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前期差错

我很差但比你好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8887

首页> 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实务前期差错

2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们牵手一辈子不放我们挽手下辈子还在

已采纳

中级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的区别在哪里?最近看到很多考生在官网的答疑区提问: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有什么区别?无论你了解多少,不妨按照小编的步骤来阅读下面的考试详情,相信大家都会有所收获!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一、 中级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相同点

从考试形式上看,这两种考试的考试形式都是无纸化(即机考),要求考生熟悉电脑屏幕阅读,提高打字速度,学习使用电脑输入公式。考生应提前适应机考环境,以免考试过程中出现恐慌。从考试内容来看,两门考试均涉及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三科知识,题型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会计中的所得税、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前期差错更正、经济法中的公司法和证券法、税法中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财务管理中的本量利润分析、资本预算和投资项目投资管理决策方法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二、 中级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区别

1、从题型来看,中级会计实务客观题占45分,主观题占55分,注册会计师客观题占44分,主观题占56分(根据近三年的考试成绩,下同); 中级经济法客观题70分,主观题30分,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客观题45分,主观题55分; 中级财务管理客观题55分,主观题45分,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客观题45分,主观题55分。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学科,中级会计考试的客观题的比例都大于注会,尤其是经济法。另外,中级的三门科目的客观题有10分判断题,但注册会计师不会有判断题。如果判断题选错了,不仅会扣0.5分,还会被扣0.5分,在一定程度上考验考生的心理素质。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106评论

我的未来到底关学校毛事

利:环保简约,符合时代进步的新常态。

蔽:多书面要求坡低。

PS:中级会计实务:

中级会计实务要拿高分还是有难度的,首先要有学习的思路。例如,要想学习所得税,它的学习思路应该是:每一个事项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是什么、对应交所得税的影响是什么等。

在掌握了各个章节的学习思路以后,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各章节之间的关联内容。

例如,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原理相同,前面章节学好了,自然知道如何调账、调表。

长期股权投资和合并财务报表可以一起学,财务报告的章节内容较多,核心内容是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先将这部分学会,其他特殊问题就更加清晰简单了。

例如,增资情况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到权益法、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到成本法(分步企业合并)、权益法到成本法(分步企业合并)、成本法到成本法(购买少数股权)等。

经济法作为一门法学课程,其中大量内容是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所有的记忆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

归纳记忆比杂乱无章的零碎记忆效果要强很多。

另外,经济法教材是专业书籍,需要多读几遍才能记忆深刻。反复阅读,加深记忆也是经济法的学习技巧。

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加强练习。习题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通过习题的练习,真正掌握教材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点,但是教材中的考点是有限的,考试的题型却是千变万化的,命题的角度也是多种多样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才能较好地应对考试中的各种变化。

财务管理的学习方法简单粗暴,主要是套公式和记忆。

书上的例题一定要掌握

从历年的考题来看,财务管理考的都是一些基础知识,不必考虑特殊条件。

教材在表述某一个问题的时候,一般都进行了假设,对某些条件进行了默认,表述的是“大多数”的情况,如教材中求债券的价格,就隐含了“价格等于价值”这一假设。

就解题思路来说,只要根据教材上的思路原理即可。财务管理教材中,任何章节均有可能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因为全书的内容均是考查范围,哪一章都能出个主观题,所以重视教材,把每个章节都当成重点章节来学习。

备战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固然辛苦,但是在学习中掌握合理的方法,懂得知识的灵活运用,理解记忆,用真题巩固记忆,用模拟题突破自己,才能在中级会计考试中脱颖而出,取得满意的成果。

103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