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列报认定

昔年昔日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295

首页>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师列报认定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终聚散

已采纳

将认定分为三类,“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其中第一类主要和利润表项目有关,第二类主要和资产负债表项目有关。第一类认定有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分类;第二类认定有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计价和分摊。完整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该记的没记”的情形,属于漏记的情形,比如漏记了销售收入,则违反了完整性认定;准确性与计价和分摊认定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该记的记了,但金额记错了”的情形,属于金额计量的认定,比如将销项税计入到了销售收入中,则违反了准确性认定。存在、发生是高估。注册会计师对列报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下列类别(该类认定,主要与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相关):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对应的具体目标:确认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对应的具体目标:确认应当披露的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对应的具体目标:确认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如有疑问,我们再探讨。

167评论

萌妹纸也有彪悍的时候女汉纸也有心软的时候

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下列类别:(一)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二)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三)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四)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五)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

40评论

如果等待需要一辈子那么心碎只需一秒钟

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相对于风险评估程序而言,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时考虑的因素:

1、确定的重要性水平。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低,注册会计师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

2、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对拟获取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的要求越高,因此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也越广。

3、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越高,对测试结果可靠性要求越高,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

124评论

早该割舍

列报的认定的含义,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当管理层声明财务报表已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进行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作出公允反映时,就意味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以及相关的披露作出了认定。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主要与利润表有关][不该入账入了账;与金额无关;虚构、捏造。代表性情况:确认了不应确认的收入][方式:早报(提前入账)、虚报(虚构交易);目的:高估发生额]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应在账上的不在账上。遗漏、隐瞒。代表性情况:隐瞒应付账款][方式:晚报(推迟入账)、瞒报(隐瞒交易);目的:低估发生额]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应当入账。只是金额不正确,多记或少计了,一部分记、一部分没有记。代表性情况:坏账、跌价][方式:多报或少报;目的:高估或低估发生额]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入账期间不正确,确有其事,并未虚构。代表性情况:次年实现的收入确认到年前][方式:早报或晚报;目的:高估或低估]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科目不正确:在建工程已投入正常使用但未转入固定资产,应收账款记为银行存款][方式:入错账户,目的:粉饰财务状况][企业高估错报的类型:早报(最可能)、多报、虚报(最严重)][企业低估错报的类型:晚报(最可能)、少报、瞒报(最严重)]

111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