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长期经营会计

我就是见不得你对别人好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3366

首页> 会计职称> 企业如何长期经营会计

2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时光请留下我的爱人

已采纳

稻盛先生在讲解经营原则时,总共讲解了 五个方面:1)使用二手设备降低生产成本;2)坚持健全会计——陶瓷石块论;3)警惕固定费用的增加;4)不投机——额头流汗换取的利润才有价值;5)预算制度合理吗——即用即买。1)陶瓷石块论: 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一块陶瓷应该看作是石块。放在企业经营中,就是我们的库存,假设库存按照市场价计算价值100万,按成本价计算价值70万,但按废品计算则几乎不值钱。 我们的财务报表中,有一部分的资产就是库存,而库存是否真的有价值,取决于是否能够销售出去?从某种程度来说,没有销售出去的库存产品,我们一律视为废品,这就是所谓的“陶瓷石块论”。管理会计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叫“杜邦分析法”: 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财务杠杆。 要想提高收益,我们多数企业采取的方法是提高利润率,但管理成熟高的公司,经常是提高资产周转率的方式来达成目标(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提高资产周转率,可以降低总资产,如以下方式:1)减少库存周转天数,甚至零库存; 2)厂房以租代买,即可以避免现金流的压力,又可以降低总资产; 3)尽可能使用二手设备,表面上似乎性能不够好,但如果仔细计算财务数据,你可能会发现二手设备创造的价值率更大,回报率更高。 当然提高股东权益回报率(有时会被称为“投资回报率”),还有很多办法,如:提高现金周转率、借资、提高利润率,等等手段。有很多公司利润虽然不高,但充分利用周转的手段,提高回报率,日子过得很滋润就是这个道理。2)即用即买原则: 简单地说就是用多少而买多少的意思。 在我们生活的过程中,经常有批量采购日用品的现象。什么促销啊、打折啊、重大活动呀、店庆呀,等等,导致我们很多人在采购时会超量采购,为了所谓的便宜。 但仔细想一想,当我们超量采购时,是真的便宜,还是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实际的结果是却是贵呢?在企业经营中这种现象特别明显,大量地采购原材料,就是为了所谓的量大便宜,为公司节约成本。 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上,过了一段时间,超量的原材料有可能损坏了,有可能因为产品升级用不上了,等等原因,造成原材料严重的浪费。所以,成本核算体系是企业经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好好地计算一下,我们的成本、费用到底用到哪里去了?是否花得值?有多少浪费?是否可以避免?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节约成本,提高利润?还有一条:不投机——额头流汗换取的利润才有价值:这个完全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在这不做详细阐述。在这里批判一种现象,就是倒卖企业的投机行为。 在管理咨询行业有一句行话: 企业家把公司当儿子养,而资本家把公司当猪养 。 企业家对公司的每一块砖一块瓦,每一个人都有深厚的感情,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付出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对待公司所有的一切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而有这么一个行业,专门收购破产、经营不善的公司,低价购入,然后再通过外在包装,甚至粉饰报表等不良的方式,对公司进行二次出售,从而获得高额的差价,可以说是非常暴利。 对他们而言,这家公司就象只猪一样,连健康的饲料都不愿意喂,而是加了一些化学物质,让猪可以迅猛长大,最后可以卖个好价钱。这些资本家的行为真的很无耻。 (本文结束,下期继续……) 1、请运用杜邦分析法计算出本公司的投资回报率,让股东深入了解自己每投一分钱,到底可以获得多少回报? 2、请对成本进行核算,形成详细的成本核算报表,进行同比、环比,找出成本浪费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15评论

愚人演出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期限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倒闭进行结算。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差别。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明确这个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入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如果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就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固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或相关产品的成本中。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按期计提折旧。 某企业购入一条生产线,预计使用寿命为l0年,考虑到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i因此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即不断地为企业生产产品,直至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为此固定资产就应当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预计使用寿命期间所生产的相关产品成本中。如果一个企业在不能持续经营时还假定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并仍按持续经营基本假设选择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与方法,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17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