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1
浏览数
14858
让过去作废
张锐在电信行业中的行踪和他的藏品一样,隐蔽而充满价值。据《新世纪(25.81,1.16,4.71%)》周刊报道,张锐因在电信帝国中拥有多重关系被称为“隐形人”,原因之一是张锐的能量超群,而另一方面,他掌握着进入电信帝国淘金的“密匙”。而这都是因为他与张春江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这个在1962年出生的北京人有着丰富的经历。高中时,他放弃高考,带着筹集到的17元盘缠到晋察冀流浪,被人认为“很有个性”。1980年代,他开始经营校办工厂。1990年代初下海创办通讯公司, 推销小型交换机,因此认识了当时在大连市邮电局工作的张春江,获得了第一桶金。此后,在张春江的一路高升中,都有张锐事业逐步扩张的身影。甚至连张春江涉嫌受贿的原因之一,都直接指向张锐。1995年,张春江调任邮电部移动通讯局局长、电信总局副局长后,张锐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华脉电子技术责任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万元,其中80万元出自张锐的妻子杨蕊宁(原名杨旭霞),而张锐和姬蓉各出资60万,姬蓉时为张春江的妻子。次年,张锐将这一公司与香港金威消防保安系统有限公司合资为北京华脉金威电子消费系统有限公司,提供延误探测报警系统。1997年,张锐创办北京思瑞德计算机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初始注册资本150万元。1998年,张春江上任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局长。同年,张锐旗下的北京瑞致通信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也宣告成立,其经营范围扩大至通信产品以及计算机硬件销售。至此,张锐在电信行业内中间人的地位已经凸显。据一位接近张锐的人士曾向媒体称,“张锐担任过多家外国公司的‘中间人’”。这一中间人的身份,就是做第三方代理和通过咨询费转移支付,以帮助外企进入中国电信市场。但随着张锐被接受调查,张锐的妻子杨蕊宁也受此牵连。公开资料显示,杨蕊宁于2001年5月18日注册成立的北京阳光加信广告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2000万元。2003年春节以前,这一公司借道中国网通新品牌形象推广业务。当年5月,张春江调任中国网通总经理。自2004年,阳光加信便击败对手,夺得了中国网通的全国广告代理业务。据业内估算,电信公司年收入的1%-2%将用于广告投放。在当年,网通的营业额在600亿左右,而2005、2006年,网通的收入营业额超过850亿元。据此推算,网通每年的广告投放应在数亿元至十数亿元之间。“接了网通的项目以后,我们几乎不做其他电信公司的广告了。”一位阳光加信的高官曾对媒体称。对此,一位通讯广告资深人士也曾就此对媒体介绍,业内不会让电信公司负责人入股广告公司,而有些广告公司会另外成立一个公司,其中50%的股份赠送给电信公司的领导或者家属。而广告公司与制作公司并没有股权关联,因此在账面上,难以查出移动公司高官的问题。巧合的是,在北京市工商部门的查询系统中,以杨蕊宁登记的还有阳光加信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