应 患儿,3岁,发热10天,伴腹泻,每日3—5次,呈稀糊状,肝脾肋下5cm,肥达氏反应TH 1:320,TO 1:320,确诊应选择 A 血常规 B 血培养 C 粪培养 D 尿培养 E 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培养 男性患者,诊断“伤寒”入院治疗,体温正常后1周,临床症状再现,血培养伤寒杆若再度阳性,称为 A 再燃 B 复发 C 重叠感染 D 潜伏性感染 E 机会性感染 三、A4型题 (16~19题共用题干) 14岁,以持续发热10天入院,表情淡漠,肝肋下1cm,肥氏反应结果:TH 1:320,TO 1:320,TA、TB、TC均1:40 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 A 伤寒 B 副伤寒甲 C 副伤寒乙 D 副伤寒丙 E 败血症 最常用的确诊伤寒的依据 A 血常规 B 粪培养 C 血培养 D 骨髓培养 E 十二指导肠引流胆汁培养 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A 肠出血 B 肠穿孔 C 中毒性肝炎 D 中毒性心肌炎 E 支气管肺炎 该病例以下处理错误的是 A 高热时用冰敷等物理降温 B 便秘用泻药 C 腹胀时可用胆管排气 D 腹胀时慎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E 烦躁不安者可用安定 (20~24题共用题干) 女性,38岁。9天前开始发热,伴乏力、食欲减退,近5天体温高达39-40℃,腹胀,精神恍惚,耳鸣,肝脾肋下1cm,经血培养证实为伤寒。 此患者系伤寒,其病理特点是 A 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害 B 全身小血管损害 C 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 D 全身血管周围炎 E 全身淋巴结炎 如患者在病程第2周体温突然下降、烦躁、头晕、脉快、血压下降等,首先应考试 A 肠出血 B 肠穿孔 C 中毒性心肌炎 D 脑膜炎 E 中毒性脑病 该患者突然腹痛,以右下腹为甚,冷汗,随后出现腹膜刺激征,肝浊音界消失,应考虑是 A 肠出血 B 肠穿孔 C 急性胆囊炎 D 中毒性肝炎 E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如患者出现腰痛、贫血、酱油色尿等急性血管内溶血症状,首先应考虑是 A 肠出血 B 肠穿孔 C 急性胆囊炎 D 中毒性肝炎 E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如患者合并肠出血,除抗病原治疗外,以下治疗不正确的 A 严密观察BP、脉搏、神志 B 严密观察便血情况 C 适量输入新鲜全血 D 腹胀明显时可用少量新斯的明 E 病人烦躁不安时,可适当使用安定药物 (25~29题共用题干) 女性,30岁,家务。持续发热15天入院。病初体温9℃,约5天后体温升高,且整天发热,伴食欲不振、腹胀,大便2~3次日,近2天尿似浓茶,体温8℃。体检:T 40℃,P88次分,巩膜轻度黄染,腹胀,移动性浊音(-),肝肋下0cm,脾肋下5cm,血 WBC1×109L,N 60%,L40%。肝功:总胆红素40μmolL,ALT 180U,HBsAg(-)。肥达反应TO 1:80,TH 1:160 此病例入院诊断首先应考虑 A 伤寒 B 副伤寒甲 C 恙虫的病 D 败血症 E 流行性感冒 此病例肝损害首先应考虑 A 病毒性肝炎 B 中毒性肝炎 C 钩体病 D 药物性肝炎 E 以上都不是 确诊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A 血培养 B 粪培养 C 骨髓培养 D 尿培养 E 肥达反应 假如此患者住院治疗5天体温正常,其他症状好转,自动出院。出院第7天,又感头痛,全身疼痛怕冷腹胀又住院,体检:T39℃,P 80次分,血 WBC 0×109L,N 60%,L40%,这次住院首先考虑 A 伤寒复发 B 伤寒再燃 C 恙虫的病 D 败血症 E 钩体病 假如患者出现剧烈腹痛,冷汗,脉快,随后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A 肠出血 B 肠穿孔 C 中毒性心肌炎 D 急性胆囊炎 E 血栓性静脉炎 二、B1型题 (30~32题共用备选答案) A 轻型 B 普通型 C 迁延型 D 逍遥型 E 暴发型 具有典型伤寒的临床经过 毒血症状轻,照常工作、生活,部分患者的肠出轿为首发症状 发热38℃左右,全身毒血症减轻,病程短,1~3周即可恢复 [参考答案] C C E B E A D E A D A A E B B A C B B C A B E D A B A A B B D A 试题二: 一、A1型题 脊柱骨折最多见的是 A 颈段 B 胸腰段 C 腰段 D 胸段 E 骶段 下列哪种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预后最严重 A 颈椎骨折脱位 B 胸椎骨折脱位 C 胸、腰椎骨折脱位 D 腰椎骨折脱位 E Chance骨折 下列哪种损伤易引起脊髓损伤 A 前柱损伤 B 中柱损伤 C 后柱损伤 D 前纵韧带损伤 E 棘间韧带损伤 脊髓损伤后功能丧失程度可用截瘫指数表示,错误的是 A 功能完全丧失为 “0” B 功能完全正常为“6” C “0”代表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D “1”代表功能部分丧失 E “2”代表功能完全丧失或接近丧失 脊髓中央管综合征常见于 A 过伸型颈椎损伤 B 颈椎椎体爆裂骨折 C 环枢椎半脱位 D 屈曲型颈椎损伤 E 齿状突骨折 骨盆骨折最基本的检查 A 测血压 B 腹膜后穿刺 C X线 D CT E MRI 颈髓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褥疮 B 泌尿系感染 C 膀胱结石 D 高位截瘫 E 呼吸衰竭 判断脊柱骨折脱位最基本检查是 A CT B MRI C X线 D 神经系统检查 E 脊髓造影检查 脊髓损伤预后最差的是 A 脊髓震荡 B 脊髓挫伤 C 脊髓断裂 D 脊髓受压 E 马尾神经损伤 Chance骨折是指 A 寰椎前后弓骨折 B 颈7棘突骨折 C 枢椎椎弓骨折 D 齿状突骨折 E 椎体水平状撕裂骨折 Jefferson骨折是指 A 环椎齿状突尖端骨折 B 寰椎前后弓双侧性骨折 C C2椎弓骨折 D 缢死者骨折 E 枢椎棘突骨折 可导致马尾神经损伤的骨折是 A 第10胸椎骨折脱位 B 第11胸椎骨折脱位 C 胸腰段骨折脱位 D 第12胸椎骨折脱位 E 第2腰椎骨折脱位 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者最好的处理是 A 卧床休息 B 翻身防止并发症 C 腰背垫厚枕复位 D 双下肢牵引整复骨折脱位 E 尽早手术切开复位并行椎管减压加内固定 颈椎骨折脱位经牵引复位后若行头颈胸石膏固定,固定时间约是 A 6W B 8W C 12W D 16W E 20W 脊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要了解受压损伤情况,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 CT B MRI C X线检查 D 肌电图检查 E 螺旋CT 骨盆骨折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A 直肠损伤 B 阴道损伤 C 膀胱损伤 D 神经损伤 E 腹膜后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 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骨盆骨折是 A 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B 坐骨结节骨折 C 尾骨骨折 D 髂前下棘撕脱骨折 E 骨盆环双处骨折并有骨盆环断裂 骨盆骨折诊断步骤是 A 测血压→补液→摄片→导尿→诊断性穿刺 B 摄片→测血压→诊断性穿刺→导尿→,补液 C 摄片→测血压→补液→导尿→诊断性穿刺 D 摄片,观察 E 测血压→穿刺→导尿→摄片 骨盆骨折的处理 A 单纯性耻骨联合分离,目前不主张用骨盆兜悬吊复位 B 不稳定骨折一般采用卧床休息 C 骶尾骨骨折一般要切开复位 D 边缘性骨折用骨盆兜悬吊 E 骨盆环断裂大多主张手术复位加固定 骨盆骨折手术时机最佳为 A 急诊手术 B 1天后 C 3天后 D 7~9天 E 2W后 骨盆骨折引起的合并症常较骨折更为严重,最常见的是 A 腹膜后出血引起休克 B 神经损伤 C 内脏损伤 D 腹膜损伤 E 尿道损伤 脊髓损伤的'手术指征 A 单纯压缩骨折 B 有骨折脱位 C 中央管综合征 D 截瘫指数高 E 影像学显示碎骨片压迫脊髓 脊髓损伤最严重远期并发症 A 褥疮 B 泌尿系感染 C 肺部感染 D 体温失调 E 泌尿系结石 骨盆骨折引起失血性休克的原因错误的是 A 骨折断端出血 B 盆腔静脉丛出血 C 骼内动、静脉破裂出血 D 骨盆壁肌肉出血 E 股动、静脉分支破裂出血 脊髓圆锥损伤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多见于第1腰椎骨折 B 会阴部皮肤感觉鞍状缺失 C 括约肌功能丧失 D 性功能障碍 E 双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 马尾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 发生于第1腰椎以下的骨折脱位 B 表现是受伤平面以下的弛缓性瘫痪 C 2~4周后不会演变成痉挛性瘫痪 D 马尾神经完全断裂者少见 E 下肢不出现病理性锥体束征 描述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 上颈椎损伤的四肢瘫均是痉挛性瘫痪 B 2~4月后可出现锥体束征 C 脊髓休克期间受伤平面以下出现弛缓性瘫痪 D 下颈椎损伤的四肢瘫,上肢是弛缓性,下肢是痉挛性 E 中央管综合征的四肢瘫,上肢瘫痪重于下肢瘫痪 高位截瘫患者高热的处理错误的是 A 调节室温 B 冰水灌肠 C 乙醇擦浴 D 神经营养药物 E 输液和冬眠药物 关于脊柱骨折搬运,不正确的是 A 担架及木板运送 B 二、三人采用滚动法 C 三人平托法 D 搂抱法 E 颈围等固定后搬运 下列骨折手术适应症不正确的是 A 脊柱骨折凸入椎管压迫脊髓 B 骨盆骨折合并大血管损伤 C 截瘫平面不断上升 D 单纯椎体压迫骨折,椎体压迫不超过15 E 多处骨盆骨折,骨盆环严重断裂 脊髓损伤的治疗原则错误的是 A 合适的固定 B 正确的搬运 C 应用脱水剂 D 3天后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 E 高压氧 正常人哪一个椎体对应的椎管以下无脊髓结构 A T10 B T11 C T12 D L1 E L2 二、B型题 (32~37题共用备选答案) A 腹膜后血肿 B 直肠损伤 C 骶神经损伤 D 尿道损伤 E 脊髓损伤 骶骨骨折容易并发 胸椎骨折脱位容易并发 骨盆骨折伴会阴撕裂可并发 骨盆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坐骨支骨折 (38~42题共用备选答案) A 均为痉挛瘫痪 B 上肢弛缓性瘫痪,下肢痉挛性瘫痪 C 四肢弛缓性瘫痪 D 上肢瘫痪重于下肢瘫痪 E 下肢瘫痪重于上肢瘫痪 下颈椎损伤 上颈椎损伤 脊髓休克 中央管综合征 脊髓前综合征 (43~47题共用备选答案) A 石膏颈围固定 B 先枕颌带牵引后石膏颈围固定 C 持续颅骨牵引 D 早期手术减压、固定 E 经前或后路手术固定 颈椎半脱位 稳定型轻度颈椎压缩性骨折,无神经症状 爆裂型颈椎骨折,有神经症状 2型齿状突骨折移位超过4mm 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无神经症状,可先行 参考答案 B A B A ACE C C E B E E C B E E A E D A E C E E A B D D D D E C E D A D B A C D E A B D E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