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师教材答案

媳妇扣子系好今天冷老公围脖系好今天凉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5447

首页> 会计职称> 初级会计师教材答案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你不负

已采纳

在这个网址上去看看,我那天进去看了一下的,经济法和会计实务的都有.

183评论

低调才是最美的炫耀

(1)最初是确认了300万的递延收益,但是企业购买固定资产实际付出去的只有240万,所以只能摊240万,剩余的那些并没有实际支出,所以不能摊。你可以看下第134最下面的一段话,里面有讲到递延收益分配的起始点,你就会明白了(2)第二个问题,你用总的应分配的金额-已分配的金额,若为正,则应确认为营业外收入,为负则确认为营业处支出

109评论

别说爱虚伪

那上边说的是把固定资产的尚未分配的直接转到当期损益而不是把收到的财政拨款转入所以就用2400000减了

173评论

不倾城的红太狼

1、教材第17页例1-23,为什么题目中的单位都是用“万元”,而答案的单位都是用“元”,是不是应该统一题目与答案中的单位?答:在题目中进行文字叙述时,为了简化就采用“万元”。在具体做分录时,统一使用“元”。当然,也可以统一题目与答案中的单位。 2、教材第29页例1-42中的第1批发货的存货成本=10500*10.75=112875(元),其中10500这个数字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答:10500这个数字是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 3、教材第32页例1-50 中的材料成本差异率的正负号是否有误? 答:没有错误。 4、教材第32页例1-50中的月初计划成本1000000元、成本差异超支30740元、入库计划成本3200000元和成本差异节约200000元,请问这4个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答:这4个数字是举例时给的已知条件,不是计算出来的。 5、教材第39页例1-62中的商品进销差价率=(10+15)(110+90)*100%=12.5% ,请问这道计算题中的(10+15)这两个数是怎么得来的? 答:这两个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期初库存商品进价=110-100=10(万元)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价=90-75=15(万元) 6、教材第52页例1-79中购入工程物资500000元,支付增值税85000元,所做分录为:借:工程物资 585000 贷:银行存款 585000 请问这个分录包含增值税了吗? 答:包含增值税。 7、教材第74页例2-1(3)中的财务费用如何计算? 答:(3)中的财务费用=120000×4%÷12=400(元)。 8、教材第134页例4-18编制的会计分录(4)中的累计折旧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答:每月折旧40 000元,自20X1年2月1日购入设备起至20X9年2月1日出售为止,共12×8=96个月,累计折旧40 000×96=3840000(元)。 9、教材第134页例4-18和第152页例6-2中的最终递延收益的账务处理怎么不同呢,如果按例6-2中的处理,那么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在期终时是有余额的,尚末分配的递延收益是否应为3000000-1800000=1200000(元)? 答:应该按例4-18的方法处理,例6-2中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应该是3000000-1800000=1200000(元)。 10、教材第137页例4-23会计分录里的数字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答:每季度收到的的财政贴息=20000000×6%÷4=300000(元) 分配到每月=300000÷3=100000(元)。 11、教材第323页第4行的等式右边第1项A(1+i)是否有误? 答:确实有误,等号右边第一项应为A。 12、材料成本差异如何计算?答:请参阅教材第32页有关内容。 13、当“现金”和“银行存款”同时在会计分录中体现时,为什么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答: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如将现金存入银行或从银行提取现金,其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现金”科目;或者借记“现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因此,为了避免重复记账,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

61评论

拥有小小的幸福就好

全国哪里的答案是都是一样的。你百度搜索一下“湖南会计论坛”会计初级的答案全了。我发部分给你。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要求,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中题号1至20信息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项中,会导致留存收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 A.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B.盈余公积补亏 C.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D.以当年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答案】 C 【解析】 留存收益包括两部分: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只要影响盈余公积或者未分配利润,都会导致留存收益的变动。用分录进行分析: 选项A 借:资本公积 贷:股本或实收资本 留存收益不受影响。 选项B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留存收益总额不变。 选项C 借:盈余公积 贷:股本或实收资本 留存收益减少。 选项D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留存收益总额不变。 2.某企业2008年1月1日所有者权益构成情况如下:实收资本1500万元,资本公积100万元,盈余公积300万元,未分配利润200万元。2008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6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不存在纳税调整事项及其他因素,该企业2008年12月31日可供分配利润为( )万元。 A.600 B.650 C.800 D.1100 【答案】 B 【解析】本题目考核第4章可供分配利润知识点。企业可供分配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即盈余公积补亏),,本题目没有涉及盈余公积补亏事项,因此本题目的计算式子: 200+600×(1-25%)=650(万元) 【点评】本题目在做的时候需要看清楚题目给定的是利润总额,而不是净利润,需要扣除所得税费用。本题目其实考核了两点内容,第一点是由利润总额如何得到净利润,第二点是可供分配利润如何进行计算。 3.某股份有限公司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后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购回股票支付价款低于股票面值总额的,所注销库存股账面余额与冲减股本的差额应计入( )。 A.盈余公积 B.营业外收入 C.资本公积 D.未分配利润 【答案】 C 【解析】 本题目考核第4章回购股票知识点。2009年初级会计实务教材P161页中说明:如果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低于面值总额的,所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与所冲减股本的差额作为增加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处理。 【点评】 平时我们做题时购回股票一般都是高于股票面值,低于股票面值的情况比较少见,但我们也可以从原理的角度自己推导出来,在考试中也可以采用排除法,首先BD就被排除个,而A与C中肯定是首先选择资本公积的。这一分得起来也比较容易。 4.某企业2008年度发生以下业务:以银行存款购买将于2个月后到期的国债500万元,偿还应付账款200万元,支付生产人员工资150万元,购买固定3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08年度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A.200B.350 C.650D.1150 答案B 解析购买2个月后到期的国债属于用银行存款购买了现金等价物,不对现金流量造成影响,因此不用考虑此事项;偿还应付账款属于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支付生产人员工资属于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购买固定资产属于投资活动。因此本题目只需要考虑偿还应付账款这个事项,“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的金额=200(万元)。 5.下列各项中,应当确认为投资损益的是()。 A.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B.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净损益 C.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 D.支付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 答案B 解析选项A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处理是: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选项B计入投资收益,处理是: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借方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贷方差额) 选项C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处理是: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或相反分录。 选项D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处理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6.辅助生产成本交互分配法的交互分配,是指将辅助生产成本首先有企业内部()。 A.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分配 B.辅助生产车间与销售部门之间分配 C.辅助生产车间与基本生产车间之间分配 D.辅助生产车间与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分配 答案A 解析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应先根据各辅助生产内部相互供应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成本分配率(单位成本),进行一次交互分配,因此本题答案选A。 7.某企业2007年10月承接一项设备安装劳务,劳务合同总收入为200万元,预计合同总成本为140万元,合同价款在签订合同时已收取,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2007年已确认劳务收入80万元,截至2008年12月31日,该劳务的累计完工进度为60%。2008年该企业应确认的劳务收入为()万元。 A.36B.40 C.72D.120 答案B 解析2008年该企业应确认的劳务收入=200×60%-80=40(万元),答案是B。 8.某企业对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08年12月1日,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6万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为12万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600万元。该企业2008年12月31日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万元。 A.798B.800 C.802D.1604 答案C 解析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6+12)(400+2000)=0.25%; 2008年12月31日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400+2000-1600)×(1+0.25%)=802(万元)。 9.某企业2007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8年12月31日该设备存在减值迹象,经测试预计可收回金额为120万元。2008年12月31日该设备账面价值应为()万元。 A.120B.160 C.180D.182 答案A 解析确定减值之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200-20)10=182(万元),小于可收回金额120万元,因此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减值以后固定资产应该按照可收回金额确认账面价值,因此本题2008年12月31日该设备账面价值应为120万元,答案是A。 10.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委托公司加工一批应交消费税的半成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公司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210万元,支付加工费6万元、增值税1.02万元、消费税24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收回该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216B.217.02 C.240D.241.02 答案A 解析甲公司收回该半成品的入账价值=210+6=216(万元)。因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此增值税可以抵扣,不计入材料成本;由于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因此消费税也可以抵扣,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最后祝你考试顺利通过。

174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