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情境教学设计

曾经的海枯石烂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4732

首页> 会计职称> 会计科目情境教学设计

6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情言

已采纳

友情提示: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理论也只有基础水平,并且连基本的会计科目借贷都不能理解,这样就说要去考CPA是否太匆忙了呢?如果你说要考初级职称(也就是助理会计师)倒是还可以理解的。会计工作是一个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十分注重的行业,想要取得有关的职称和头衔,还应从基础做起,脚踏实地,一味想走捷径,结果对你也是无益的!任何一本《会计基础》书里面,都有对会计科目的解释,可以查阅。over

116评论

我爱的少年已是她的新郎

计科目。 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可以分类反映不同的经济业务,可以将复杂的经济信息变成有规律、易识别的经济信息,并为其转换为会计信息准备条件。在设置会计科目时,需对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并按每一类别内容特征设定范围、定义、名称。例如,工业企业拥有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物质条件,机器设备、厂房,具有共性,即均属于劳动资料,则将之归为一类,称之为“固定资产”;企业为生产经营购入的各种各样的材料,具有共性,均属于劳动对象,则将之归为一类,称之“原材料”。又如,企业的货币资金由于保管地点和收付方式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类别:银行存款和现金,相应也设置两个会计科目,其中“银行存款”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存放在银行的存款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而“现金”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库存现金的收付与结存情况。可见,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进行处理账务必须遵守的规则和依据,是一种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 2.1.2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任何一个作为会计主体的单位都必须设置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会计科目体系。无论国家有关部门统一制定会计科目,还是企业单位自行设计会计科目,均应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设置会计科目时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设置会计科目必须适应会计对象的特点 适应会计对象的特点,是指必须根据各行业会计对象的特点,本着全面核算其经济业务的全过程及结果的目的来确定应设置的会计科目。例如,工业企业是从事生产制造的企业,根据这一特点,工业企业必须设置反映生产过程的会计科目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而商品流通企业,它不生产产品,而是以商品买卖作为主要经营业务,故其会计设置应反映商品的买卖过程,如“库存商品”、“营业费用”、“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 2.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特点 设置科目,既要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又要符合企业自身经济管理要求,还要符合包括投资者在内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要求。例如,企业单位为进行经济核算,就必须设置“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科目,为正确地进行各期成本计算,就必须设置“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科目。 3.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统一性就是在设置会计科目时,要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的会计科目,使用统一的会计核算指标、口径。而灵活性是指会计科目的设置不但要服从统一的核算指标,而且也可根据本企业自己的经营特点和规模、增减变化情况及投资者的要求,对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作必要增补或兼并。如在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收发的企业,可以不设置“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而增设“在途材料”科目。但各个单位在贯彻统一性与灵活性原则时,应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防止会计科目过于简单化,造成经济管理的困难;二是要防止会计科目的过于繁琐,增加会计核算的工作工作量。 4.设置会计科目的名称要含义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并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含义明确是指设置会计科目时要尽可能明确简洁地反映经济业务特点;字义相符是指按照中文习惯,能够望文生义,不致产生误解;通俗易懂是指要避免使用晦涩难懂、歧义的文字,便于大多数人正确理解,从而避免了误解和混乱。同时,为了便于不同时期的会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会计科目应保持相对稳定,以便在一定范围内综合汇总和在不同时期对比分析其所提供的核算指标。 2.1.3会计科目的分类 为了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应按一定的标准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通常有下列几种: 1.按其核算的经济内容分类 每个会计科目核算的经济内容是不同的,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类。每一大类会计科目可按一定的标准再分为各小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有“现金”、“原材料”、“库存商品”、“应收账款”等科目;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有“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有“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交税金”等科目;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反映资本的科目有“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科目;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有“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科目。 4)成本类科目,主要反映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发生的成本的科目,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及“劳务成本”科目。 5)损益类科目: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收入和发生的各项费用的科目。收入类科目,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费用类科目,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所得税”等科目 现以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科目为例说明会计科目的这种分类方法(见表2-1)。 顺序号 编 号 名 称 一、资产类 1 1001 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 3 1009 其他货币资金 100901 外埠存款 100902 银行本票 100903 银行汇票 100904 信用卡 100905 信用证保证金 100906 存出投资款 4 1101 短期投资 110101 股票 110102 债券 110103 基金 110110 其他 5 1102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6 1111 应收票据 7 1121 应收股利 8 1122 应收利息 9 1131 应收账款 10 1133 其他应收款 11 1141 坏账准备 12 1151 预付账款 13 1161 应收补贴款 14 1201 物资采购 15 1211 原材料 16 1221 包装物 17 1231 低值易耗品 18 1232 材料成本差异 19 1241 自制半成品 20 1243 库存商品 21 1244 商品进销差价 22 1251 委托加工物资 23 1261 委托代销商品 24 1271 受托代销商品 25 1281 存货跌价准备 26 1291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27 1301 待摊费用 28 1401 长期股权投资 140101 股票投资 140102 其他股权投资 29 1402 长期债权投资 140201 债券投资 140202 其他债权投资 30 1421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31 1431 委托贷款 143101 本金 143102 利息 143103 减值准备 32 1501 固定资产 33 1502 累计折旧 34 150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5 1601 工程物资 160101 专用材料 160102 专用设备 160103 预付大型设备款 160104 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具 36 1603 在建工程 37 1605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38 1701 固定资产清理 39 1801 无形资产 40 1805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1 1815 未确认融资费用 42 1901 长期待摊费用 43 1911 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二、负 债 类 44 2101 短期借款 45 2111 应付票据 46 2121 应付帐款 47 2131 预收帐款 48 2141 代销商品款 49 2151 应付工资 50 2153 应付福利费 51 2161 应付股利 52 2171 应交税金 217101 应交增值税 21710101 进项税额 21710102 已交税金 21710103 转出末交增值税 21710104 减免税款 21710105 销项税额 21710106 出口退税 21710107 进项税额转出 21710108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1710109 转出多交增值税 21710110 末交增值税 217102 应交营业税 217103 应交消费税 217104 应交资源税 217105 应交所得税 217106 应交土地增值税 217107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217108 应交房产税 217109 应交土地使用税 217110 应交车船使用税 217111 应交个人所得税 53 2176 其他应交款 54 2181 其他应付款 55 2191 预提费用 56 2201 待转资产价值 57 2211 预计负债 58 2301 长期借款 59 2311 应付债券 231101 债券面值 231102 债券溢价 231103 债券折价 231104 应计利息 60 2321 长期应付款 61 2331 专项应付款 62 2341 递延税款 三、所有者权益类 63 3101 实收资本(或股本) 64 3103 已归还投资 65 3111 资本公积 311101 资本(或股本)溢价 311102 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311103 接受现金捐赠 311104 股权投资准备 311105 拨款转入 311106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311107 其他资本公积 66 3121 盈余公积 312101 法定盈余公积 312102 任意盈余公积 312103 法定公益金 312104 储备基金 312105 企业发展基金 312106 利润归还投资 67 3131 本年利润 68 3141 利润分配 314101 其他转入 314102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14103 提取法定公益金 314104 提取储备基金 314105 提取企业发展基金 314106 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314107 利润归还投资 314108 应付优先股股利 314109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14110 应付普通股股利 314111 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 股股利 314115 未分配利润 四、成本类 69 4101 生产成本 410101 基本生产成本 410102 辅助生产成本 70 4105 制造费用 71 4107 劳务成本 五、损益类 72 5101 主营业务收入 73 5102 其他业务收入 74 5201 投资收益 75 5203 补贴收入 76 5301 营业外收入 77 5401 主营业务成本 78 5402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79 5405 其他业务支出 80 5501 营业费用 81 5502 管理费用 82 5503 财务费用 83 5601 营业外支出 84 5701 所得税 85 58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按其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亦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它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项目。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一步分类的项目。如果某一总分类科目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较多,可以增设二级科目(亦称子目),二级科目是介于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亦称细目)之间的科目。子目和细目统称为明细分类科目。下面以原材料为例说明总分类科目与各级明细科目之间的关系,如表2-2所示。 表2-2 总分类科目 (一级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 二级科目(子目) 明细分类科目(细目) 原材料 原料及主要材料 甲材料 乙材料 辅助材料 润滑油 油漆 燃料 焦碳 汽油 2.1.4会计科目的编号 企业和各个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运用的会计科目很多,为了表明他们的性质及所属的类别关系,并便于记账时迅速准确地使用会计科目,并有助于会计核算从传统的手写簿记系统逐步发展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我国财政部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都按照一定的方法予以编号。 会计科目的编号,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数字编号法”。采用这种编号方法,一般用三位数字作为每个会计科目的号码,并规定每一位数字所代表的特定含义。 从左至右的的第一位数字表示会计科目的主要大类。例如,可用1表示资产类科目,用2表示负债类科目,用3表示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用4表示成本类科目,用5表示损益类科目。 第二位数字表示会计科目的主要大类下属的各个小类。例如,在资产类科目中,用0表示货币资金类科目,用3表示材料类科目,用6表示固定资产类科目等。 第三位数字表示各小类下的各个会计科目。例如,在货币资金类科目中,用1表示“现金”科目,用2表示“银行存款”科目等。

65评论

水漫我城

会计分录比如:用银行存款偿还欠供货单位货款12000元,借:应付账款12000,贷:银行存款12000。丁字记账法先分清楚应该借贷是什么科目。比如用银行的钱购买固定资产分录是:借:固定资产12000,贷:银行存款12000。那么固定资产左边借方登记12000,银行存款右边贷方登记12000。然后就根据T字帐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哪边多减出来就知道该科目余额在借方或者在贷方。一、丁字账丁字账是做为凭证科目手工汇总时使用的一种方法,不是在登记凭证时使用。一般都采用微机记账,总账一次生成,基本上不在需要凭证汇总了,即使有特殊需要汇总凭证,在财务软件当中做,已经是又快捷又准确的。基本做法是根据凭证科目划出丁字形账簿结构,将凭证记录的借(贷)方金额,分别填列到丁字帐的左右两侧,然后分别结出每个科目的合计数,将所有的借方相加应该等于所有的贷方相加,每一个科目的合计数,作为登记总账的数据来源。二、会计分录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150评论

红袖玷染血色里聚散无常

《会计》科目特点

1、基础性科目

《会计》是CPA考试中最基础的课程。就像武林秘籍中的九阳真经,练成九阳神功后,内力自生速度奇快,普通招式也有很大的攻击力,更可融会贯通各路武学,学什么招数都很快。会计科目也是如此,学好会计能够有效地促进审计、财管的学习,对税法、经济法的学习也大有裨益。大家都知道会计、审计、财管是注会的三大高山,首先需要爬的就是会计。只有拿下了会计才等于注会学习的真正开始,而且其他科目的学习也事半功倍,所以有的人说拿下了会计就等于占据了注会的半壁江山。

2、理解性科目

会计非常注重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本上说,会计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件物品,会计上应该计入哪个科目,应该采用什么计量方式,内在是有其逻辑性和合理性的,是需要思考和理解的,会计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死记硬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变动为什么要计入资本公积呢?因为这样就不能影响利润了,管理者就无法通过这个科目操纵利润了。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会计界的高手,通过CPA考试,“打坐冥想”是必须的功课,一起来吧,做一个“思想者”!

3、发散性科目

CPA的知识结构就像一张网,而会计的内容就像一条条线,把整个知识系统串接起来,发散性思维对CPA的学习至关重要。比如决定固定资产是融资租赁还是直接购买,若运用现金净流量法(财管)确定了采用融资租赁,那么在会计上就要进行摊余成本计量(会计),由于会计折旧和税法认定之间的差异,会产生递延所得税处理(会计和税法),审计中如果发现会计折旧方法错误需要提请管理层调整报表,同时关注从申请、审批、购进、安装等等整个过程的内部控制,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审计)。在这个事项中还会涉及到合同签订、税费处理、经济法事项等等。所以学习会计的同时,通过思考一个完整的企业交易业务就可以将注会几个科目串联起来,不仅学习效果会更好,对以后实务的操作也大有好处。

《会计》学习方法和建议

从学习方法上看,会计是六门的基础,报考应该排在最先,学习上应该放在首位。

1.首先应该弄清楚“借贷记账法”的原理,搞懂会计分录,然后有侧重地进行各章的学习。金融资产是重点章节,对后续章节至关重要,会计分录要仔细理解;

2.长期股权投资是最难的章节,应该反复的研读课件和教材,结合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学习;

3.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较为简单,但这些章节是基础,也要学好;

4.随着收入准则的变化,收入确认、利润计算、所得税等部分也应该有所侧重。

总体上说,对于基础薄弱的考生,教材的内容要反复研读,弄懂会计的基本原理,同时要进行习题的练习,题量不必很多,但是要有针对性,对重点难点部分要清楚出题的套路,各种类型的题目都要熟悉。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科目特点及学习方法的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注册会计师考试技巧、备考攻略等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哦!

154评论

沙子抓太紧会全都漏掉

我做了个表格,详细的看附件,看懂了请采纳,谢谢

50评论

青柠很酸

设置原则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全面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的全部内容,既不遗漏,也不重复。严密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科学、严密,科目的名称应当含义明确、通俗易懂。设置内容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等科目。会计科目分类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并不是会计科目的分类方式,只是经济业务的一种分类方法,有利于财务的管理。1、资产类: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类科目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其中流动资产又分为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账款、存货、待摊费用等。2、负债类: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类科目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其中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股利以及预提费用等。3、所有者权益类: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等。4、成本类:是指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各种不同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借以确定各个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和劳务成本等。5、损益类: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利润或亏损。损益类科目又分为损收类(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损费类(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共同类资产类、成本类、损益类费用这三类科目都是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收入这三类科目都是减少在借方,增加在贷方。

13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