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6
浏览数
6131
挽留能怎样
一、针对课件学习我的学习之路,是这样的,从难到简。先总归的说下这两个网校课件教程的特点:中华偏务实,什么意思呢?就是重点突出,偏考试考点,一般内容篇幅很少或不讲解;东奥属于课件较多,从基础到难点,以及重点均会清晰讲解。我认为东奥课件更适合打基础,如果想第二遍提高学习,适合听中华的课件。下面我分析的着重以会计和财管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你们带来帮助。1.会计东奥:大神张志凤老师,这里也是我很敬佩的老师。讲课不说废话,思路清晰。我认为只要你不走神,张老师的课程听起来真的是让你有一种崇拜感,不知不觉打好基础。男神刘忠老师,长得帅啊,并幽默风趣,听他的课非常精神。现时代,东北话走遍全中国,这两位东北的男神定会帮助你们开启注会之路是不是。中华:我是听过郭建华老师的课,这位老师讲课特点是语速轻快,重点突出讲解,对重点的讲解是非常清晰的,并且授课老师本身是非常自信的,如果你对重点仍旧混乱不清晰,我是建议学员在提高阶段,以该老师的课程帮助你更上一个台阶的,对不对。2.财管这个科目是我最喜欢的科目了,中华之前有我特别喜欢的陈华亭老师,但是很可惜,我说到这里很伤心难过,老师生在长安街,葬在八宝山,德高望众,我真的很尊重、爱戴这位老师。授课思路清晰,思维导图用的生动,更喜欢用图示的讲解,帮助学员学习财管这科。再听不到老师的课件,真的是很大的损失,惋惜。东奥:我接着说下喜欢的田明老师,田明老师认真严谨、思路透彻,专业水平非常高,也是本人爱戴的一位老师,更注重知识的讲解,对例题的分析可以帮助学员很好地克服难点,很好的解答学员的疑惑,让学员感觉对财管的学习不是用来背,而是真正理解原理学习;另一位是陈华亭老师赞不绝口的郑晓博老师,郑晓博老师的课件特点是板书非常生动,制作板书水平非常高,让学习不再枯燥,生动具体,更能解答疑惑,帮助学员记忆的技巧比比皆是,非常适合学员好多听不懂的地方进行解答疑惑,克服不懂的地方。二、针对辅导书学习辅导书,梦想成真系列比较简洁,适合后期帮助做题提高;故我用的大多是轻松过关系列丛书,个别科目,我不用教材直接用东奥的轻松过关一系列,知识点均清晰罗列。中华的梦想成真可能确实不适合我,我只能这样说……希望以上我的心得能够帮到大家。
疼她惜他
一个注会参考人的心声....我们感同身受 今年春天收到事务所的OFFER后,开始准备CPA的考试。由于身边有几个一次过五门的牛人,便想当然地觉得考试不过如此,于是自己也一次报了五门。复习基本上是从三月开始的,但是三四月份不过将会计看了一遍。直到4月22日领到新教材时才开始着急起来,差不多在7月中旬将五科教材通看了一遍。到此时才蓦然发现时间只剩下不到两个月了,只好忍痛放弃经济法和财务管理。考试的结果证明当时我的选择可能是正确的,我剩下三门都过了,但是分数不太高:会计66,审计67,税法70。我想如果当时仍坚持报考五门,结果不一定有现在好。所以今年考试我的第一个感触是:量力而行,丢卒保车。在复习的过程中,我比较注意不同科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当然,会计和审计之间的联系是最多的,审计的实务题实际上就是在考察会计知识。尤其是每年一道会计分录调整的综合题,就是具体会计知识与审计重要性知识点的结合考察。税法中关于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知识,与会计中的知识也可以结合起来。而比较而言,经济法和财务管理与其他科目之间的联系较少。如果是新手,第一年考两门的话,我认为会计和审计的组合较好;考三门的话,会计、审计和税法的搭配为佳。这是我的第二点感触:合理搭配,事半功倍。选择好的参考书和辅导班,是我的第三点感触。好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好是因人而异的。对我来说,我希望参考书和辅导班可以给我提纲挈领的感觉,使我对该门学科的知识能够形成清晰的体系和网络,便于理解和记忆。我选择的是北注协的16开本的辅导书,以及后来每科六套模拟题的习题集。参考书不在多,好的一本足矣,我买的另外一套32开本的参考书就根本没来得及看。辅导班会计我是上的张志凤老师的,张老师的讲解可谓深入浅出,他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注协也就这点东西了,他们还能考什么呀?然后附上一副不屑的表情:-P。再就是在评论安达信倒闭时,他老人家说了一句民族主义色彩强烈的话:“我们国内CPA的春天到了!”此君还经常批评五大如何如何,估计下边有不少五大的学员会很有意见啊。税法我上的是李文的辅导班,他的最大特点是将知识点图表化,在他看来,每个税种无非是一张图表,理解和记忆都非常深刻。掌握复习的进度,找到做题的节奏,是我的感触之四。制定复习的计划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同时计划必须切实可行。教材应该最少仔细看两遍,参考书和习题集应该仔细做一遍。往年的试题是相当重要的,做题时注意从中把握出题人的思路。例如,2002年的审计试题的两道大题一是函证,一是存货盘点。我们至少可以从中体会到两点:一是大题更加青睐实务方面,多年来一直出现的分录调整题终于没有能够出现;二是函证和存货盘点正是今年新出台的两个准则,因此明年新出台的准则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做题速度的快慢是决定考试成败的关键因子,今年税法考试综合计算题从2道增加到4道,能够做完的人寥寥无几,所以从复习伊始,就应该努力提高做题的速度。现在我还能记起考试当时的情形。我的考试地点在北京宣武门菜市口,历代的刑场,一个很不吉利的地方。审计考试我有点蒙,试题和我平日所做的模拟题有些不同,但究竟差异在哪儿,我说不上来。第二天上午的税法考试,我最后一道综合题没有时间做,自我感觉前面的做得也不太好,心里暗自郁闷。中午在麦当劳进午餐后,一个人坐在SOGO外的椅子上给自己打气,当时还没有想到下午还会有更跌宕的情形等着我。会计考试我花了50分钟做完客观题,40分钟做完计算与分录题。一切看似按常规进行,但是接下来50分钟,我一直在发蒙,在第一道综合题上卡壳了。第一遍竟然没有读懂,第二遍读懂了,但无从下手。在头脑飞速运转的瞬间,竟然闪过无数念头,其中我清楚地瞥见了——放弃。直到现在我还在庆幸自己在距离考试结束还剩下最后50分钟时所做的选择——看下一道题。这道长期股权投资与合并会计分录相结合的题,是我平时练习最多的,做起来也是轻车熟路,约40分钟左右居然全部搞定。最富戏剧性的是,剩下10分钟时间,我居然鬼使神差地想出了第一题的解法,于是拼命往上写答案,一直到铃声响起。等到出了教学楼,才发现出了一身冷汗。当时心理的微妙变化,非言语所能描述。力拼到底,永不言弃,是我第五个感触。CPA的复习备考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尤其是身边没有考友相互鼓励支持时。当我第一次来到注册会计师视野时,才发现自己并不寂寞。在这里我下载了郑庆华老师关于会计的辅导,以及崔宏老师的审计材料,杨勇老师的“捉虫”为我廓清了不少疑惑,同时让我明白,国内盗版市场猖獗的原因之一,在于正版书的质量也不过如此。同时我也从其他网友处获得不少宝贵的经验和资料,尤其是湖南的紫凤网友,无私地将自己参加考前冲刺班的资料提供给诸网友,在此表示感谢。长期接受网友无私的帮助,无以为报,只能将自己的一些感受写下来,或许能为大家提供些微启发。借网络风,添青云翼,是我的最后一个感触。不管考试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向支持我们的亲人和朋友表示感谢。毕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只有亲情和友情才是我们一生中最持久的慰藉。
惜n如命
201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战已经开始。在注会考试大军中每年都有几种特殊的考试群体,他们分别是大龄考生、妈妈级考生和在职考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学习时间短,那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高效的学习成果呢?据中华会计网校教学专家分析:对于大龄考生、妈妈级考生和工作繁忙的考生而言,他们的复习时间可谓是凤毛麟角,都是利用挤出来的时间学习,所以建议此类考生报考科目不宜过多,一般是最好不超过两科,报考建议如下:&会计和审计无论是基本的审计理论还是审计实务都是和会计知识紧密相关的,会计和审计虽然都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促进,花费的时间要少于单独学习两门的时间。当然,这个组合只适合毅力比较强,悟性比较高和精力比较旺盛的考生。&会计和税法当前涉税会计逐渐成为考试的重点,会计和税法的联系更加紧密了,所以学习会计的同时学习税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会计教材的整体把握,帮助是很大的。学习会计是不能不知道税法知识的,因为在会计的考察中涉税会计处理也一直是个重点,不仅仅是递延所得税的问题了,所以当涉税会计逐渐成为考试的重点,会计和税法的联系逐渐加强了。&财管和公司战略财管和公司战略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甚至是所有科目中联系最为紧密的两个科目,公司战略中既有财管中的计算,比如企业价值评估,又有审计中的理论内容,比如内部控制的介绍,是个比较综合性的科目,不过从学习的难度上来看,主要还在于计算方面,所以财管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公司战略的学习,网校教学专家分析考生报考这两门是比较合适的。&经济法和税法经济法和税法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属于“经济法”范畴,按照从前注册会计师教材里的说法,中注协是考虑到税法自成体系、内容庞杂,才把税法从经济法的一章中独立出来,自成一门课。两者搭配多少有点儿给考生建立自信的味道,有人说“如果报这两门你都通过不了,那似乎不用考注册会计师了”,这话似乎极端,但也颇有些道理,虽说注册会计师每门课都很难,但业内一直都认为经济法和税法是其中略为简单些的。&公司战略和审计公司战略这门课里面有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对学习审计是很有帮助的,网校教学专家分析:考生只有掌握了企业的内部控制设置,比如各个环节的票据、流程等等,才能理解审计程序设置的原因和目的,也才能自己理解和掌握好审计程序的具体运用。审计程序千差万别,但是基本原理是不变的,就比如存在认定是逆查法,完整性认定是顺查法,不变的是原理,变的只是票据和内控的说法,大家还是应该了解清楚这个本质。&其他组合报考不仅要从考试科目难度上来考虑,也要从个人的知识储备和学习风格上来考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门课的难度虽然在业内有所谓定论(会计和审计的难度最大,财务管理和公司战略次之,最后是经济法和税法),但也不尽然,有的理工科考生就对财管感兴趣,有的考生就是能理解法律的精神实质,学习经济法、税法不在话下,报考时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做出理性选择。这是一个自我认知和借助外界力量来做决定的过程,一旦选定,早作准备,切不可好大喜功,最后全军覆没。
雪霁云淡晴
不要看 08年的,看 09年的比较好。非常有帮助 。本身注册会计师的会计就是靠的 企业会计准则。发点经验给你,助你考试(这个经验原创就是我,我粘贴一下)。能考,一门一门的准备,今年才考完,现在是备考2010年注册会计师的最好时间。我跟你说说所需要的底子,可能会对你好一些。会计,需要有中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的底子。审计,要会计学得好,审计才容易懂,这本书枯燥,比会计花的时间还要多。财管,需要有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的知识。经济法,没基础,也可以学。税法,需要有会计基础的知识。风险管理,我没考过,我是考老制度。现在注册会计师刚考完不到一个月,应该是说最好预习明年的注册会计师的时间,考注册会计师,切忌不可贪多,不可高估自己活着低估注册会计师的难度。现在最好不要把6本书买全,因为教材肯定会变动,尤其是税法明年变动会很大,我建议你一科一科的准备,准备好一本书,再买一本书准备,准备到明年4月,看你的准备情况,再决定考几科,以我个人的看法,我绝对你报考三科最为合适,经济法,税法,风险管理,这几科与会计联系不是很大,与会计稍微联系大点的是税法。辅导书不一定要买,最好报个班,现在报2010年的班,是送2009年的,建议你最好报考网校,跟着学,效果会比较不错的。另外在准备的过程中,切忌莫放过大题,因为考试如果一道大题没做,及格的可能性就很小,一道大题都差不多18分左右,如果以道没错,就是80分往下起平,也就是说,正确率要达到80%才有希望及格,但正确率达到80%的,一般都能把题目做完,宁愿平常多错一点,也不要放过大题。关于搭配的问题:1.会计审计(+税法):这样搭配无可厚非,有人说先考这个,考了这个等于注册会计师考了一半,这种说法本身没什么错误,但是这么搭配是因人而异的,本身会计的难度最大,审计花费的时间比会计还要长,所以这样的搭配适合底子非常好,并且有时间比较,爱钻研大题的那种。如果你现在准备的话,可以试试,建议最好试听网校的辅导班,有10节免费的,其中包括第二章,如果第二章都听不懂的,建议不要准备。2.会计税法(+经济法+风险管理):这样搭配比第1种搭配要少花3个月的适合,这种报法适合大三的学生,专业课即将学完,并且没有其他考试,只考注册会计师的,这样如果考上,对毕业找工作相对好点。3.税法经济法(+风险管理):这种适合考试经验不足的,归纳能力不强的,适合先从这个考起。4.财管经济法(+风险管理+税法):这个搭配是最省时间的,但特别针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不错,并且学过金融的朋友,因为财管的期权股价是最难的章节,其次是企业整体价值评估,数学学得好,有金融底子的,会省时省力。害怕数学的不适合这一条。注意:这个《会计》与注册会计师的每一门都有联系,其中与审计税法联系最大。这个《会计》并不是基础,更不是《会计基础》,很多学会计的,考这一科,考10多分,20多分都是正常的,大题一个不会的很多。所以最好有点心理准备,这个《会计》需要财管,成本会计的底子,第二章金融资产中,就涉及年金(资金时间价值)的知识。《经济法》《税法》需要有《会计基础》知识,经济法的公司法,证券法,就要判断现金流量,净利率问题,一点会计基础都没有,肯定不行的。另外票据问题,如果是非会计专业,也不好理解,肯定要多费时间。《税法》更加需要有《会计基础》知识,企业所得税,财务报表,各项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增值税,这样的基本知识都没有,可以不用去考。下面是如何学习的问题,风险管理我没有考过,也不需要考了,所以我不好回答,审计我也是没掌握方法,所以也不回答,其他4科我来告诉你:其实很多人说考经济法,税法不需要会计基础,是个错误。首先是财管:并不像别人说的掌握公式就很容易考过,财管加客观题,要计算的是80分以上,学财管的底子是财务报表分析,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其中成本计算肯定是年年都有的,这个是属于容易的题目,所以一定要会算。其次,通过历年的试卷看,财管的计算类型这么几个,容易的是财务报表分析,可持续增长率计算,最佳存货,最佳现金持有量,销售预算,风险计算,属于难的有期权股价,这个也是年年考,二叉树,斯科尔斯模型,肯定要知道,然后融资租赁,企业整体价值评估。10种类型的计算都要会,最基础的章节是年金,凡事考虑年限的,无非肯定是用到年金和风险的,其中数学最好是学过概率,你像风险计算中的标准差,方差,相关系数,全部是概率到财管的具体运用。经济法:经济法有点杂,归纳的东西多,归纳完之后,还有其他零散的.1.归纳时间,这个是第一章,诉讼期限,肯定会考。还有比如多少日登记,多少日见报,多少日发出公告,等等,破产法,公司法合并分立会提及。2.归纳表决方式,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都会有。3.归纳组织形式,比如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的,这些合伙企业法,外商法,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都会有。4.归纳人事任免制度,比如公司法独立董事,比如破产法管理人,都会有。5.归纳能否对抗善意第三人,这个物权法有。6.归纳其他数字,这个很重要的。重点章节往往是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破产法,物权法。这些章节也容易结合。税法:而税法不同.因为你看税法,出题就有很对性,计算题都是出税种,叫你算多少税,分值比例较高,所以你如果计算做得好,考80分都容易,我这么告诉你几点,你回去好好看看税法.税法从增值税,除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外,书上黑体字,都是按照这么一个顺序.1.各个税的概念2.征税对象,纳税义务人.3.计税基础,这个是计算的关键,哪些要计税,哪些要剔除,哪些算组价,你列一张表.4.纳税时间,地点,税收优惠.你按照这4样,再归纳第5个.5.与房子有关的税,你看历年试卷,年年都会考到.你这么一归纳,税法顶多归纳出30页4A的纸,肯定能过了.会计:会计我一直头疼,把最难得看了,但是今年放水,考些不看的地方,但是会计也要有财管的基础,第二章金融资产就需要财管,未确认融资收益,所以学会计必须有底子,有中级财务会计的底子,有财务报表分析,税务的知识。学会计我的归纳不到家,但是还是必须说,各个章节的联系,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长期股权投资都是有着联系,所以这几章要学好。然后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会计是难点。归纳有以下这么几点:因为会计其实是考你的会计准则问题,很详细的,所以首先要1.归纳会计科目核算内容2.归纳以什么价值核算,你比如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到底是什么价值。3.归纳相同点,比如哪些要提减值准备,哪些可以冲回,哪些不可以冲回。4.对比,资产对比负债,对比所有者权益。5.共性,资产里面的,比如金融资产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资产,共同与差异,金融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的共性。审计我没学好。备考中注意这么几点:1.不能因为没有2010年的教材而不预习,用09年的教材预习,最好不要买辅导,报个班比较稳妥,因为你如果面辅导,有以下两个方面不好,如果你考得多,会感到预习时间不够,再就是万一教材改变大,做成了一个印象反倒不好。还不如报个班,把习题班学会就好了。等新书一下来,就赶紧做题。2.心态放稳,不是很难的考试,只是到了那里,会有两个想法,一是题目不难,但是不会,二是感觉一整本书都是重点。3.最怕的是高估自己,低估注册会计师,很多考过初级,中级,盲目觉得自己的自学能力不错。4.要坚持做大题,最怕的就是看到大题,就脑袋里面思考一下,不动笔,而直接去看答案。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百度搜索一下“会计考友论坛”或者加我百度HI。最后祝你考试顺利,工作顺利。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