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3587
带着她滚出我的视线
判决和裁定之间的区别:1、判决是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案件结论和决定,而裁定主要是解决程序问题如人民法院作出驳回自诉,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等裁定,是适用裁定解决程序问题。2、在一个案件中,发生法律效力并被执行的判决只有一个,而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可以有若干个。3、判决必须用书面形式表现出来,而裁定既可用书面形式,又可用口头形式。口头裁定作出后,记入笔录即可。4、上诉、抗诉期限不同。不服第一审民事、行政判决的上诉、抗诉期限为15日,而不服第一审民事、行政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为10日。不服第一审刑事判决的上诉、抗诉期限为10日,而不服第一审刑事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为5日。比如:甲向A法院起诉,A法院一看,说“你这个案子应当向B法院起诉”,于是就裁定“不予受理”。这是对“程序问题”作出的决定,是“裁定”。又如:甲把乙打伤,乙起诉至法院,法院经过审理,作出如下判决:甲赔偿乙各项费用5000元。这就是对“实体问题”作出的决定,而且一个案件只能是在最后有这么一个“判决”。
心被刺痛
仲裁与诉讼都是为了解决争议的,但是也是有区别的:1、启动条件不同,仲裁的前提是当事人双方达成仲裁协议,表明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关。2、机构不同,仲裁委是由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法制局)和商会统一组建3、当事人权利不同,仲裁是当事人有权选择仲裁员。而民事诉讼的审判人员由人民法院决定。4、程序不同,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5、收费不同,仲裁费没有规定可以减交、缓交、免交,法院有规定。仲裁费比诉讼费高。
爱人非我爱之人
中级会计职称的经济法包含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经济法》和《税法》两个科目,虽然中级会计较注册会计师的经济法范围广,但题目的难度偏低,中级会计的经济法更偏向于记忆方面,注册会计师的经济法更偏向于理解,如果你注册会计师的经济法和税法均通过了的话,一年以内通过中级的经济法肯定没有问题。
不笨de笨蛋
202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时间定在9月初,考试大纲已经公布,距离考试只有4个月不到的时间。正所谓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中级会计职称的考试有三科,分别是中级会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每年的知识点都有变动、各章节的分值都不一样以及重难点的学习,都是需要考生朋友们熟知掌握的。
一.各章节考情和重难点
2021年中级会计职称的《经济法》共有八章。各章节情况如下:
二.学习方向
(1)重点章节是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第六章增值税法律制度、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第二章和第五章多为法理性的知识点和条文,考试的难度不大,重在准确的理解性记忆,考试要求是主观题的分析和法理条文的解释。第六章和第七章是税法的内容,抓住税法的要素(纳税人、纳税范围、税率、计税依据、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的主线,多做题掌握计算。
(2)次重点章节是第一章总论、第三章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第八章相关法律制度。这四章内容出现主观题的概率很低,更多的是需要记忆相关知识点,达到客观题正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