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0044

首页> 会计职称> 会计涉及什么科目

7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北城初夏

已采纳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按照会计科目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遵循了会计要素的基本特征,它将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门别类的进行归集,清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74评论

容我逃脱

会计科目分类:1、按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有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2、按核算信息详略程度分类有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3、按其经济用途分类有盘存类科目、结算类科目、跨期摊配类科目、资本类科目、调整类科目、集合分配类科目、成本计算类科目、损益计算类科目和财务成果类科目等。会计科目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能明确会计科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理解会计科目的性质和作用,进而更加科学规范的设置会计科目,以便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补充资料:1、资产类: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类科目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其中流动资产又分为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账款、存货、待摊费用等。 2、负债类: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类科目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其中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股利以及预提费用等。 3、所有者权益类: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等。 4、成本类:是指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各种不同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借以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和劳务成本等。 5、损益类: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利润或亏损。 损益类科目又分为损收类(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损费类(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共同类(略) 资产类、成本类、损费类这三类科目都是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收类这三类科目都是减少在借方,增加在贷方。

9评论

冷婩末矢

会计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里有156个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为会计核算提供了类别指标,但是特定主体的经济业务发生后,不仅要求提供会计要素总括的数量变化,还要提供一系列分类指标和具体会计信息,以反映会计主体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和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

所以就需要在会计要素指标下进行第三层次的划分,细分后的每一个具体内容都需要一个名称,这就是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分类。

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

会计科目可以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的会计要素)、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御关系分类。

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的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六大类。每一类会计科目可按一定标准再分为若干个具体的科目。

(1)资产类(也包括资产的备抵)科目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库存商品、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固定资产清理、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累计折旧、累计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2)负债类科目包括: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长期借款、短期借款等。

负债的分类

按偿还期限的长短,一般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

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4)损益类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御关系,可分为总会计科目和明细会计科目。

(1)总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为详细和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如果某一总分类科目所辖的明细分类科目较多,可在总分类科目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在二级明细科目下设置三级明细科目,以此类推。

50评论

我是太阳会发光我是星星会发亮

会计科目分类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1、资产类: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类科目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其中流动资产又分为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账款、存货、待摊费用等。

2、负债类: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类科目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其中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股利以及预提费用等。

3、所有者权益类: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等。

4、成本类:是指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各种不同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借以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和劳务成本等。

5、损益类: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利润或亏损。

损益类科目又分为损收类(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损费类(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评论

浮生以过三千路

新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表一、资产类11001 库存现金21002 银行存款3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银行专用 新增)41004 存放同业(银行专用 新增)51005 其他货币资金61006短期投资 (分拆)71007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更名)81008 结算备付金 (证券专用 新增)91009 存出保证金 (金融共用 新增)10 1010 拆出资金 (金融共用 新增)11 1011 交易性金融资产 (新增)12 1012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金融共用 新增)13 1013 应收票据14 1014 应收账款15 1015 预付账款16 1016 应收股利17 1017 应收利息18 1018 应收保户储金 (保险专用 新增)19 1019 应收代位追偿款 (保险专用 新增)20 1020 应收分保账款 (保险专用 新增)21 1021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 新增)22 1022 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 新增)23 1023 其他应收款24 1024 坏账准备25 1025委托代销商品26 1026 应收补贴款27 1027 贴现资产 (银行专用 新增)28 1028 贷款 (银行和保险共用 新增)29 1029 贷款损失准备 (银行和保险共用 新增)30 1030 代理兑付证券 (银行和证券共用 新增)31 1031 代理业务资产 (新增)32 1032 材料采购 (更名)33 1033 在途物资 (新增)34 1034 原材料35 1035 材料成本差异36 1036 库存商品37 1037 发出商品 (新增)38 1038 商品进销差价39 1039 委托加工物资40 1040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41 1041 消耗性生物资产 (农业专用)42 1042 周转材料 (建造承包商专用 新增)43 1043 贵金属 (银行专用)44 1044 抵债资产 (金融共用 新增)45 1045 损余物资 (保险专用 新增)46 1046 融资租赁资产 (租赁专用 新增)47 1047 存货跌价准备48 1048 待摊费用49 1049 独立账户资产 (保险专用 新增)50 1050 持有至到期投资 (新增)51 1051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新增)52 105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新增)53 1053长期股权投资54 1054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55 1055 长期债权投资 (更名)56 1056 投资性房地产(新增)57 1057 长期应收款(新增)58 1058 未实现融资收益(新增)59 1059 存出资本保证金 (保险专用 新增)60 1060 固定资产61 1061 累计折旧62 1062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3 1063 在建工程64 1064 工程物资65 1065 固定资产清理66 1066 融资租赁资产 租赁专用67 1067 未担保余值 (租赁专用 新增)68 1068 生产性生物资产 (农业专用 新增)69 1069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农业专用 新增)70 1070 公益性生物资产 (农业专用 新增)71 1071 油气资产 (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 新增)72 1072 累计折耗 (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 新增)73 1073 无形资产74 1074 累计摊销 (新增)75 1075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76 1076 商誉 (新增)77 1077未确认融资费用 (变更类别)78 1078 长期待摊费用79 1079 递延所得税资产 (新增)80 1080 待处理财产损溢 (新增)81 1081独立账户资产 (保险专用 新增)二、负债类82 2001 短期借款83 2002 存入保证金 (金融共用 新增)84 2003 拆入资金 (金融共用 新增)85 2004 向中央银行借款 (银行专用 新增)86 2005 同业存放 (银行专用 新增)87 2006 吸收存款 (银行专用 新增)88 2007 贴现负债 (银行专用 新增)89 2008 交易性金融负债90 2009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金融共用 新增)912010 应付票据922011 应付账款932012 预收账款942013 应付职工薪酬952014 应付福利费 (合并)962015 应交税费 (合并)972016 应付股利982017 应付利息 (新增)992018 其他应付款 (合并)100 2019 应付保户红利 (保险专用 新增)101 2020 应付分保账款 (保险专用 新增)102 2021 代理买卖证券款 (证券专用 新增)103 2022 代理承销证券款 (证券和银行共用 新增)104 2023 代理兑付证券款 (证券和银行共用 新增)105 2024 代理业务负债 (新增)106 2025 预提费用107 2026 预计负债108 2027 递延收益 (新增)109 2028 长期借款110 2029 应付债券111 2030 长期债券112 2031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 新增)113 2032 保险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 新增)114 2033 保户储金 (保险专用 新增)115 2034 独立账户负债 (保险专用 新增)116 2035 长期应付款117 2036 未确认融资费用 (变更类别)118 2037 专项应付款119 2038 递延所得税负债 (更名)120 2039 预计负债三、共同类121 3001 清算资金往来 (银行专用 新增)122 3002 外汇买卖货币兑换 (金融共用 新增)123 3003 衍生工具 (新增)124 3004 套期工具 (新增)125 3005 被套期项目 (新增)四、所有者权益类126 4001 实收资本127 4002 资本公积128 4003 盈余公积129 4004 一般风险准备 (金融共用 新增)130 4005 本年利润131 4006 利润分配132 4007 库存股 (新增)五、成本类133 5001 生产成本134 5002 制造费用135 5003 劳务成本136 5004 研发支出 (新增)137 5005 工程施工 (建造承包商专用 新增)138 5006 工程结算 (建造承包商专用 新增)139 5007 机械作业 (建造承包商专用 新增)六、损益类140 6001 主营业务收入141 6002 利息收入 (金融共用 新增)142 6003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金融共用 新增)132 6004 保费收入 (保险专用 新增)133 6005 分保费收入 (保险专用 新增)134 6006 租赁收入 (租赁专用 新增)135 6007 其他业务收入136 6008 汇兑损益 (金融专用 新增)137 6009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新增)138 6010 投资收益139 6011 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 新增)140 6012 摊回赔付支出 (保险专用 新增)141 6013 摊回分保费用 (保险专用 新增)142 6014 营业外收入143 6015 主营业务成本144 6016 其他业务支出145 6017 营业税金及附加146 6018 利息支出 (金融共用 新增)147 6019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金融共用 新增)148 6020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 新增)149 6021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 新增)150 6022 赔付支出 (保险专用 新增)151 6023 保户红利支出 (保险专用 新增)152 6024 退保金 (保险专用 新增)153 6025 分出保费 (保险专用 新增)154 6026 分保费用 (保险专用 新增)155 6027 销售费用 (更名)156 6028 管理费用157 6029 财务费用158 6030 勘探费用 (新增)159 60311 资产减值损失 (新增)160 6032 营业外支出161 6033 所得税费用户(更名)162 6034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83评论

在小三面前唱咆哮

资产类1库存现金2银行存款3其他货币资金4交易性金融资金5应收票据6应收账款7预付账款8应收股利9应收利息10其他应收款11坏账准备12材料采购13在途物资14原材料15材料成本差异16库存商品17商品进销差价18委托加工物资19周转材料20存货跌价准备21持有至到期投资22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23长期股权投资24固定资产25累计折旧26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7在建工程28固定资产清理29工程物资30无形资产31累计摊销32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3长期待摊费用34待处理财产损益负债类1短期借款2应付票据3应付账款4预收账款5应付职工薪酬6应交税费7应付利息8应付股利9其他应付款10长期借款11长期应付款12预计负债所有者权益1实收资本2资本公积3盈利公积4本年利润5利润分配损益类1主营业务收入2其他业务收入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投资收益5营业外收入6主营业务成本7营业税金及附件8销售费用9管理费用10财务管理11资产减值损失12营业外支出13所得税费用14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其他业务成本成本类1生产成本2制造成本3劳务成本

72评论

似梦终醒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

1. 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1)资产类科目

对资产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

①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

②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

(2)负债类科目

对负债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长短分为:

①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应付职工薪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②反映非流动负债的科目:“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预计负债”等科目。

(3)共同类科目

既有资产性质又有负债性质的科目,主要有:“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货币兑换”等科目。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对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主要有:“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本年利润”等科目。

(5)成本类科目

对可归属于产品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等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主要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

对收入、费用等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分为:

①反映收入的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②反映费用的科目:“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等科目。

2. 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1)总分类科目

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

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和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90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