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2541
聪明如猪
第一题我认为固定资产购入时,未做进项税额抵扣,销售过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售价低于账面原值,且不是作为废品处理的,可免征增值税。第二题如果是因质量原因,发生退货并取得厂家开具的红字发票,即应冲减当期进项税额。我又查了一下税法。你看一下。财税[2008]170号文件与国税函[2009]90号文件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区分不同情形征收增值税:(一)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二)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三)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本通知所称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是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已经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暖海醉巷
肯定不如基础会计那么简单,但是以我自己的学习经历来说,中级财务会计其实还蛮好懂的。我自己觉得比较难的东西是那些比较抽象的,比如高等数学啊……反正我从高数的第一章第几节开始,就一直懵逼到了考试……我高中数学是蛮不错的。高数的打击让我一个很喜欢数学的人对数学产生了恐惧。扯远了。中级财务会计如果是在学完基础会计之后学习,对比之下肯定难度提高,但比起很多非财经类专业的同学为了考CPA而直接上注会教材和轻松过关一,还是简单不少的,特别是有老师上课,用东北财经大学的那本绿色的教材和习题(我只用过这个教材,没有比较过,但以我对其他XX会计教材的接触,国内来说东北财大的是最好的;国外的不好说)。如果有个课上得好的老师,直接把难度减半甚至还要多——我的亲身经历。老师好不好不在于她的职称或者获奖或者论文,我学了一年的中级财务会计,A老师是名校博士毕业,年轻有为,会计方面的理论研究应该是很不错的;B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学校出身相对没那么亮眼,上课的方法也很朴实。仅以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来说,A老师顶多是及格,因为ta把东北财大那本教材每章的相关理论之类的讲得头头是道,好像把原理或者相关理念给你说得很清楚,会和你讨论,引发你的思考,但一到例题、分录,就让你自己看,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学习效果是非常差的。ta说的东西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引发我的思考,甚至有些东西我还记到现在,但相关的会计处理和分录,我真是一点没记住。B老师就相反,理论部分就比较不注重,原理讲清楚后会重点讲例题,每节或者每章结束,还会给你归纳相关业务整个流程会计处理、会计分录的板书。A老师上课让我感觉他是带研究生,B老师上课则是实打实的带本科生,用别的老师的话说,就是把知识掰碎了喂给你。两位老师都是我喜欢的老师,但相对来说,在什么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以及各种特殊行业的会计(主要是着重于实务处理的课程)上,我会非常喜欢B老师这类的老师。以我个人的求学经验来说,这类老师教这类的课程我就学得比较轻松也学得比较扎实。所以,按照我的经历和经验,中级财务会计比基础会计难,但没有很难。 想好学好,首先你需要选对教材,其次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要吃透例题,要归纳总结。必要的话要做相应的习题进行巩固。如果遇到好的老师当然很好,遇不到的话,自己也不要灰心。我一直不觉得会计是很难或者很无趣很枯燥的东西,至少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里,我还是蛮热爱这门学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