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5512
我与影子孤独终老
注册会计师考试和中级会计考试是会计行业两个非常重要的考试,二者的地位是不同的,注册会计师是高的含金量,而中级会计则是岗位和经验的考察,许多人认为要将两个考试分离开来,但是完全没有必要,同时备考,并不冲突。一、考试时间并不冲突。注册会计师考试和中级会计考试相差一个多月,在备考时,一定要注意打好时间差,由于二者内容有相同的地方,所以复习时要有所侧重。下面为2018年考试时间: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10月14日-10月15日中级会计考试时间:9月8日-9月9日二、考试人群有所重叠。注册会计师证书是会计行业含金量最高的证书,就是所谓的金字塔尖,是所有会计人士梦寐以求的,能够考过注会也就意味着有机会可以进入到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那将会是另一种体验。中级会计考试是有一定的岗位经验的人才可以参加的,他可以说是对一定工作能力的考验,能够拿下他,代表着薪资和职位方面都会有大的调整,当然许多人都争相去考。三、考试内容的重合。中级会计考试的科目有《中级会计实务》、《中级经济法》以及《中级财务管理》,而注会考试中也有《会计》、《经济法》及《财务成本管理》,而他们之间的内容有许多重合的地方。《会计》和《中级会计实务》众所周知,注会的考试难度非常大,因此《会计》考试的难度和深度是非常大的,在备考时一定要更加侧重与对注会科目的复习。《经济法》和《中级经济法》虽然这两科的名字是相同的,但考试的内容有所不同,各有侧重,总的来说就是一半一半,因此,在复习时间的分配上,二者的时间要保证差不多,不能哪个更多一点。《财务成本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这两个科目可以说是内容相同度最高的了,《财务成本管理》覆盖了中级要考的所有内容,只是在个别章节上没有涉及到,从总体上来说,复习时,二者不同的地方要特别注意。同时复习两个考试,难度是不小的,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不能白忙活一场。
妄弃
一、了解相关考试信息注会考试的报名条件很简单,取得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即可。中级会计考试报名条件是①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②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2018年注会报名时间是4月2日到4月28日,2018年中级报名时间是3月10到3月31日,这两个考试的时间距离可以说非常近的。这两个报名时间点都很重要,准备报考这两科的考生不要忘记,万万不可错过,错过了就是错过一年。记住两个考种的考试时间也是很关键的,18年注会考试时间为10月13日、14日,注会考试时间是9月8、9月9日。知道这些时间和报名条件对于考生同时备考两科考试十分重要,可以根据这些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符合报名条件,这样才能为长时间的备考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二、该报考的科目中级考察的是三科,分别是会计、经济法、财管。其实它们分别都可以和注会的会计、经济法、财管对应的上,只是注会的难度更大一些。小编建议打算同时备考注会和中级的考生在选择注会报考科目和中级报考科目时,尽量选择科目相近的一起考,比如注会的会计和中级的会计一起考,这样真正学习的时候会更得心应手一些。三、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前面说过,注会考试难度大于中级的,注会内容也涵盖了中级的。所以备考的时候最好做到先学习注会内容,同时也要学习注会和中级不一样的考试内容,比如中级经济法包含经济法和税法,那么就需要单独学习税法这一部分。学习的时候以注会的为主,注会的知识点可以学很好的话,中级的也不在话下。等到7月末8月初左右再开始学习中级,这个时候先复习中级查缺补漏,大量做中级的题(以综合卷为主),听冲刺串讲班和考前五天提示班的课程。这个阶段就是中级冲刺阶段了,要想冲刺阶段复习到位,必须在之前学习注会课程的时候打好基础。中级考完之后,就趁热打铁快速进入注会的冲刺阶段,之前中级的刻苦复习会让考生在有更好的注会备考状态。
笑眼盈盈
1、时间方面中级会计师考试时间在9月份,注册会计师考试在8月份,考试时间相近,正好可以无缝衔接!同时备考,一年双证!2、考试内容方面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与注会考试的联系,《中级会计实务》与注会《会计》、中级《经济法》与注会《经济法》、中级《财务管理》与注会《财管》之间有很高的相似度。注册会计师会计和中级会计实务比较相似,这两个考试基础知识差不多。但在考查方向和侧重点上面还是有一些区别,注会是把中级的知识点更深层次的去研究并拓展,考查的难度注会更难一些,中级相对更简单一些。中级经济法和注会经济法相通之处有很多的,学习了中级经济法再学注会经济法的话,学习任务会轻松许多!中级财管与注会财管是很多的相似之处,学习了中级财管可以为学习注会财管奠定非常好的基础,也为注会财管的备考提高效率。综上所述,两个考试放在一起备考完全可以的。3、关于科目搭配建议注会《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和《经济法》+中级职称《中级会计实务》、《中级财务管理》和《中级经济法》注会《会计》、《税法》和《经济法》+中级职称《中级会计实务》、《中级财务管理》和《中级经济法》注会《会计》、《税法》和《经济法》+中级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和《中级经济法》注会《会计》、《审计》和《税法》+中级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注会《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和《经济法》+中级职称《中级财务管理》和《中级经济法》注会《会计》、《经济法》+中级职称《中级会计实务》、《中级财务管理》和《中级经济法》
蜃楼与海
中级会计是要有一定的岗位工作经验才可以参加考试的,能否通过中级考试,也是对个人工作经验和能力的一种考验,如果能够,在待遇和职位上会较大的调整,同时也为下一步参加考评高级会计师奠定了基础。注册会计师备考注会是会计行业含金量最高的一张证书,是会计行业的金字塔尖,是所有会计人心中的梦,能够考过注会就有可能进四大,那将是一种新的体验。一、从报考名条件来看中级除具备基本条件外,学历及从事专业工作还有如下要求(1)大专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2)本科学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3)双学士或研究生班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4)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5)取得博士学位。注会除具备基本条件外,学历要求为具有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学历或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应届毕业生可以报名)。二、从考试科目和时间来看中级考试科目是三门,分别为中级会计实务、中级经济法、财务管理,两年内通过三科。注会考试专业科目为六门,分别为会计、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税法、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五年内通过。专业科目全部通过后还有一个大综合。中级会计实务与会计在内容上有一定重合,会计是注会考试中三大难点科目之一,其知识点涵盖面广、要求掌握的很细,难度和深度都非常大,比中级会计实务的难度大2到3倍,并且会计还是备考审计的基础。中级经济法与经济法的侧不同,差不多一半一半,所以这两门在学习时需要的时间差不多,不可互相替代。财务成本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相同处最多,只是财务成本管理比财务管理多了一些新章节新内容,这科在学习上可以互相借力。三、从报名和考试时间来看中级职称报名为3月,考试时间为9月8号到9日;注会报名时4月分,考试时间为10月13号到14号。考试时间不冲突。那么,中级会计与注册会计师到底可不可以一起考呢?小编和您分析分析:1.中级报名条件较高,应届毕业生和工作年限不满者不能报名;而注会报名门槛较低。如果您具备中级报名条件那是可以同时报考中级和注会的。2.中级和注会如果想一块报考,需要合理安排考试科目,备考方案一:中级三门+注会会计或经济法或财管(保险);备考方案二:中级三门+注会财管或注会会计+注会经济法(冲一冲);备考方案三:中级三门+注会会计+注会财管+注会经济法(试一试)。3.考试时间不冲突,只是中间相差一个月的时间,需要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建议从高点开始学习,先学习注会的知识,搭建好注会的架构,积累了一定的题量,然后在7月初开始花上两个月的时间转战中级,比照中级与注会的目录,专攻不同处,再全面刷题。考完中级之后再回过头集中精力备战注会。4.如果有时间、有毅力可以同时报考中级和注会,如果不具备以上两点,建议正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先报考中级,在校学生可以报考注会。
无心病人
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可以同时备考。详情推荐咨询优路教育,优路教育有着完备的服务的体系,值得选择。【点击在线咨询问题】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有关联性。就专业知识来说,注会比中级更高一层次的学习。对理论和实务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可以有一种执业的资格(注册会计师必须加入事务所,才能接受委托办理业务)。而中级是指一种职称资格,在事业、企业单位如果想拿到会计师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就先要取得这种资格,然后根据资格等级等其它情况,单位下聘书后执行相应工资标准;从考试角度分析,注会的会计、经济法、财管和中级的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注会和中级会计师两者考试时,侧重点肯定不同,备考方法上肯定要讲究一些不同的策略。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会计师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优路教育。教学质量是职业培训机构的立足之本,也是学员在接受培训时直观的感受,同时也是优路教育高度重视的方面。为提升教学质量,优路教育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夯实师资团队。优路教育前瞻性地组建了自有师资队伍,同时非常重视师资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师资培训体系,组织各类培训活动,致力于提升讲师团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