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7557
不能深拥就请别打扰
(1)2倍速播放
对于学习时间紧张的注册会计师考试考生,建议听2倍速。一方面能节约时间,100个小时的视频50个小时就学完了;同时老师语速极快,会强迫你集中精力,大脑飞速运转,不易分心走神。
大家对2倍速刚开始都会不习惯,但20来分钟坚持听下来以后,耳朵会自动适应这个语速,大多数人都能正常听懂学习。对于难度较大的科目或知识点,比如会计,可以视自己的实际接受情况随时调整语速,比如调至1.5-1.8倍等。大多数视频软件都有倍速播放功能。
(2)讲义标记。
把注册会计师考试讲义打印出来可当教材使用。听视频课时,建议随手用笔在讲义中做简单标记,区分重难点、易错点。讲义层次分明,便于后期复习。
(3)整理笔记
对于注册会计师考试重理解、复习难度大的科目(如会计、财管、审计),建议听完一章视频课后,对本章知识点再次快速扫描,对整体框架、重点知识点、难点知识点、易混淆知识点、对比记忆知识点、需背记的公式进行自我理解消化,然后归纳总结整理,记在专门的笔记本上。
亲自整理笔记的过程将巩固、提高、加深你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帮助你真正把考点吃透,以免一做习题处处出错。将六七百页的教材化为一本20多页的笔记本,是把教材由厚变薄,在最后极短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冲刺时间里,笔记本对于一次考4-6门的同学而言是葵花宝典,也是救星。
一类:会计。难度大、墙裂建议认真归纳总结详细整理笔记。
二类:财管、审计。若有时间尽量挑重难点知识点简要整理笔记;
三类: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经济法、战略。相对简单,可不专门整理笔记。但若时间较充裕,也可挑难点知识点、易混淆知识点、对比记忆知识点(六科通用)进行简要归纳整理总结至笔记本,复习效率更佳。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学习攻略。祝愿各位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绩,更多关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你一枪崩了我说是枪走火你一刀捅了我讲是手哆嗦
建议复习的时候,计划好自己攻克各个章节的计划表,并完全按照计划去执行。税务师学习并没有太难的地方,只要肯花时间、方法得当,通过并不难。税务师备考4种笔记方法:1、荧光笔记法:所谓荧光笔记发,就是用不同颜色的分别表示重要、一般、备注三种等级,或用六种颜色分别代表定义、假设、分析、结论、优点、缺点六种不同的要素。2、列框架笔记法开始做笔记之前,先快速地回忆一遍本章的内容,构建笔记框架。就是下笔之前,笔记的大概样子应该已经在你心中,避免做到后面越写越乱。当然可能根据科目的不同,需要选择不一样的框架。3、归类总结笔记法正如开篇所讲的,笔记是一个整理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单纯的抄讲义,是件很枯燥乏味且事倍功半的事。归纳总结是一个梳理思路,加强记忆的好办法。4、查漏补缺笔记法做完笔记,相当于把讲义梳理了一遍,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又加深了一次。此时再来做练习会比第一遍顺手很多。但是还是会有很多疏漏的、做错的、新的点,都可以补充到笔记上。
是梦境与我为临
我考注会的时候是这么记笔记的,结合讲义
这点真的很重要,先基础班,然后习题班、串讲班,打印下来,可以找自己喜欢的老师,老师的风格也很重要,可以先试听课程然后根据自己选择比较喜欢的老师。
总结听讲义有三点:
1、打印讲义的时候一定要留白(很多地方)这个自行决定,然后在留白的地方做笔记,不要再准备一个本子整理笔记了,这样比较耗时间的。
2、讲义比厚厚的书本有用,在上面做标记真的有助于提高上课注意力。不容易走神。
3、上完一个章节之后再温习一遍,讲义里面有真题,可以加深印象。
往事与友
专业阶段的CPA考试有6个科目,而税务师的考试科目也有5个,两者虽然在一些科目上有很多类似的知识点,但毕竟不同类型考试,知识点难度、考试题型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建议在转战税务师的过程中注意学习方向和计划的调整。
考生们要根据自身的复习情况以及每天可用的学习时间,来决定接下来的备考计划。
对于知识点掌握不全面的考生,建议大家还是要以教材为主,将知识点扎实掌握后再搭配习题进行强化练习;
对于基础比较扎实,但部分考点或答题技巧等方面有所欠缺的考生,建议进行专项习题训练,通过模拟题及历年试题,补齐自己短板的同时对考点进行查缺补漏。
另外也要总结注会的考试经验,关键内容要重点记忆,不要将注会考试中留下的遗憾延续到税务师中来。
想要同时备考,科目搭配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这两本证书的考试内容总体上有接近60%是相似的,只不过考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下面来分析一下这两本证书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共同探索如何一备两考。
备考阶段分析:
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业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阶段,此次分析的对象仅为第一阶段。对于这一阶段来说,一共分为六个科目,分别是《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审计》《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务师资格考试科目较少,仅有五门,分别是《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下面从相似内容最多的部分开始对比。
首先是注会的《税法》和税务师的《税法一》《税法二》。注会的《税法》当中包含了全部18个税种以及国际税收、税法理论知识等内容,这些内容在税务师的两本税法中都有存在,并且占比也达到了近80%,可以说税务师的两本税法完全囊括了注会《税法》的全部内容,并进一步进行了扩充,所以广大考生在备考时可将这三门科目共同备考。不同点是注会更注重综合应用,关注跨章节、跨税种的应用,税务师更加注重知识的广度,可以说注会《税法》更难,但内容略少,税务师两门税法略简单,但知识面更加广泛。
其次是注会的《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和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对于注会的这两门考试来说,内容都是相当完整且深入的,而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部分,财管与会计的占比为3:7,难度仅相当于中级职称考试。所以在学习好注会《会计》《财务成本管理》两门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应对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这们考试,故此三科可以共同备考。
再次是注会的《经济法》和税务师的《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同《税法》一样,注会的《经济法》的难度和深度依然大于税务师的《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但广度勉强达到50%。注会的《经济法》内容以民商法为主,而税务师的《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不但涉及到民商法,还涉及到行政法、刑事侦查法部分,也被称作为“小法考”,由此可见其广度。所以虽然这两门可以同时备考,但建议以《经济法》为基础进行学习,然后再学习《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并且也需要比同时备考三门税法花费更多的时间。
最后是相关联相对较少的注会《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务师《涉税服务实务》。对于注会的两门考试来说,《审计》是相对独立的,并且部分知识点需要有一定的会计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建议在备考《会计》后面进行备考;《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是从《财务成本管理》分离出来的科目,所以建议在《财务成本管理》后面或同时备考,会相对会轻松一些;《涉税服务实务》与税务师的《税法一》《税法二》共同被称为“三税”,其内容也是在两门税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关注工作中的实务处理,建议同税法共同备考。
总的来说,合适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税务师备考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希望考生们能借助以上的讲解,都能学习步步高、生活节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