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衍硪的笑
【导读】在初级会计职称备考路上,我们会遭遇难题,也会迷茫、不知所措,这样无疑会白白浪费时间,影响我们学习的进度,初级实务是初会考试难度较大的科目,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今天给大家整理了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实务科目常考问题,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问题:既然存货是自己购买的,有实际价格,那为什么发出时还要有计划成本,难道发出时还要重新定实际成本吗?
解答: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发出去的也是计划成本,但是会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
2、问题:2019年9月30日,某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为216万元,收到银行对账单的余额为212.3万元。经逐笔核对,该企业存在以下记账差错及未达账项,从银行提取现金6.9万元,会计人员误记为9.6万元;银行为企业代付电话费6.4万元,但企业未接到银行付款通知,尚未入账。9月30日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余额()万元。A:212.3 B:225.1 C:205.9 D:218.7 正确答案:A。这题又搞不懂了,不应该是216减去多记的2.7了怎么变成加+2.7了?
解答:从银行提取现金6.9万元,会计人员误记为9.6万元,就是说,企业记账扣多了(9.6-6.9)万元,那就得加回来。
3、问题:老师好!金税盘的维护费280元可以全额抵扣的,请问老师,账务怎么处理?
解答:
付款时
借:管理费用280
贷:银行存款280次月抵扣时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增值税280
贷:管理费用
4、问题:19年1月120万购管理用专利,直线折旧4年,4月转让收价款60万,分析此业务对19年损益的影响?
解答:
主要掌握无形资产摊销和无形资产处置问题;
1-3月累计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1204*312=7.5万元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20-7.5=112.5万元
转让资产计入资产处置损失,即52.5万元(112.5-60)
影响损益金额=-7.5-52.5=-60万元。
5、问题:收回已转销的应收账款怎么会导致账面价值减少?
解答:收回已经核销的应收账款需要做两笔分录:
(1)转回已经核销的应收账款,做与核销时相反的分录。目的一是冲销已使用的坏账准备,二是反映在对方的“应收账款”账户中,可查实对方的信用。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2)收回该笔应收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所以,总体来看是减少的。
以上就是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实务科目常考问题总结,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目前,2019年初会考试结束了,希望大家认真准备2020年考试,当然,也要笔名走入初级会计职称备考误区,一定要善于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加油!
我看到他会笑
1、要看减值后剩余的使用年限是否变动;提列折旧主要是配合收益而进行摊提,这是配比原则的运用,直线法摊提固然是不变,但是,主要的东西都变了,折旧当然会变;如果不变,到最后累计折旧肯定大于成本,乱套了;2、同上,配比原则;3、您说的没错,这就是财务和税务的不同;4、不用问为什么,税法是这样定的;这主要是在区分生产过程中领料的部份,领料就是为了再继续加工,而领出去,当然就要视同销售了;5、您说得没错,的确要先做应计费用,否则不能冲转;不过我倒想问问,食堂里面的啥东西要交消费税的?其他酒类吗?那也不对呀!如果是我,根本就不屑回答这一题,出题的人没弄清楚!6、这已不是会计问题,而是税的问题,内部领用以后会再加工,就不是销售了,否则,流水线工厂加工步骤怎么做?领用后就给出去,那就是“视同销售”,当然要算销项了;7、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8、不是的,本年度的利润,先冲转以前年度亏损;9、不一定,要看收入分类明细,总的来看是看不出来的,只能看细项、看到单品才能下结论;10、您的分录才是对的,由于前面提到借:预收帐款117,前面的帐怎么做的?不清楚,所以不好回答;11、没错,进项税额是应该转出的,答案可能少做一个分录,也可能是站在财务的角度去看,而不是税务,税帐要把进项转出,而且,要等批准、理赔等一系列的工序后,才能冲掉待处理财产损益;12、坏帐准备不是一直冲、冲到负数也行,您所看到的应该是用总额法提坏帐准备,也就是不用列出应收帐款明细逐一核算可能坏帐的方式,所以,可能会把先前提不够的冲到负数,但是,这只是暂时的,还是要补上费用,把坏帐准备冲回到至少为零;13、还是那句话,看明细,应付帐款一定有明细,这个30元的经济性质是什么?再决定分录怎么做,如果题目就这样,那就猜吧,我猜30元是不用付了,然后,分录也错了,因为,贷方要冲成本的,除非,应付帐款记的不是成本项;14、当然包含营业利润了,利润总额里面有包含了营业中的损益以及停业损益,也包含了财务费用等等项目。
Autism陌亡Answer依恋
答案没错,BCD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日常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月末,再通过对存货成本差异的分摊,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和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进行反映的一种核算方法。 [1] 同时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如果企业的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计划成本法方法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法,其首要问题是制定好一个合理的计划成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构成内容相一致为保持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可比性,以考核采购部门业绩,要求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口径一致,包括买价、运杂费和相关的税金等。计划成本法2、计划成本应尽可能接近实际虽然计划成本的高低可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对发生和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无影响,但如果计划成本脱离实际成本太多,则无法随时通过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考核采购部门的成果。所以在制定计划成本时,应尽可能使计划成本接近实际成本。可由企业的采购部门联合财会等有关部门参照同类存货以往实际成本,并根据物价涨幅等相关因素共同研究制定。当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发生重大差异时,应作调整。
有人轻声唱
3进项要转出,你看的课本太旧了。保险的要归到其他应收款4销售产品才确认收入,领用有时也视为销售,要缴销项增值税或者消费税。符合收入时确认,同时结转成本你最后的情况一般是领的库存品用到在建工程5视同销售!是要加一笔的,书上可能省了6,视同销售。如果职工直接拿材料,就借应付职业薪酬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同时结转成本
海绵的宝宝
1.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后,在提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的话 还要从新计算预计使用寿命吗?为什么。(平均年限法,每年折旧额不都是固定不变的吗?平均年限法为什么也要从新计算预计使用寿命?那样的话折旧额不就不一样了吗。)答案:如果说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了,就说明在预计的以后年份里给企业带来的利益的流入就只有减值以后的金额,那么就一定要按照新的价值和新的使用寿命来计提折旧及摊销了。2.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或年数总和法提折旧,如果提过减值准备后,在提折旧的话 应该怎么计算? 提减值准备后 年限就变了。我一直迷糊这个问题。。答案:举个例子,如果一个设备,原价550万,使用5年,有50残值,采用年数总和法,一年以后发生减值,可收回金额是200,预计只能使用2年,残值不变50那么1年以后的账面价值是550-(550-50)15*5=550-167=383但是可收回金额200计提减值准备383-200=183按照新的使用寿命2年,计提的折旧额(200-50)3*2=100此时的账面价值383-183-100=1003.书上有一题:6.30日因自然灾害毁损材料50千克,材料购入支付增值税为2.38万。经保险公司核定赔偿10万,款项未收到,其余损失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处理。(前边算出来的加权平均单位是0.28万kg)答案:分录是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50*0.28+2.38=14+2.38=16.38 贷:存货 14 应缴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38借:营业外支出 6.38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10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50*0.28+2.38=14+2.38=16.38书上答案是: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14 贷:原材料14(0.28*50) 这一步分录我感觉有问题,后边还应该加个 贷:应交税费——增(进项税额转出)2.38。大家认为呢?4.为什么发放产品要确认收入,同时结转成本。而领用自产产品却不用确认收入?请问发放产品和领用产品什么情况下要确认收入。什么情况下 不确认,直接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增(销项税)。答案:按照规定自己生产的产品的话,只有离开企业菜肴确认收入,所以自己领用不用确认收入,但是需要结转增值税金但是如果是发给员工了,那就需要按照收入来确认,同事结转成本5.一般发放产品的时候 都要先确认成本费用。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为什么书上这题:职工食堂享受企业提供的补贴,领用自产产品一批,产品账面价值150,市场价格200 适用的消费税税率10%。 答案是直接 借:应付职工薪酬 204 贷:库存商品150应交税费——增值(销)34 消费税20 ??? 不用先做一笔:借:管理费用 204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4了吗??答案:你的这个分录是对的,只是书本上的分录是说领用的时候的分录,而你的是在说明结转到哪个分录,如果说按照完整性来看的话,你的分录加上书上的是正确的。6.为什么职工食堂领用原材料,不用确认收入 直接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进项税额转出。答:职工食堂领用原材料,东西没有出去,说以还是不需要结转成本,但是需要结转增值税,如果说这个原材料捐赠了,那么就需要结转收入。7.可供分配利润中的 其他转入 具体包括什么?包括盈余公积补亏?借:其他转入?具体是什么问题?8.税后利润补亏 需要做分录吗? 实现利润分录是: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吗?借:不需要做分录,利润不亏是说的是在算企业所得税的时候,可以调整应纳税所得额。9.出售原材料损失,影响什么? 是不是 主营业务成本大于收入就是出售损失?答案:出售原材料应该计入到“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对,成本大于收入就是损失。10.销售商品:售价100,税17,成本65。已于去年预收60,其余款项尚未结清。为什么分录是: 借:预收账款 117,而不是 借:预收账款60应收账款57。 是不是都一样? 编资产负债表 数字也是一样的??答案:是这样的,在做分录的时候,如果刚开始核算的时候用的是“预收账款”,那么就需要把所有的相关分录都通过“预收货款”来核算,不能说一会用这个,一会用那个。实际工作你可以用“应收”,但是考试“预收账款”。11.跟上边一题有点相似了,自然灾害毁损材料,实际成本100万,进项税额17万,该材料未提减值准备,尚未批准。 为什么分录是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100 贷:原材料100而不用把进项税做 进项税额转出处理??答案:我的记忆里面也是觉得应该是做一个分路把应缴税费增值税进项税转出,不太清楚了。12.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不一样吧? 存货跌价准备 最多全部金额转回,而坏账准备 可以一直冲,更可以有负数。【我表达不出来 = =。】借:因为应收账款的坏账时在月底可以补提的。所以坏账准备可以有贷方余额。13.有一个分录,借 应付账款 30贷 营业外收入 30如果应付账款有年初余额100。 那么编资产负债表的时候,这个分录中的 30 是抵消 ,记应付账款700?还是直接记 预付账款 30 呢?借:应付账款的余额是100-30=7014.税前会计利润 仅仅是单指“利润总额”吗? 不包括“营业利润”吧。借:你看一下利润表的结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附加-三项费用-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