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考过的概率

拥挤马路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6500

首页>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考过的概率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梦喊

已采纳

cpa通过率在20%左右。

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在20%左右,注册会计师考试有一定的难度,主要集中在专业阶段的六门科目上。

历年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通过率低的原因如下:

1,考试知识点多: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有6门考试科目,每门考试科目均有一定的难度。在每本注会教材中,均包含一定的内容,看完这些知识点,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况且,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是考生以自学的方式备考注会的话,对注会教材上的知识点往往是看不懂的状态。

从整体上看,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点比较多,且每年都有或多或少的新增内容。在备考注会的过程中,请使用当年的新版教材,并且学习注会知识,结合高顿CPA老师的课程讲解,这样会更好地进行注会的备考。

2,科目搭配不当: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科目有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每年4月份报名期间,不少注会考生不知道在这6门考试科目中,该选择报考哪几门考试科目来进行学习。选择不合理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的话,这样对学习注会将会很吃力。

13评论

怔久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很大,每年考试整体的通过率都在20-25%之间,比起整体的通过率,各科目考试的通过率还要更低,其中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中通过率最低的是会计。想要报考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可以先备考会计科目。

1.专业阶段的考试科目多,涵盖的内容广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共有7科,仅专业阶段的考试科目就有6科,还需要考生在连续不断的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才能拿到专业阶段的合格证书。专业阶段的每门科目难度都很大,涵盖的内容也很多,考生想要在5年内通关专业阶段的考试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变动的内容大

基本每年教材内容都会发生改变,在新教材出来之前,考生是很难开始备考的。

比如2022年的新教材出来的时间预计是在3月份,但是8月份就要开始考试,如果等新教材出来后才开始学习,那备考时间就会非常的紧缺。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只能先用旧教材备考,等到新教材出来后再和旧教材做对比,学习新教材增加的内容。

3.备考周期太长了

专业阶段的备考周期是5年,虽然时间很长,科目也只有6科,只要一年通过2门科目就可以通过考试。但是这种制度也会导致考生很难集中精力进行考试,毕竟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125评论

手牵手肩并肩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2021年注会考试科目通过率的数据,可以看到2021年CPA注会各科考试通过率的详细情况。具体如下:

注会综合阶段考试通过率为:72.77%

注会专业阶段平均合格率为:22.91%

注会专业阶段的六科通过率分别为:

会计科目15.92%、审计科目21.28%、财务成本管理科目21.23%、经济法科目27.92%、税法科目24.62%、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28.82%。

2020年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合格率21.33%,综合阶段合格率73.97%;

2019年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合格率22.91%,综合阶段合格率71.89%。注册会计师

注会考试两个阶段有什么区别?

1.考试科目不同

注会专业阶段有六门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

注会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2.考试合格成绩的要求通过时间不同

注会专业阶段的六门考试科目,需要在五年内通过,而综合阶段的考试科目合格成绩并没有通过时间的限制,可以一直报考,直到考试通过,只要考过,就能拿到注会师的证书。

3.两个阶段的考试侧重点不同

注会专业阶段的考试科目有六门,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注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的难度更大,考点也更琐碎一些。

注会综合阶段的考试科目只有一门,这一门把专业阶段的六门考试科目知识整合起来了,主要是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务问题。

注会考试的弃考率为啥那么高?

注会考试有两个阶段,专业阶段,综合阶段,专业阶段的科目成绩有效期是五年,但是专业阶段的考试科目有六门,一年至少要报考两科才能考完六门考试。由于注会考试难度较高,很多考生担心无法在成绩有效期内完成全部科目的考试,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考生想要尽早拿到注会考试的合格证书,所以就会在一开始的时候报考超出自己能力的科目数。

实际上,报考太多科目不仅不会加快拿证的速度,还可能拖慢通过考试的进度。在备考期,大家将有限的精力分布在超出个人能力的过多科目上,这导致本就有希望通过的科目由于分配的学习时间过少而导致最终弃考。这也是注会考试弃考率高的原因。

更多关于注册会计师(CPA)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121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