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账款周转率

喝别人的酒装自己的疯
  •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1738

首页> 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师账款周转率

8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下一站单飞下一站幸福

已采纳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除存货外的另一重要项目。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赊销净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之比。它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及管理效率的指标。应答时间:2020-11-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158评论

你的爱透心凉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销售收入(0.5 x(应收账款期初+期末))公式中的“销售收入”数字指的是损益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

“平均应收账款”是指未扣除坏帐准备的应收账款余额,它是资产负债表中“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与“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平均数。再深入的讲一个相关的东西: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地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

扩展资料: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除存货外的另一重要项目。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赊销净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之比。它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及管理效率的指标。

公司的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公司的应收账款如能及时收回,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便能大幅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就是反映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

它说明一定期间内公司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称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

它表示公司从获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变成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表明应收账款一年中周转的次数,或者说明1元应收账款投资支持的销售收入。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称为应收账款的收现期,表明从销售开始到回收现金平均需要的天数。

3.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可以表明1元销售收入需要的应收账款投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应收账款周转率

28评论

你说毁她却把我给毁了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什么?应收账款周转率多少合适?

69评论

要爱就得坦荡荡

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天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平均日销售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

2、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计算公式:

应收帐款周转率=当期销售净收入÷(期初应收帐款余额+期末应收帐款余额)÷ 2当期销售净收入=销售收入-销售退回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帐款周转率。

扩展资料:

应收账款风险:

由于各种原因,在应收账款中总有一部分不能收回,形成呆账、坏账,直接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对应收账款管理,其根本任务就在于制定企业自身适度的信用政策,努力降低成本,力争获取最大效益,从而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有效防范风险呢?我认为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一、提高认识,坚定控制不良应收账款的决心。良性的资产循环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因资产变现困难形成大量不能按期偿还的应收账款,已逐渐成为企业破产最常见的原因,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特别是银行商业化运作的逐步到位,这种趋势必将进一步发展。

不良应收账款不仅能导致财务状况的恶化,而且会危及企业的生产与发展。鉴于这种情况,企业要提高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科学认识,把不良应收账款控制到最低水平。

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控制不良应收账款的制度保证体系。

1、是要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即具备什么样条件的建设单位才能达到可以垫资的信用标准和条件。

2、是要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对于建设单位付款方式、归还办法、归还期限、违约责任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增强法律意识。

3、是要建立应收账款的责任制度,明确规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四是要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并作为经济责任制的主要指标和业绩及离任审计的考核指标。五是要建立应收账款分析制度,分析应收账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收账款

121评论

寂寞可怜了谁那人伤我最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的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 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而由于94年的税制改革以后,增值税变为价外税,销售收入净额变为不含增值税的金额,而应收账款是含增增值税的金额。因此分子与分母所反映的内容,在内销时,就不具有可比性.因此说,对于国内销售,征收17%增值税销售项税的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公式应改为,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1.17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而对于非17%征税的企业,亦应作类似变更,如对于100%免税销售的企业,则应收账款周转的公式保持不变。对于企业既有内销(征收17%增值税销售项税的企业),又有外销(含免税销售)的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次数的公式应改为,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内销销售收入净额*1.17+外销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由于内外销的货款结算条款差异比较大,笔者建议还是要分开去计算内外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即单独计算内销应收账款周转周数和外销应收账款周转周数,以利于实际经营管理的需要。由于新的会计制度规定,当期销售退回、折让、折扣,不再单列总账科目,而是直接冲减当期的销售收入,因此销售净额即为当期的销售收入。对按会计制度作业的企业而言,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收入 - 销售退回、折让、折扣的公式意义并不大,反而会造成一些误导。因此应收账款的周转公式应变更为: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 含税销售收入之和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152评论

忘情戒爱

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天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平均日销售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

2、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计算公式:

应收帐款周转率=当期销售净收入÷(期初应收帐款余额+期末应收帐款余额)÷ 2

当期销售净收入=销售收入-销售退回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帐款周转率

扩展资料: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意义: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应收账款从发生到收回周转一次的平均天数(平均收款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短越好。

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越多,则周转天数越短;周转次数越少,则周转天数越长。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变现的速度越快,资金被外单位占用的时间越短,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应收账款分析指标还可以应用于会计季度或会计月度的分析。

根据应收账款的周转过程,赊销形成应收账款(记“应收账款”科目借方),收回现金形成应收账款周转额又使应收账款减少(记“应收账款”科目贷方)。

那么应收账款累计贷方发生额可以说是非常准确的应收账款周转额了,所以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子应为年度(一定时期)应收账款累计贷方发生额。

考虑到取数的方便,可作相应的变通处理。由“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等式可推出:

应收账款(含应收票据)回收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其中:应收账款(含坏账准备)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可取值于资产负债表及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应收账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即本期赊销额在报表中不能取得,但可仿照《细则》的处理以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代之,这样便可取值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因此,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应改进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回收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其中:应收账款回收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计算同《细则》,应收账款含应收票据及坏账准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收账款周转率

92评论

你爱我可你没说只爱我

销售收入一般是指主营业收入; 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是指未扣除坏帐准备的应收账款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举例如下: 假定某企业1991年和1992年度销售收入情况如下: 单位:千元 项 目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 销售收入 - 5400 6000 2. 应收账款年末余额3.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 1150 1250 4.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①③ - 4.7 4.8 以上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1992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比1991年有所改善周转次数由4.7次提高为4.8次,周转天数由 76.6天缩短为75天、这不仅说明企业的营运能力有所增强,而且对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周转速度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76评论

女人的自私源于男人的滥情

这个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公式,意思是,销售出去的商品本应该同时收回全部的款,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上都没有做到这一点,怎样来判断优劣呢?假设,我们一年总共卖出的商品价款是100万元,过了12个月,还没有收回来,那么,平均应收账款就是100万元,计算的结果是 1,也就是说,只周转了一次。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是很糟糕的了。反过来讲,如果是当时就收回来90万元,平均应收账款只有10万元,那么,计算的结果是100万元÷10 = 10次。由此可以知道,应收账款的余额越小,越好。也就是说,计算的结果,数字越大越好。 平均应收账款,是把每个月末的应收账款相加,除以12个月。 具体的方法是,年头和年尾的月份的应收账款算一半,加上2月~11月的,一共是12个月的。相加,除以12个月,就等于应收账款平均数。

160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