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7849
少女总裁
累计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在会计处理上的不同:
累计带薪缺勤: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了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
非累积带薪缺勤:企业应当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通常情况下,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已经包括在企业每期向职工发放的工资等薪酬中,因此,不必作额外的账务处理。
含义
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
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我国企业职工休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病假期间的工资通常属于非累积带薪缺勤。
非墨倾城
哪里不懂啊?累积带薪缺勤就是说带薪缺勤的权利可以结转至下期,所以在期末都要估计下期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按照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估计带薪缺勤支付金额)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实际支付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贷:银行存款
道长
简论新会计准则下带薪缺勤理由的相关
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缺勤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以下是我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新会计准则下带薪缺勤理由之论文范文。
【摘要】 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自2014年7月1日开始实施,新准则中增加了带薪缺勤的相关处理。本文对新修订的职工薪酬准则中关于带薪缺勤的概念和分类进行剖析,并对带薪缺勤的会计及涉税处理进行探析,进而就新准则实施后企业对带薪缺勤理由的相关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带薪缺勤 累积带薪缺勤 非累积带薪缺勤
2014年1月,财政部颁发《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通知》(财会[2014]8号)(以下简称职工薪酬准则),该准则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新准则中对带薪缺勤进行了相关规定。
一、新修订的职工薪酬会计准则中关于带薪缺勤的规定
1、带薪缺勤的概念
职工薪酬准则第二条指出,带薪缺勤是指企业支付工资或提供补偿的职工缺勤,包括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
在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财会[2006]3号)以及相应的应用指南中均未涉及带薪缺勤的内容。本次新修定的会计准则第一次明确了带薪缺勤的概念,有利于规范相关的会计处理。
2、带薪缺勤的分类
职工薪酬准则第八条指出带薪缺勤分为累积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两类。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缺勤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缺勤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
结合我国企业的做法,在实务中,累积带薪缺勤分为离职时未使用部分可获得货币补偿的带薪缺勤和离职时未使用部分不能获得货币补偿的带薪缺勤;非累积带薪缺勤也分为未使用时可获得货币补偿的非累积带薪缺勤和未使用时不能获得货币补偿的非累积带薪缺勤。不同的类别在会计处理中有所差别。
二、新修订的职工薪酬会计准则下累积带薪缺勤的会计及涉税处理
1、累积带薪缺勤的'会计处理
根据职工薪酬准则的规定,对于累积带薪缺勤,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进行确认,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的带薪缺勤制度,区分离职时未使用部分可获得货币补偿以及不能获得货币补偿的情况分别进行账务处理。
(1)累积带薪缺勤当年未使用。根据规定,员工未使用的累积带薪缺勤,在职工提供服务时确认。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相关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金额为累积带薪缺勤天数乘以员工日薪。
例1:根据甲企业的职工薪酬管理制度规定,甲企业的M管理人员每年可享受8天带薪年假,当年未使用的年假可结转下年,截止2013年12月21日M未享受带薪年假为5天,M的日薪为200元。
账务分析:根据规定,员工未使用的累积带薪缺勤,在职工提供服务时确认。2013年12月31日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1000(5?鄢200)
(2)享受带薪缺勤。根据规定,享受累积带薪缺勤时,企业支付了计提时确认的支付义务。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贷记“银行存款”,金额为享受的累积带薪缺勤天数乘以员工日薪。
例2:承例1,M在2014年享受了3天带薪年假,休假期间工资正常发放。
账务分析:根据规定,享受累积带薪缺勤时,企业支付了例1中的确认的部分支付义务。另需要计提未使用2014年年假8天的相关义务。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600(3?鄢200)
贷:银行存款 600
借:管理费用 1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1600(8?鄢200)
(3)离职时未使用的带薪缺勤可获得货币补偿。需要分两步来进行会计处理,第一步计提补偿标准超出已计提的部分,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相关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金额为未使用累积带薪缺勤天数乘以日补偿标准减去未使用的天数已经计提的部分。
例3:承例2,M在2015年初离职,离职时未使用的年假为10天。假定甲企业规定未使用的带薪缺勤可获得货币补偿,补偿标准为日薪的3倍。
账务分析:由于离职时按日薪的3倍作为补偿,会计处理需要分两步来做,第一步计提增加的2倍日薪,第二步支付,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4000(10?鄢2?鄢200)
借: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6000(10?鄢3?鄢200)
贷:银行存款 6000
结尾
累积带薪缺勤属于带薪缺勤一种。
专业的来说:
累积带薪缺勤是指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如果本期的权利没有用完,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
当职工提供了服务从而增加了其享有的未来带薪缺勤的权利时,企业就产生了一项义务,应当予以确认和计量,并按照带薪缺勤计划予以支付。
有些累计带薪缺勤在职工离开企业时,对未行使的权利有权获得现金支付。如果职工在离开企业时能够获得现金支付,企业就应当确认企业必须支付的、职工全部累计未使用权利的金额。如果职工在离开企业时不能获得现金支付,则企业应当根据资产负债表日因累积未使用权利而导致的预期支付追加金额,作为累积带薪缺勤费用进行预计。
累积带薪缺勤通俗理解举例:
2017年有5天年假,你只休了2天,还有3天,可以累积到明年,明年休假时,先扣减明年的年假5天,然后,你还有今年的3天的份额,但你未必会休完这3天,也许只休1天,在2017年就会需要做个预期的估计。
比如说,预期估计你在2018年会休这3天中的2天。所以在今年就需要确认这2天的费用。2天*你的日工资数。就是今年的预计的累积带薪缺勤费用。
扩展资料:
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
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因此,我国企业职工休婚嫁、产假、丧假、探亲假、病假期间的工资通常属于非累计带薪缺勤。由于职工提供服务本身不能增加其能够享受到的福利金额,企业应当在职工缺勤时确认负债和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百度百科-带薪缺勤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