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的期末余额

勿忘心殇
  •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9335

首页> 会计职称> 会计科目的期末余额

8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你怪我太痴情我怪你太绝情

已采纳

借方是指收进的现金,贷方是指付出的,你搞反了资产类科目期末余额(最后剩余)=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收入的)-贷方发生额(付出的)

148评论

相与还

一般资产类除累计折旧都在借方 负债类在贷方,权益类在贷方。

178评论

陈年的曲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期初借项余额:指资产类账户本期初即上期末的账户余额。这个时期可以是一个月,一个季度或一年。

流动借方和流动贷方:对于资产账户,借方增加,借方减少。

举例说明:

例如,银行存款账户就是资产账户。去年年底12月31日1月1日的账户余额是1000元。这个月入账1000元,借方增加,支付500元,贷方减少。

所以1月31日底的借方余额等于借方余额的开头1000+当前借方金额1000-当前贷方金额。

500等于1500元,这是下一个时期,也就是2月份的初始借方余额。

165评论

何况你我

一、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共同类科目期末有余额。一般资产类、成本类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余额在贷方,共同类余额有可能在借方(表示债权),有可能在贷方(表示债务)。损益类科目期(年)末没有余额。二、说明《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中按会计科目所反映的会计要素将会计科目分为上述的六大类。其中:1、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相对应的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又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这三类科目余额反映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因此一般有余额。余额方向如上所述。2、成本类科目反映的是费用要素中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的费用,借方归集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贷方结转完工产品(劳务)的成本,期末如有借方余额,反映的是在产品的成本,属于资产。3、共同类科目是指可能具有资产性质,也有负债性质的科目,反映企业与对方的资金往来,其性质取决于期末余额的方向,当其核算结果余额在借方时,为资产科目,反之,余额在贷方,则为负债科目。4、损益类科目是指用于核算收入、费用的发生或归集一定期间与损益相关的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为计算当期利润,一般于期末(表结法为年末)要将其发生额全部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没有余额。

9评论

时间再长

这个公式只是一般的资产类科目适用,楼主的理解完全错误,自己找本《基础会计》看看吧,这些从业资格等级的知识而已,最最基础了。

115评论

一袭染尽

期初有余额和期末有余额的科目是一样的。资产类、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期末通常有余额,损益类科目是没有余额的,成本类里生产成本期末可以有余额,制造费用没有余额。

94评论

大众男友

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支出类如果有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利润类如果有余额,一般在贷方;不过,我要说明的是损益类(收入、成本、费用)期末一般是没有余额的。

17评论

关于回忆

一、期末余额:

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所记录经济业务和账户的性质。

会计账户的结构分为两个基本部分,一部分反映增加,另一部分反映减少。其中,登记的本期增加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的本期减少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其基本关系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上式中的四个部分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在最后把你该补的全部补回来。

二、借方余额

借方余额,经济学术语,指的是借方还剩下多少资金。

通常情况下,资产类帐户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备抵科目相反,如累计折旧);负债类则反之。

应付帐款是属于负债类科目,在借方余额是代表减少,也即是应付已付,在贷方余额是代表增加,也即是应付未付。

预付帐款是属于资产类科目,在借方余额是代表增加,也相当于订金,在贷方余额是代表减少,也相当应付帐款。

借贷记帐法是以“借”、“贷”两个字做为记帐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帐法。所以这个“借”、“贷”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借”、“贷”可不是谁欠了谁,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实在的意义。

要学习借贷记帐法首先要知道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过程和结果,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是主要的会计要素,所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三、贷方余额

贷方余额是指客户资金帐户上贷方结存的金额,借方余额的对称。一般而言,资金来源帐户的期末余额要放在贷方。

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金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扩展资料

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期末余额”的数据来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取得:

1、直接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这些项目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清理、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递延所得税负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库存股、盈余公积等。

2、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应当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3、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应收账款”项目,应当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等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借方余额的合计填列减去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应付账款”项目,应当根据 “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等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贷方余额的合计填列。

4、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长期应收款”项目,通常应当根据“长期应收款”总账科目余额,减去“未实现融资收益”总账科目余额,再减去所属相关明细科目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部分分析计算填列。

“长期应付款”项目,应当根据“长期应付款”总账科目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总账科目余额,再减去所属相关明细科目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部分填列。

“长期借款”项目,通常应当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部分分析计算填列;“应付债券”项目,应当根据“应付债券”总账科目余额扣除“应付债券”科目所属明细科目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部分填列;

5、根据总账科目与其备抵科目抵销后的净额填列。如“存货”项目,应当根据“原材料”、“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周转材料”等科目期末余额,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持有至到期投资”项目,应当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期末余额,减去“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固定资产”项目,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无形资产”项目,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贷方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借方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末余额

127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