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6
浏览数
19284
我缺维生素B
这个电子书不太清楚,因为每年教材都在更新,所以看老教材帮助不大,如果你不是保证吃苦的决心来的,那肯定不可能通过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不是吓唬你,注会考试的出考率一般都是不足 50 %。我考的时候有一科(好象是“财务成本管理”),开考一小时后就只有两个人了。下面给你简单介绍一下这5科会 计 会计是注会考试的第一杀手! 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课程,是学好并参加《审计》、《财务管理》的基础。所以也是不得不过的一道坎。 会计这科的主要特点是书最厚,内容最多。对大家的考验也最大,不仅考验智慧也考验意志。要充分作好吃苦和受打击的准备,不要抱有任何幻想。想要不经历“一番寒彻骨”,就要“梅花扑鼻香”是绝对不可能的。 总的来说投资、合并报表等是永恒的重点,当然每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也很重要。虽然不太愿意承认,不过有些重点确实是没办法的事,属于下了工夫也白费。比如现金流量表,连辅导班的老师也说得不是很清楚,何况你我?因此不但要用功,还要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另一个不太妙的消息是,会计考试将减少客观题的分数,增加帐务实务处理的分数。所以在用功之余,账务还要多练习。 财务成本管理 首先要说的是财务成本管理考试的通过率很低,但说它很难考却也未必。就笔者的感觉来看,应该说“风险与机遇并存”。财务成本管理考试考核全面,题量较大,而且注重实际。 对你我这样的在校学生来说,一提到“实际”通常都意味着大麻烦。不过财务成本管理考试一般涉及现行法规,制度较少,所谓“实际”,主要是考查财务数量分析的操作能力(其实多是纸上谈兵的东东),因而试题中的计算量比较大。所以不用多说大家也明白了吧?只要多做习题就OK了。说白了算术难得倒你我吗?当然计算会相对复杂一些,不过只要平时注意理解概念也就行了。 审 计 据考纲说:《审计》科目的考试以“全面考核,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为命题原则。但从考试情况来看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就个人的亲身经历来看,通过审计的唯一好方法就是“背”,或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其实只要你背下来了还能理解不了?)。审计重点在前面几章关于基本审计概念、理论的内容以及最后几章关于完成审计工作和审计报告的内容,至于中间几章关于各个循环的具体审计程序,只要知道每个循环的一些重点内容、理解其精神就够了。考前要特别注意审计报告的部分,多做题,应该很顺利地PASS(前提是你的会计必须比较OK)。 经济法 实话实说,经济法是比较注重法律知识理解和实际应用的一门。但令人郁闷的是,经济法考试的特点之一是试题涵盖了考试大纲以及辅导教材所有章的内容(记住是“所有章”!)。换句话说,整本书你得全背。 经济法的应用性比较强,注重考核考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所以对你我这样毫无实践机会的在校生来说除了背书之外,还得多背题(至少是多看题)。当然,可以把类似的东西联系起来记忆,如股票、债券、基金、上市条件等等。 近几年,考题愈发灵活,不再是给出情况然后问“是否正确?为什么?”而是给出情况然后“请分析……”。其实可以多看一看经济类的报纸,上面常有一些真实案例。可以给我们这些没“吃过猪肉”的人,“看猪跑”的机会。 税 法 其实税法比较有趣,它的特点和经济法差不多。不过税法的考试是真正的“全面考核有所侧重”。其侧重点就在于企业普遍涉及的一些大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等。其他象个人所得税(好好学,对自己也有用)、土地增值税, 5 个税收实体法和税收征管法等也常考,但不如前者重要。 这两年各种变化比较大,变化的自然是重点。对付税法也只有一个办法,多做题、多背题。各种情况都见识了,心里也就有底了。 复习时的注意事项 在复习迎考时有两点要注意,第一,每本参考书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错,所以做习题的时候一定要以教材为准,千万不要迷信参考书的答案。第二,考前的串讲一定要参加!通常都有对考题极为准确的预言。 最后,考试时一定要带计算器,否则考场上会死得很惨。另外,既然报了名就应该去参加考试。哪怕没有复习好,也可以感受一下考试氛围,为下一次考试作准备。
对你笑的人是我
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复习指导 《税法》科目的考试具有试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的特点,注重基础知识考查与应用能力考核相结合,重在测试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和综合分析能力。 从历年考题来看《税法》的考试是全面考核有所侧重。每章的内容都在考核范围之中,但又不是平均出题。企业普遍涉及的一些大税种分数占的比例较大。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五个税收实体法和税收征管法在历年考试中占的分量都很重。试题中的综合性也越来越强。如1999年的试题中,计算题第一道要求计算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第二道计算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 《税法》的考试题型为五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和综合题 考生在复习《税法》科目的考试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全面掌握《税法》科目的辅导教材。 全面复习,全面掌握辅导教材内容是应试的基础,由于每章都有试题,所以应试者切忌押题、猜题。 2.全面理解法规,提高掌握政策的准确性。 准确理解各项税收法规是通过考试的关键。考生在复习时,要重在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灵活运用上,不可死记硬背。 3.熟练掌握教材内容 每年考试都有许多考生反映时间紧,题量大。尤其是2000年考题,大部分考生没有做完。主要原因是知识不熟,做题太慢。考生在复习时要多做练习,加强熟练程度的训练,同时在做练习时,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不能只满足于看书,一定要多动手。2006年,会计和审计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出台了新的准则,但对《税法》这门课影响并不是很大,因此,2006年税法教材不会做结构性的大调整,对于重点章节会补充新的法规。应该抓紧时间开始注册会计师《税法》课的学习。出教材要在5月初,考试的时间没有做新的调整。如果从5月份开始学习,时间上会又点迟。特别对没有学习过《税法》课的学员来讲,难度更大。《税法》课的及格率在15%左右比较合适,2005年20%的及格率偏高,因此2006年的题目难度会大一些。 《税法》共18章内容。第一章《税法概论》通常是2分。 第一章的学习是为以后各章打好基础,特别是对于以前没有学过税法的学员来讲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第二章《增值税法》是重点的一章内容,分值在15分-20分,计算性题目3-4题。这一章是我们能否通过税法考试的关键。重点问题:1、增值税的征税范围;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计算;3、增值税出口退税的计算;4、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这章的学习花的时间应该最多,结合上述重点,把教材内容吃透。要从生产的过程来学习增值税才能融会贯通,同时有针对性的做练习。在一般纳税人的计算中,销项税额的确定应该把握好5方面问题:1)销售额所包括的内容;2)销售额不包括的内容;3)8种视同销售行为;4)6种特殊销售;5)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7项规定。进项税额把握4个问题:1)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2)不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3)进项税额转出;4)进项税额申报的时间。第三章《消费税法》分值在3-5分之间,通常是和增值税结合在一起出题。三个要点:1、征税范围,11类货物。2、自产自用和委托加工消费品的计税问题。3、进口消费品的计税问题。难点是委托加工消费品的计税问题。在学习中注意消费税和增值税共性,消费税采用从价计税、从量定额计税以及复合计税三种办法。从从价计税的角度看,消费税与增值税是同一计税依据。消费税很少独立出计算题,在消费税产品上,应该注意卷烟、酒、化妆品、小汽车、摩托车。第四章《营业税法》分值3-5分,营业税可以有自己独立的计算题,营业税也可以和所得税结合出题。营业税的重点:1、征税范围。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要严格区分,特别是对于劳务,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属于增值税的范围,其他劳务属于营业税的范围。2、营业税的计税依据。营业税的计税依据分为全额征税和余额征税两种。特别注意掌握余额计税。3、营业税纳税人。4、营业税的税收优惠。营业税的难点: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四大行业的税收政策。◆增值税属于第一层次的税种,消费税、营业税属于第二层次的税种。第五章《城建税法》客观题一般2分,在计算题里通常有1分,因此城建税的分值在2-3分。第六章《关税法》一般占3分。第七章《资源税法》通常2-3分,但是可以和增值税结合出题。第八章《土地增值税法》一般是3分-4分,可以和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结合出题。主要掌握好征与不征,计税的依据,税收优惠三个问题。第九章《城镇土地使用税法》通常是2分,纳税人、计税依据和税收优惠是三个重点。第十章《房产税法》一般2-3分,重点掌握纳税人、计税依据和税收优惠,单选性计算题比较常见。第十一章《车船使用税法》一般2分,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和税收优惠是三个重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三个税种具有共性,将纳税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税收优惠政策结合起来掌握。第十二章《印花税法》3-5分,可以有独立的计算题,也可以和任何一个税种结合出题。重点掌握四个问题:1、纳税义务人;2、征税范围(列举的13类凭证);3、计税依据;4、处罚措施。第十三章《契税法》一般2-3分,主要问题是纳税人、计税依据、税收优惠。◆上述小税种(房、地、车、印、契、关、城建)都属于第三层次的税种,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不失分。印花税和契税可以结合起来掌握,也可以和土地增值税结合掌握。第十四章《企业所得税法》是《税法》课第二个核心章节,分值在20-22分,两道计算性题目。掌握以下核心问题:1、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由于企业所得税和成本利润挂钩,它的纳税人要求独立核算,其中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2、掌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收入分为一般规定和特殊规定。在一般规定中,租赁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其他收入是重点。在特殊规定中,增值税的即征即退、先征后返、资产评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是重点和难点,尤其是接受捐赠的资产。准予扣除项目包括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其中税金是重点。在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税金: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出口关税。由于税法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差异,所以存在税收调整的问题。调整事项是重点,如:利息问题、工资问题、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捐赠、租赁支出、国产设备投资。不得扣除的项目中,企业所得税规定了12项。3、股权投资、分立合并、债务重组。股权投资和债务重组是重点和难点,应结合会计制度深入理解政策的本质,往往在计算题和综合题出现。4、税收优惠政策。第十五章《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重点两方面内容,一是应纳税额的计算,二是税收优惠。分值在15-18分,通常1-2道计算题,一般出现综合题比较多。税收优惠是难点和重点,其他问题和企业所得税的规定大同小异。在税收优惠中,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追加投资的优惠、特定地区的优惠、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的优惠、再投资退税的政策、国产设备投资额的优惠应该重点掌握。第十六章《个人所得税法》占8-10分。一般1道计算题。重点:1、纳税义务人。2、11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基本计算是重点,特殊规定中,年终奖、外企工作人员、外籍来华人员、税额扣除是重点。3、个人所得税的优惠,◆三部所得税法和增值税法这四章,是《税法》考试第一层次上的章节,分值约占50%。有效把握这四章的内容,融汇贯通,就有把握通过《税法》考试。第二层次上的章节是消费税、营业税、印花税和征管法。第十七章《税收征管法》一般是3-5分。第十八章《税务行政法制》一般是1分。以上十八章的内容分三个层次:层次 内容分值比重 第一层次 增值税,三部所得税约50% 第二层次 消费税、营业税、印花税、征管法 约20% 第三层次 其他 约30%《税法》十八章内容的学习有个过程,不是短期突击就有效的,要抓紧时间,早复习,早听课。《税法》考试的特点不利于学员自学,哪些是考点不容易看出。同一个考点,往往考试内容比书上的内容要深,需要靠老师辅导点出考点,以及各个考点之间的关系。
霸气爷儿的范儿
听MP3效果是不大的,要不然这么多人听MP3,没看见几个人过?原因在于注册会计师就是看书也好,上课也好,必须眼睛耳朵嘴巴,大脑手相结合的。1.真正上过课的人,不会去用MP3的。为什么,就是你报班学的话,你自己还有很多不懂,而你不懂这个时候就得请教老师了。2.你必须眼睛去看题,你光听意义不大,你只有看懂步骤,知道模型,才可以受到启发。你比如你要税法的题目的MP3,而不去看题目,先不说你一知半解,而你不能得到启发,原来《税法》个人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答题的时候,必须先看问的什么,然后去看题目。而去看题目的时候,又有讲究,比如要从后面往前面看,为什么?因为你起那面看了,很容易提手开始做,结果做到后面,才发现问题最后小问又是第一个小问题需要的,错了又得改,这个就是时间问题。又再比会计,就是单选,ABCDE5个选项,为啥,题目也是甲乙丙丁的顺序,而选项则是丙甲丁乙的顺序。你去看看历年题就知道我这么说的原因了,真正要考,该省的省,该花的还是花,尤其是第一次考试的朋友。另外你要考这3门的话,我发点经验给你吧。会计的方法。1.会计一本书586页,26个章节,平均每章不到25页,所以书上例题,你一定要弄懂,否则是肯定不行的,考试是拔高的。2.建议你存货,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放在一起,他们的共性有初始入账成本,涉及到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减值,都差不多。3.建议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一起,这里也有共性,其实都类似于资产换资产,后者涉及到现金,应收应付而已。4.建议你借款费用,金融资产,租赁,一起学,这里涉及到实际利率,涉及到多的摊余成本的问题。5.单章不难,重点是跨章节。税法从增值税,除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外,书上黑体字,都是按照这么一个顺序.1.各个税的概念2.征税对象,纳税义务人.3.计税基础,这个是计算的关键,哪些要计税,哪些要剔除,哪些算组价,你列一张表.4.纳税时间,地点,税收优惠.你按照这4样,再归纳第5个.5.与房子有关的税,你看历年试卷,年年都会考到.你这么一归纳,税法顶多归纳出30页4A的纸,肯定能过了.税法是六门中书最厚的,但是是重点最分明的,大题肯定是三个流转税,两个所得税,外加与房子有关的税。经济法:经济法有点杂,归纳的东西多,归纳完之后,还有其他零散的.1.归纳时间,这个是第一章,诉讼期限,肯定会考。还有比如多少日登记,多少日见报,多少日发出公告,等等,破产法,公司法合并分立会提及。2.归纳表决方式,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都会有。3.归纳组织形式,比如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的,这些合伙企业法,外商法,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都会有。4.归纳人事任免制度,比如公司法独立董事,比如破产法管理人,都会有。5.归纳能否对抗善意第三人,这个物权法有。6.归纳其他数字,这个很重要的。重点章节往往是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破产法,物权法。这些章节也容易结合。最后祝你顺利通过。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