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7147
摇晃命运
初级职称评审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4、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
5、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务。根据初级会计考试规律,在进行初级会计报名条件审核时,报考人员应提交学历证书、居民身份证明(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应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明)等材料。
初级职称评审所需材料:
一、身份证明类
1、考生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资格审核时初级会计考生需提交身份证原件,且身份证必须是本人合法、有效的身份证。部分考区审核时会要求大家携带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审核时原件检查后发回,复印件需上交留档。
2、现役军人报考提交军官证、士官证(各地政策不一)。
3、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应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明。
二、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考生需提交本人的高中及以上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三、户籍证明。
在户籍或居住地报考的考生,需提供户籍证或是居住证,具体标准各地不同。
四、报名信息表。
部分地区要求考生本人签名并经所在单位或学校加盖公章(各地政策不一)。
南阳一梦
事业单位怎么评职称
事业单位怎么评职称,对于民营企业,可享受绿色通道,不受单位岗位限制和自身职称的限制,只要年限和专业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可越级申报相应职称。事业单位怎么评职称。
事业单位评定职称四种方法
一是职称评审。
即通过评审委员会评审取得职称的一种方式。一般程序是个人申报、单位民主评议、单位推荐委员会推荐、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最后,提交到当地的人社部门组织进行评审。提供的主要材料有:毕业证、学位证、继续教育证明材料、证明个人能力的奖励和荣誉、论文等。需要说明的是:评审取得的职称仅在本地有效。
二是职称考试。
即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成绩合格取得的一种方式。能考试的取得职称的不再设置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主要有会计、经济、统计、审计、卫生、社会工作者等初级和中级职称。这种方式取得的职称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三是职称确认。
即通过人社部门的认定直接取得职称的一种方式。前提条件是正规全日制毕业,并且学历要和从事的专业一致或相近,即学的和用的相一致方可。一般情况下,硕士研究生工作三年可确认中级、本科毕业生工作一年可确认初级、专科毕业生工作三年也可确认初级。
四是流动认定。
前面提到了评审取得的职称仅在本地有效。如果因工作调整到职称评审地以外的地方工作,需要到本地人社部门进行流动认定。前提条件是,在现单位工作一年以上,并且符合当地的评审条件方可。在事业单位,职称的取得一般要逐级取得。即先取得初级、够一定年限再申报中级、中级够一定年限再申报高级。
但对于民营企业,可享受绿色通道,不受单位岗位限制和自身职称的限制,只要年限和专业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可越级申报相应职称。
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各方面的待遇差距
一、两者的财政保证程度不同
公务员的工资以及相关的绩效都是由国家进行统筹安排,也就是由国家进行补贴。即使地方的财政出现问题,上级部门也会进行补充。所以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公务员依然不会断发工资,基本都能够正常。
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基本都是由地方进行管理。由于事业单位的人数众多,所以国家方面很难进行充分的保障。如果财政出现问题,可能就会出现断粮的情况。有2020年疫情期间,部分教师的工资无法按时发放,就是一个例子。
二、两者的奖金以及绩效有较大差距
现在的公务员都有公车补贴,每年起码有5000元左右,这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没有。另外,公务员还会有绩效考核,每个月都会发放相应的奖金。现在很多地方的公务员还有评优嘉奖的奖金,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这些方面的补贴,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没有,也根本无法和公务员相比。所以很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是女生,基本只能够维持自身的生活。
三、两者的隐形福利有差距
许多公务员都会有福利住房,只要满足条件的公务员,都可以通过较低的价格在当地买房,如果是在一二线城市生活,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福利。而普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只能够进行排队,很难享受这样的优惠措施。
四、两者的保障制度完全不同
公务员缴纳公积金的.比例远高于事业单位,那么在将来的房贷还款以及养老方面,就会有比较大的差距,就是我们明面上可以看到的。另一个方面,公务员在退休之前,都升到一定的级别,将来退休享受的福利也更高。
而事业单位基本都是固定,很难评定更高的级别,享受的退休金以及医疗保障都是根据平时的工作表现以及缴纳的费用决定。
事业编制转成公务员编制主要是以下几种方式:
1、参加事业单位参公岗位的考试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进入事业单位时,选择参公的岗位,参公就是参照公务员办法管理的一种岗位,虽然在编制上属于事业编制,但是不管是薪资待遇和晋升都跟公务员编制一样,所以,进入这种事业单位也是一种途径,因为参公和公务员队伍是可以直接调岗的。
2、参加省级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
因为事业单位人员只要满足服务期和经过单位的同意可以再次报考公务员,每年都会有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各省的省考考试,只要年龄没有超过35周岁,符合职位报考的其他条件要求就可以报考。有些岗位需要有工作经验,对于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来说,这个也算一个优势。只有你有足够的能力就可以拥有公务员编制,也是事业编制转公务员编制最常见的方法。
3、参加各级副科岗位选拔(公选 )
根据工作的需求,每年在特定的时间,地级市或者县政府会面向本地区或者全国,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岗位或副科工作岗位(储备干部)。这类考试报考,要求会比较严格,报考人员最少需要3年的工作经验,年度考核连续都是优秀,对于年龄也有具体要求。
(比如五年一次的乡镇换届,全国很多地方都面向县直机关、乡镇事业编制干部,开展了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的公选,不少事业编制干部由此进入了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行列,不仅编制解决了,而且直接提拔为副科级领导,为这些兄弟姐妹点赞!)
4、破格提拔的情况(直接调任)
原则上事业编制不会自动转为公务员编制,这种途径只有两种人,一种拥有强大的社会关系和背景,一种是工作特别突出、年度考核连续都是优秀,而且是高科技人才,有可能破格提用。常见的有,某单位引进高科技紧缺人才等,如引入某高校博士为副科级干部等。不过这类情况很少见,而且对人的要求特别高。
缝线人
初级职称评定要求有两个:可以申报的人员范围、有评审权限和申报专业限制,具体内容如下:
一、可以申报的人员范围
辖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且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人员;辖区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自由职业者。
有人可能要问: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离退休人员可以参与职称评审吗?这是不可以的,不符合条件。另外,在辖区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持有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专业技术人员是可以申报的。
二、有评审权限和申报专业限制
市里只能负责专业技术人员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由省厅负责。
工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初、中级资格有机械、化工、电气、广播电视、电子、纺织、热作加工、材料(建材)、冶金、轻工、仪器仪表、食品、能源动力、控制工程、自动化、石油与天然气、生物、计量、核工程等19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