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会计处理

茶已凉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023

首页> 会计职称> 无形资产会计处理

6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青罂

已采纳

借:实收资本贷:无形资产

80评论

在矢车菊的花园里拥抱

一、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分析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都是会计上的概念,但在其内涵的界定上却既涉及会计准则又涉及所得税法。对无形资产来说,账面价值是指其按照会计准则确定的、最终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即为成本扣减摊销、减值以后的金额;而计税基础虽然也属于会计上的概念,但其金额却要依据所得税法加以确定,对无形资产来说,它是指按照所得税法确定的、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于所得税前扣除的金额,也就是成本扣减所得税法允许摊销后的金额数。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可以有多个环节产生。首先是无形资产的初始确认环节。由于无形资产的取得途径不同,所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关系亦有区别。对于内部研究开发而形成的无形资产,依会计准则规定,应将无形资产的内部研究开发活动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一般要费用化,应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还要加以细分,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前发生的,与研究阶段支出采取同样的方法加以处理,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应资本化,并作无形资产入账。但是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不必进行上述划分,可以于税前直接扣除。除企业内部自行开发研究形成的无形资产以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无形资产,此时的无形资产与一般资产并无二致,初始确认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基本不存在差异。

其次是无形资产持续持有的过程中。根据使用寿命情况,会计准则将无形资产区分为两类即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且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在估计的使用寿命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则不进行摊销,但持有期间应每年均进行减值测试。而所得税法对此却未有相应的规定,所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均应在一定期间内摊销。这样,在无形资产持续持有期间,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形。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因会计处理时不予摊销,但在计税时却要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确定摊销额并于税前扣除,从而形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另外,按照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所计提的减值准备,所得税法是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所以,对所有的无形资产来说,都会因此而产生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二、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1.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例1】甲企业当期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5 000万元,其中在研究阶段支出1 2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2 8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1 000万元。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假定此项无形资产在当期期末已达到预定用途(尚未开始摊销)。会计处理如下:未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这部分应予以费用化,其金额为2 2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不形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账面价值可视为0;费用化的研究开发支出2 200万元,税前扣除金额为(2200×(1+50%))3 300万元,则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即计税基础为0。故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不产生差异,无需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账面价值为2 800万元,未来可扣除的金额,即计税基础为(2800×150%)4 200万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1 400万元,在未来期间会减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例2】乙企业取得一项无形资产,其取得的成本为500万元,因无法合理估计该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则将其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按规定应不予以摊销,但所得税法规定按不短于10年的期限平均摊销。在无形资产取得一年以后,会计处理如下:由于会计准则规定,该无形资产的成本不能摊销,故1年后其账面价值仍为500万元;而所得税法规定应按10年期限平均摊销,故1年后其计税基础为(500-50010)450万元,计税基础450万元与账面价值500万元之间的差额,在以后期间会增加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导致应交所得税的增加。

3.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

【例3】某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为200万元,使用寿命为10年,按直线法摊销成本,与所得税法的规定一致。取得该项无形资产2年后,提取了10万元的减值准备,会计处理如下: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取得该项无形资产2年后,其账面价值应为(200-20010×2-10)15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税前扣除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故其取得2年后的计税基础应为(200-20010×2)160万元,计税基础160万元与账面价值150万元之间的差额,在以后期间会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导致应交所得税的减少。

161评论

时间叫我拥有你世界叫我离开你

无形资产减资的会计处理:注销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累计摊销,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记无形资产),按照所减少的实收资本借记“实收资本”,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拓展资料:无形资产出资办理:用于出资的无形资产需是对公司经营起到重要作用,能产生一定收益的无形资产。一般来说,无形资产出资需经过评估、所有权转移、验资几个程序。1、无形资产评估无形资产出资时应需要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评估一般首选“收益法”。收益法常用指标有收益额、收益期限和折现率。收益额是指由无形资产直接带来的未来的超额收益。收益期限是指无形资产具有的实现超额收益能力的时间。关于价值类型:根据中评协《以出资为目的的评估指南(征求意见稿)》: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以出资为目的的评估业务,应当选择市场价值作为评估结论的价值类型。总体来说,用收益法进行评估只是一种预测,难免带有主观偏差。因此,如涉及无形资产出资的,保荐人在尽调时会对无形资产所涉及的收入部分进行调查,确保无形资产在评估的收益期限内实现了评估的收益价值。如需要,还会聘请具有证券及期货资格的评估机构重新复核当时的评估结果。2、办理财产转移手续对于无形资产出资,根据公司法,应办理财产转移手续,即需将无形资产所有权属由股东变更为公司。3、验资无形资产出资和货币出资、实物出资一样,须在出资完成后,由会计师验资后计入实收资本。

63评论

我也曾迷惘过

1、无形资产取得的账务处理1)购入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购入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价款入账:借:无形资产——××贷:银行存款2)自创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从会计稳健性原则考虑,自创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都列作管理费用: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研制成功后,将该项技术开发费作为无形资产原值入账:借:无形资产——××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3)其他单位投资转入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以评估确认价值或合同、协议约定金额计价:借:无形资产——××贷:实收资本4)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以发票所列示价格或同类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计价:借:无形资产——××贷:营业外收入2、无形资产转让的账务处理企业转让无形资产,有两种情形:一是转让所有权;一是转让使用权。情形不同,账务处理方法也有不同。1)无形资产所有权的转让。以实际取得转让价款记入相关收入账户:借:银行存款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无形资产营业外收入(或者借记“营业外支出”)将应交税金记为转让成果支出:借: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让。无形资产转让使用权时,每年实际收到的使用费: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无形资产相关摊销支出:借:其他业务成本贷:累计摊销

165评论

假如只是假如

一套吗还是什么呢

40评论

牵绊之久

1、无形资产购买借:无形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2、无形资产摊销借:管理费用(自用)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 制造成本(用于产品生产)贷:累计摊销3、无形资产减值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无形资产出售借:银行存款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务-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可借可贷)5、无形资产报废借:营业外支出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6、无形资产出租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其他业务成本贷:累计摊销银行存款

156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