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7
浏览数
14083
劳资不拽怎么活
长江大学3名大学生因救两名落水儿童而英勇献身,其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值得称道和敬仰,也值得全社会学习。然而,将这则新闻的价值发掘为“90后群体形象崛起的代表”,甚至“90后之前被误读,这一事件证明,他们能够肩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这样一个高度,会不会太脸谱化了呢?是不是新时期的盲人摸象呢?
你最幸福的事是什么呀有个像你这么闹的媳妇呀
是发达很多吗?你懂经济吗?经济上各有优势,有些方面稍逊色于北京。比如某些服务行业,你可以看看,至少从你问问题一直到我回答问题这期间,在北京的注册会计师比上海多13。有些比北京稍好,但也不是你所加重语气的“很多”,比如日化等制造业,但也不是所有制造业哦。您这个是不是凭高楼臆断的?但我想高楼的事不用跟您解释吧,您肯定会羞涩的自己补课学习一下高楼问题,不要随便说话哦,思考求证后再说,不然就是笑柄。这样吧,高楼问题提醒您下,不能光看高度哦,(高矮和规划等都有关系的,一个地块,尤其是好地块,还没建楼,房屋限高,外立面主导色调等可能就已经在规划局确定了。)还要看造价,体量,舒适度,设计师水平等等。您话里话外,都带有倾向性,问问你自己,对吧?
早已不是当初的少年
1、在古城荆州,在寒江救人的英雄赵传宇的母校长江大学,又涌现出一个英雄群体。为救两名落水少年,该校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
2、门良杰
2008年,他考入清华大学,大二的时候休学两年参军,在人民解放军的一个野战单位——第三连服役。在部队的经历不仅给他带来了强健的体魄和百折不挠的意志,也使他坚定了为国服务的信念。在这两年里,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获得了三等功。带着对军队的热爱,他回到学校,申请成为一名国防专业的学生。
2011年,他离开了军队。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前三名,在很多专业课上都是第一名。他是学校多个社团的骨干,曾获清华大学“优秀国防学生”、“优秀国防学生干部”、“优秀指挥员”等荣誉称号。因表现突出,2013年被选任新法三班政治指导教师、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办公室指导教师。
2015年毕业后,他申请了辽宁舰的一份工作,成为清华大学第一个毕业后在航母上工作的学生。
2016年在新闻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并担任新闻学院学生工作小组组长和本科生辅导员。曾获清华大学林峰辅导员奖、优秀阅读奖学金、个人金奖、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国防学生等荣誉。2018年夏天,孟良杰重返航母部队工作,继续他对国防事业的热爱。
3、王海涛
王海涛是中国轮椅冰壶队的队长。在他九岁的时候,由于脊髓炎,他的腿失去了知觉,只能坐在轮椅上。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选入轮椅冰壶队训练,并爱上了这项运动。
轮椅上的冰壶训练是艰苦的。去年7月初,国家为平昌冬季残奥会轮椅冰壶队组织了一次训练,共有19名选手。他们的脚因为每天在低几十摄氏度的冰场上训练而冻伤。
11人在选拔赛中被淘汰,剩下的8人随队前往加拿大里士满进行赛前训练。每天的训练都是紧张和疲劳的,经常训练到晚上11:30。在加拿大为平昌冬季残奥会做准备之际,中国宣布了5人轮椅冰壶队,王海涛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10年的轮椅冰壶训练,他和队友们积累了丰富的训练方法和比赛经验,并探索了一套适合自己团队的对策。在平昌冬季残奥会上,王海涛与队友们紧密合作,在循循赛中以9比2的成绩晋级四强,在半决赛中以4比3击败加拿大,在决赛中以6比5击败世界冠军挪威,为中国赢得冬季残奥会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当他听到球场上响起国歌时,他和他的队友都流下了眼泪。在平昌冬季残奥会闭幕式上,他荣幸地成为中国代表团的旗手。
4、叶热托里肯·巴达义
叶热托里肯·巴达义,男,哈萨克人,共青团员,2016年北京化工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生
2016年5月,Yertoriken怀着极大的热情报名参军。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任职于baihapa边防公司,西北地区第一个边防哨所。为了拉近军队与人民的距离,更好地守卫边境,他担任了公司的翻译。为了在军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他在自己的公司里为牧民们开设了汉语课。
5、阿斯哈尔·努尔太
阿沙尔·努尔的父亲在追捕暴力恐怖分子的行动中不幸身亡,并被追授为“公共安全系统”战斗模型,当时努尔只有两岁。阿斯哈尔·努尔太长大,希望越来越多的像他的父亲,去军队,战场上,前线,继续他父亲的精神,继承父亲的遗产,承担自己的任务,把青春和血液的建设军队和国防事业。
当他来到大陆学习时,他学习了哈萨克语、维吾尔语、汉语和英语。2017年,他响应祖国的号召,提交了参军申请,将爱国主义转变为为国服务。入伍后,他督促自己要善于训练。
5、宋玺
宋玺,女,汉族,中共党员,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临床心理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
宋玺,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团委副书记,学书党支部宣传员。2016年至2017年,她在海军陆战队服役。作为中国海军唯一一名女海军,她参加了中国海军第25批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她以个人行动捍卫了中国,维护了地区和平。
我只信命但不认命
一、杨汝梅杨汝梅(1899年8月——1985年9月)男,汉族,河北省磁县人。1920年毕业于铁路管理学校高等科(北京交通大学前身),1921年夏前往美国留学,是学校派往美国得第一批留学生。在美国就读于密歇根大学,主修经济学并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26年攻读哲学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1926年底回国后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讲授《会计学》。1927年夏调上海国立暨南大学,任教务长兼《会计学》教授。后历任光华、齐鲁、沪江等大学教授。1949年去香港,1950年在新亚书院先后任系主任、商学院院长及会计长等职。中文大学成立后曾任大学商学院院长及系主任等职。后即转往浸会学院任教并担任商学院院长等职。杨汝梅用英语所著的《商誉及无形资产》(Goodwill and Intangible Assets)一书,成为他的成名之作,蜚声于欧美会计学界。杨氏还是我国最早列入世界名人录的会计学者。该书问世后,受到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先生的重视,后由施仁夫先生译成中文,于1926年列入当时潘序伦主编的《立信会计丛书》出版,并定名为《无形资产论》。无形资产的会计理论以及它的会计处理方法,开始在我国广为传播。会计学中关于商誉和无形资产的研究和实务处理,是一个很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杨汝梅先生的著述和研究,不但在时间上是相当早的,而且对于健全我国工商企业的管理与会计科学的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作用。杨汝梅教授是我国公认的著名会计专家之一,对会计理论的造诣精湛,为我国会计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早在1926年就著有《商誉与无行资产论》一书,为美国财经学界所称许,引起当时财经各界的重视,该书直至1978年还作为《现代会计发展》丛书重印发行。杨汝梅教授任教50年,桃李遍及国内外。现在“我国研究会计帐薄学说的人,没有早于杨汝梅的,也没有比杨汝梅更精通于此学说。”---叶开琼 “杨汝梅(众先)是中国会计学者进入世界会计领域,成就达到当时世界水平的第一个人。”---李宝震二、顾准 1915年7月1日生于上海,1927年在黄炎培所办中华职业学校毕业后,进入潘序伦的立信会计事务所当练习生,随后通过自学,逐步掌握了会计学。16岁时,初次走上讲台,却被学生轰下了台。一年之后,再次上台,才站住了脚。1934年,他完成了第一部会计学著作《银行会计》,为国内第一本银行会计教材。以后,陆续出版的有《初级商业簿记教科书》、《簿记初阶》、《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中华银行会计制度》、《所得税原理与实务》、《中华政府会计制度》等。三、潘序伦潘序伦(1893-1985),因兄弟辈中排行第四,故又名秩五,宜兴丁蜀镇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是国内外颇负盛名的会计学家和教育家,被国外会计界誉为中国会计之父。他14岁时,父亲去世,得长兄伯彦(古文学家)的教益很多。序伦12岁前读私垫,后入蜀山小学,毕业后,考进上海浦东中学,经常考第一名,颇得校长黄炎培的赏识。当他15岁将要毕业前夕,因抗议某教师而举行的交白卷风潮,被开除学籍。之后,转入常州府中学堂,毕业后,进南京政法大学,不到两年,学校因故被勒令停办。不久,他考进了南京海军军官学校无线电收发班,毕业后被分派到海军某舰上任准尉无线电收发报员,可他无意久留,退出军籍,辞去职务。后来,曾到南京造币厂当过翻译员,又回到家乡做中小学教员,他立志出国留学,得到黄炎培的支持,进入圣约翰大学。1921年毕业,得到文学士学位,同年学校保送,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商业管理学院,选学了会计学科,因而奠定了一生从事会计学研究的基础。他在哈佛大学,勤奋苦读,放弃了假日休息与游览娱乐,经常是一只面包一杯开水充饥,争分夺秒地把全部时间用于学习,从宿舍到教室、到图书馆,终日只是与书为伴,终于在1923年,获得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翌年,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博士学位。1924年,潘序伦学成回国,任上海商科大学教务主任兼会计主任等职。1927年,创办了潘序伦会计事务所,并编译出版会计丛书和创办会计学校。他从实践中深深感到开展会计师业务,首先要取信于社会,因之取《论语》中:民无信不立之句,将潘序伦会计事务所改名为立信会计事务所。1927年,他先举办簿记训练班,因学生人数大增,为适应需要,后又创办了立信会计补习学校、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和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主要著作:《立信会计丛书》《苏联会计述要》《国营会计概要》《新编立信会计丛书》《成本会计》《高级商业簿记教科书》《公司登记规则》《公司会计》《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国营企业会计概要》《基本会计学西方会计》《基本会计学》《会计学》《审计学》《所得税原理及实务》《通用簿记教程》《政府会计》经典名言: 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四、谢霖谢霖 (1885-1969年)(字霖甫),教授,江苏武进人,男。我国会计界先驱,知名会计学者,我国会计师制度的创始人,会计改革实干家和会计教育家,中国的第一位注册会计师,第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的创办者,中国会计改革的先驱中国会计师制度的拓荒者。少年东渡日本,攻读明治大学商科,1909在毕业获商学士学位。回国后,应试经济特科,清政府收入商科举人学衙。因才华过人,深受当局重视,先后派任大清银行(即后中国银行)总司帐,交通银行总会计,四川总督署文案委员,四川劝业道商务科长等职。在任商务科长时,即举办商务传习所,自任所长讲授复式会计,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新式会计人才。由当时教育家胡元聘为两湖明德大学教授,讲授复式会计,著有《薄记学》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先于《银行会计学》),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记帐的著作,对学生启迪很大。谢霖教授以“母实业而父教育”的宗旨,在担任各种职务的同时,十分重视会计教育。他在热心教育事业,建立会计师制度,改革会计制度,设立会计师事务所和传播会计知识等方面,为我国会计科学发展和会计工作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不愧为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1912年总结两行会计改革实践,加以系统化、规范化,编著了《实用银行会计》一书(商务印书馆出版),并为小商店设计了《改良中式帐》,著有专辑,使小商店在结帐、纳税时具有规范的数据。他在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改革会计一举成功,震动了经济界,全国工商企业争相效法,使我国由传统的单式记帐向科学的复式记帐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并为借贷复式记帐法在我国的运用打下了坚实基础。谢霖于1918年6月上书旧农商、财政两部,建议设立“中国会计师制度”。农商部是当时北洋政府主管全国工、农商业经济的部门,认为谢的申请“有利商民”,很快同意,并委托谢霖起草了《会计师暂行章程》10条。《章程》规定:凡中国人民年满30以上、大学经济学科毕业主修会计的,或曾在资本50万元的银行或公司任主要会计人员5年以上的,经农商部批准,即给予会计师证书,准其开业,办理会计的组织、查核、整理、证明、鉴定、和解等事务。于同年9月7日(也有资料说为9月6日)公布试行。同时向他颁发了第一号会计师证书,是中国第一个会计师。也曾被孙中山大总统聘为孙中山陆海大元帅府的会计长。1918年受蔡元培先生之聘,去北京大学讲授新会计,后又任教于上海商学院、光华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商学院、铭贤学院等。五、徐永祚徐永祚(1893—1961)又名玉书。金石墩(今属祝场乡)人。先后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和上海神州大学。曾任上海《银行周报》编辑、主编,上海银行公会书记长和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会计科长。他经济知识渊博,会计业务精通。民国12年(1923)在上海设立徐永祚会计师事务所(后改名昌明会计事务所),并举办会计培训班,普及新式簿记知识。当时尚流行中式簿记,他编著《改良中式簿记》一书,出版后颇受工商企业欢迎,纷纷采用。又主编《会计杂志》,经常介绍国内外财会管理的理论和经验。在30多年的会计师活动中,对提高工商业财务会计管理水平起了相当作用,被公认为名会计师。民国26年(1937)“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上海人民踊跃捐献,支援前线,他经手所有捐献财物的进出证件和帐册。后来被日寇侦悉,将其逮捕监禁,再三逼问财物所在;他坚贞不屈,后经多方营救获释。新中国成立时,他应邀赴北京参加开国大典,后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并当选为上海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