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是我想要的未来
一、金融企业审计的重点内容尽管各金融企业在业务范围、内控制度、财会基础、人员素质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但对以下几个方面.注册会计师在从事金融企业审计时应重点关注,并作为重要审计领域和重点内容。1.表内业务。主要有:信贷及贷款呆账准备金、投资与投资风险准备金、利息收支与应收/付利息、联行往来、外币业务等。2.特殊业务项目。主要有:内部控制系统的严密有效性:不符合银行监管法规的交易和事项;发生重大变动的会计报表项目;高度复杂或投机性强的交易;非常规贷款;关联方;新金融产品或服务;银行业特殊的会计政策等规定及内部会计政策的变更,对企业资产、负债及损益造成的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等。3.表外业务项目。国内商业银行常见的表外业务项目有:银行贷款承诺、待转利息收入、保证、承兑汇票。开出信用证、金融合约、期权、资本承诺、租赁承诺等。4.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恰当性。二、运用适当的审计方法1.计算机审计广泛运用。各大商业银行电算化程度较高,大多数交易均通过计算机直接进行。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电算化知识,才能胜任此项任务。2.运用新的审计方法——适时审计。由于网上银行的出现,商业银行部分业务直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如何对这种无纸化交易业务进行监管,将是金融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共同面临的难题。作为监管部门,必须要变事后监督为事中监督,这就需要运用新的审计手段——适时审计,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检查网络设计程序,在设定的某个时间段内,对银行交易业务进行现场适时监控,达到验证各项交易真实性的目的。3.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并行,以符合性测试为主。符合性测试主要是把握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及其可依赖的程度。测试项目主要有:分级授权内部控制的测试、与交易和事项记录有关内部控制的测试、控制环境因素的评价等。实质性测试主要是把握所测试项目的总体合理性。测试方法主要有:分析性程序、检查、监盘、查询和函证等。测试的主要项目有:利息收入、支出;手续费收入、贷款损失准备等。4.对内部审计的依赖和内审人员的利用。银行审计的有些项目,如信贷审核、电脑系统审查、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审核等,将要借助于银行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的工作。三、应重点查阅的资料审计证据是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的重要方面,查阅资料是获取审计证据的重要途径。商业银行审计中应重点查阅的资料有:商业银行章程、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法律文件;组织机构图;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委员会的会议纪要;年度会计报表和中期会计报表;分部报告;风险管理策略及相关报告;有关控制程序和会计系统的文件;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电子资金转账系统硬件、软件清单及流程图;信贷和投资等经营政策;银行监管机构的检查报告及有关文件;内部审计报告经营计划、资本补足计划;重大诉讼法律文件;金融产品和服务营销手册;新近颁布的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的法规等。四、应特别关注的几个问题3.持续经营假设不再合理的迹象。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同样面临一般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可能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如果说,以前银行破产倒闭在我国还是不可想象的事,那么,加入WTO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银行的倒闭破产应是很正常的了。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密切关注商业银行持续经营能力假设不再合理的种种迹象,如信贷业务量显著下降;不良贷款剧增;大量贷款集中于陷入困境的行业;存款大量流失;过度依赖少数存款人的大额存款;信用等级下降;未能达到银行监管机构规定的流动性监管指标;未能达到最低法定资本要求或未能遵守银行监管机构批准的资本补足计划;监管法规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重大不良影响;严重违反银行监管法规等。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关注以上迹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审计风险。相关热词:注册会计师金融审计
装叼的人都是逼
一是深化考试制度改革,把好职业准入关。以体现专业人才成长规律和提升考试评价的准确性为目标,以打造友好型考试和保证考试安全保密为重点,组织实施2015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重点推进实施考试质量保证制度改革方案,充分发挥考试大纲纲举目张的作用。以题库建设为依托,改进完善命题机制,保证和提高考试质量。引入机考服务竞争机制,完善考区设置,改进考试机位租用方式,提高机考管理服务水平和安全性。加强考试科目互免研究,推进考试制度国际趋同。二是加强会员继续教育,保持和提升职业技能。加强“分类分级分模块”培训模式研究,完善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强化职业技能提升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挥国家会计学院的培训主渠道作用,在委托举办热点面授班、高端研修班、中小事务所定向班、援助西部班的基础上,委托开展普及型远程班和网络教学班。举办“送教西部”培训班。以新审计准则、职业判断指南、新业务拓展等为主题,举办远程教育培训班。指导地方注协开展培训,推荐、共享优秀师资资源。调研地方注协开展非执业会员继续教育情况,探索开展非执业会员网上继续教育。三是完善行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加强行业领军人才的沟通和联系,研究完善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考核、宣传和使用机制。开展第十一批领军学员选拔及境内培训工作,组织第四期金融审计方向领军学员境外培训,对第二期主任会计师班领军学员开展毕业考核,参与实施财政部“会计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和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十年总结工作。四是积极推进行业后备人才培养。发布《关于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注册会计师行业与院校合作指导意见》,推动指导行业与高校会计院系建立包括实习基地等形式在内的全方位行业人才供需对接和产学研联盟,吸引更多后备人才进入行业。举办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师资高级研修班,开展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学生境外实习项目,举办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与大型事务所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