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分录作假

一枪毙命枪击心脏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837

首页> 会计职称> 会计分录作假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朋友谢字别出口

已采纳

盘亏是企业在财产清查后得到的一个财产清查结果。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盘亏则是指其中请查出比实际少的那部分财务物品。

总共分为3中情况:

(1)查明原因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库存现金

(2)报经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有责任人赔偿部分)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部分)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1)查明原因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

(2)查明原因后

借:其他应收款(有责任人赔偿部分)

管理费用(管理不善)

营业外支出(非正常损失、天灾人祸)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1)报经批准前,注销资产原价与累计折旧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报经批准后

借: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盈亏

其他应收款(有责任人赔偿部分)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161评论

我的执着依然

1.什么是会计?我之前写了一些关于会计的文章,但一直也没写会计究竟是什么。 很多在企业里面工作的会计,每天的日常可能就是审单,整理票据,去财务系统入账,报税等,最喜欢的就是拿着发票等单据入账,而根本没有关心过这些单据背后代表的企业活动究竟是什么。 而会计从本质上讲,是记录经济交易的一门语言。 区分厉害的会计和平庸的会计就在于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理解,而不在于所谓的借贷分录上。 这里的经济活动可以理解为是公司的业务。 没有对企业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理解,很容易入错账,记错之后也很难复核出自己的问题。 如果不懂业务,所记的账有很大概率会出错。 举个例子,现在成立的教育公司越来越多,收费也越来越高昂,考虑到家长的购买力,有些教育机构会和金融合作,对家长进行分期收款,这个利息费用可能是由教育机构承担的。 如果是不懂业务的财务,可能会把这笔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然后在心里嘀咕,明明公司没有借款,哪里来的财务费用。如果不懂业务,很难复核出自己账务的问题。 再举个例子,节假日对于酒店来说是旺季,需要员工加班,并支付3倍的加班工资,那可以得到的推论是有法定节假日的月份的员工工资应高于没有法定节假日的月份的员工工资。然而,11月的员工工资比10月更高的情况也并不少见。2.会计的基本假设为了实现记录经济交易的目的,会计有4个基本假设,这些假设可以理解为会计的基本准则。假设1:会计主体有两个概念非常容易混淆,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他们俩之间分别是“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关系。 以合并报表为例,对于合并报表来说,会计主体就是母子公司形成的集团,但母子公司形成的集团并不是法律主体,母公司和各个子公司分别是独立的法律主体。假设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假设? 各位老铁可以想象一个极端的情况,假如公司都要倒闭了,还需要会计吗? 开个玩笑。 以生产企业为例,一个设备如果在持续经营情况下会在工作期间一直为企业带来现金流入和利润,如果不持续经营,这个东西就只能变卖或者废弃,也就是说,对企业而言,这两种情况下设备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因此一般情况下的会计制度都基于持续经营假设,基于不持续经营假设的会计计量基础也有,清算会计报表之类的,只是很不常见罢了。假设3: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正是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规则本身是好的,但总有人喜欢瞎玩。 玩过A股的老铁都知道,一家上市公司一旦连续亏损三年,就会面临退市。 但就是有神奇的公司,玩出了一二一的神奇节奏。 所谓一二一的节奏,就是亏两年赚一年再亏两年,如此循环往复可以永远不用退市。 比如通过费用延期入账的方式让利润跨期。 一般而言,当年发生的费用应该当年及时入账,而如果将单据延期到下一年度入账,那么本年度业绩就会好看,实现盈利,下一年度为亏损也不要紧,反正只要不是连续亏损就可以了。假设4:货币计量这个比较简单,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3.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是现代会计制度的基础,所谓权责发生制,需要牢记两个凡是。凡是 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 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确认;凡是 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 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人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的理论基础是谁受益谁担责。 以生产企业为例,新设备买进来估计可以用十年,这十年中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受益方,就要承担相应的设备损耗支出,会计上叫固定资产折旧摊销。 如果换成收付实现制记账,生产企业当月新购入一台设备,斥资5000万,按收付实现制,这5000万全部算费用支出,于是当月啥都没干,直接亏损5000万,老板心情跌入谷底;下个月没买固定资产,产品开始出售,赚了六千万,老板开心地继续投资,下下个月直接投资1个亿继续扩产,账面亏损额直接把老板炸上了天。 有权责发生制在,会计就能相对准确的计算出企业当期的盈利水平。 为什么用“相对”,因为权责发生制不是万能的,它是建立在人为估计的基础之上的,而且不以现金流的流入流出作为入账依据,而只要是估计就会有偏差,不涉及现金流的生意也容易作假。 就拿上面的生产企业购入设备来说,在计算折旧的时候需要先估计使用年限,假如一个设备估计可以用十年,结果五年后技术更新,设备就要淘汰了,会计估计也要随之更改。 但聪明的老铁们,你们猜猜看,对于一些效益不好的公司,你说它们是不改呢还是不改呢? 不把折旧年限拉长都算够意思了。 再比如说,只要符合收入确认原则,就是可以挂应收确认收入利润,而不需要把钱收回来再确认收入,那么公司就完全可以在没有现金流入的情况下,空构出大额利润。 什么,你问以后收不回来钱咋办? 计提坏账了解一下。 正是因为权责发生制下的这些不足,越来越多的人强调现金流量表的重要性,因为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利润表可以操控,但操纵现金流量表就不容易了,挂再多的应收账款,收不到钱,现金流量表里也反映不出来。 比如公司当年利润1000万,但经营性现金流却为负数,这就要引起重视,看究竟是因为应收账款没收回来,还是因为购买的存货增多,如果是前者,嗯,公司的利润可能是老板想象出来的。 正所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会计的基本准则就相当于道,一条条的会计分录是道下的术,二者究竟孰为本孰为末,相信答案在你们心中。

44评论

一场宿醉颠覆了沉沦

会计凭证处理的实战技巧

你知道会计如何做账吗?你对会计做账技巧了解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会计凭证处理的实战技巧,欢迎阅读。

一填表注意事项

1、摘要根据实际情况该详细的详细,该模糊的模糊的。

2、某些凭证应从中间科目过账,以便查账、统计。如现款销售,也从"应收账款"过一下;发放工资或福利,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过一下。

3、错误凭证调整或冲销应在原始凭证备注说明。

4、替票问题的处理。

5、凭证附件的张数如何计算。

记账凭证附件张数计算的原则是:没有经过汇总的原始凭证,按自然张数计算;经过汇总的原始凭证,每一张汇总单或汇总表算一张,因为原始凭证张数已在汇总单的"所附原始凭证张数"栏内已作了登记。

二原始凭证丢失的处理方法

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如有遗失,应当取得原开具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注明原来凭证的号码、金额和内容等,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批准后,才能代作原始凭证。如果确实无法取得证明的,如火车、轮船、飞机票等凭证,由当事人写出详细情况,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

三票据审核后的.处理

视情况而定,有退回、报销、作废三种情况:

①退回:单据不齐(应附而未付)、签字不全,退回报销人补充完善。

②报销:完全符合要求则直接报销;如果单据齐全,签字齐备,只是个别票据不能报销,则不能直接涂改报销金额,也不应退回报销人重新填报、重新走签字流程,而应在报销单上写"核报金额XX元"后报销。

③作废:如果报销人弄虚作假,经核实后,则直接作废,不予报销。

四几个单位共担电费和物业代收电费的处理

公司与其他企业、个人共用水电的,可凭租赁合同、共用水电各方盖章(或签字)确认的水电分割单、水电部门开具的水电发票的复印件、付款单据等入账。

水电费由物业公司代收且无法单独取得发票的,凭物业公司出具的水电费使用记录证明、水电部门开具的水电发票的复印件、付款单据等入账。

否则,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税务不会允许税前扣除。

那么,会计人该怎样整理会计凭证呢?

财务的记账过程,就是一个对单据进行整理、归纳、分类、定性的过程。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在财务上反映为单据的书面记载。单据的填写和单位的各个部门有关,财务部门需要根据单位制定的财务制度,对单据的使用、填开等做出详尽的要求。而对单据的整理等工作,则是财务人员必须谙熟的基本功之一。

一会计凭证的分类

会计凭证主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常用原始凭证有因具体业务发生所开具或收到的发票、各单位自制的入(出)库单、工资表以及印制填写的费用报销单、支出凭单、借款单等。记账凭证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确定会计分录而填制的凭证。

二原始凭证的粘贴要求

财务部负责人应制定并规范单位财务制度,事先派专业人员指导各部门对各类票据正确填开。

原始票据的粘贴是一项日常化的工作,所有票据一般使用液体胶水粘牢左方的票头,把发票纸张大小相同、票面金额相同的粘在一起,多张纸张小的先粘贴到印制的报销单据粘贴单上,从右至左,两张票据不完全重合,便于翻找核对金额。

三记账凭证的整理要求

一笔款项在支付或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票据传递到财务记账人员手中,出纳据以记账并做到日清月结,负责编制记账凭证的财务人员检查单据是否保持完好、整齐,对经济业务性质相同的归放在一张记账凭证里,并予以编号。

每个单位从管理角度出发,在核算各项支出时一般会分部门核算,在填制记账凭证前,可以将同一部门的相关单据搁放在一起,简化工作量。

记账凭证编制完成后,负责凭证审核岗位的财务人员对每张凭证逐一审核。记账凭证的打印一般在凭证审核完成之后,连续打印,使用专用配套纸张。打印后与对应的原始凭证粘贴在一起,注意一般是将左上角粘牢即可,不必将纸张左侧全部粘紧,对于原始凭证较多的,可以不进行粘贴,折叠整齐,顺序放置,然后用回形针别紧,装订时再一并装订。

17评论

枪杀凯子女神

要四万吧,要不然你们不白干了

57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