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家庭农场要会计证

从这一秒你开始透明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522

首页> 会计职称> 注册家庭农场要会计证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深爱还是深碍久伴还是久绊

已采纳

办养殖证是不需要会计证。养殖证办理条件1、国家对水产养殖海域和内陆水域实行养殖证制度。利用海域和内陆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取得养殖证。⑴全民所有的海域和内陆水域依照《渔业法》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确定海域和内陆水域养殖使用权;⑵集体所有或者全民所有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海域和内陆水域,依照《渔业法》、《土地管理法》和有关土地承包经营的规定,确定海域和内陆水域养殖承包经营权;2、对已养海域和内陆水域,符合养殖规划并持有养殖证的,可简化审核程序予以换证。尚未领取养殖证应尽快审核补发。不符合养殖规划但已持有养殖证的,限期予以调整。无证使用海域和内陆水域从事养殖生产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应当进行登记,限期拆除养殖设施。3、使用海域和内陆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养殖证申报材料一养殖申请表;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或单位证明。单位还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来源证明材料;2、养殖技术条件说明;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申请使用集体所有的海域和内陆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时,除提供上述材料外,还应提供有效的海域和内陆水域承包经营合同。养殖证申报流程一申请。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和内陆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应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单位还应提交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资信证明材料、养殖技术条件说明等。二审核。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审查申请材料,并会同有关单位人员进行现场勘验,确认标界,核实有关情况。三批准。经审核,对符合规定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报请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准,颁发养殖证。四集体所有或全民所有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海域和内陆水域,承包人按规定签定承包合同后,到所辖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进行注册登记,领取养殖证。五登记造册、公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已颁发的养殖证应登记造册,颁证海域和内陆水域要作图标志,及时向社会公告。

9评论

平底鞋女孩不自卑o

【法律分析】:1、申请:根据规定,个体工商户(含个人合伙)申请开业登记须提交下列证件: 申请书。申请人及从业人员身份证及职业状况证明。 个人合伙的合伙人对出资数额、盈余分配、债务承担、入伙、退伙、合伙终止等事项订立的书面协议。 与帮手、学徒签订的书面合同。 经营场地使用证明。(自有房提供产权证明,非自有房提供产权单位证明和承租协议) 从事关系人身健康、生命安全等行业的学徒、帮手的保险凭证。 国家有专项规定的许可证或有关部门的审批证件。 育龄人员的计划生育证明。 登记机关认为应提交的其他证件。2、审查:申请人提交的证件齐全后,登记主管机关查验有关证明,手续完备的,发给《个体工商户申请开业登记表》,由申请人如实填写。手续不完备的,通知申请人补办。3、审批:登记主管机关受理申请后,对其从业人员、字号名称、场地等主要登记事项进行调查核实,详细填写《开业调查报告》,于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登记的决定。不符合登记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4、发证:对核准开业的,由县级工商局分别发给下列执照:(1)经营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核发《营业执照》及副本;(2)经营期限在6个月及6个月以内的,核发《临时营业执照》。《营业执照》及副本、《临时营业执照》必须加盖县级工商局印章。【法律依据】:《个体工商户条例》第一条 为了保护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的监督、管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有经营能力的公民,依照本条例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可以个人经营,也可以家庭经营。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害。

100评论

一将功成万骨枯

申请设立家庭农场,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家庭农场的粮油类作物种植面积100~300亩;园艺作物50~100亩(大棚设施栽培10~20亩);蚕桑作物8~16张;林苗面积200~400亩或用材成片造林300~500亩;生猪出栏2000~4000头;肉禽出栏50000~100000羽;蛋禽存栏10000~20000羽;奶牛存栏300~600头;水产常规养殖面积300~600亩或特种养殖100~200亩;种养结合:主要产业规模达到上述标准下限的70%以上。

2.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家庭农场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资金、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经营设施。

3.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家庭农场要建立管理台账,明确人员做好会计核算,编制相关报表。如不具备专业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的,可委托镇(区)农经管理部门代为记账核算。

4.有紧密的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在家庭农场务工报酬及时结算兑付到位;农户承包土地流转期限一般在5年以上,且不改变农业用途,土地流转收益原则上不低于每年每亩500斤稻谷的当年国家保护价,且及时结算兑付到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5.有家庭生产经营的风险保障机制。家庭农场从事种(养)业生产经营的项目(已有保险条款),积极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切实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6.有特定的地理区域限制。

根据规定产业布局总体规划,在“6+1”工业园区内暂不认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在市禁养区范围内不认定畜牧养殖类家庭农场,非禁养区内畜牧养殖类家庭农场必须符合环保要求(通过环评),并持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7.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实现清洁生产,废弃物集中处理。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要维护生态平衡,要求做到既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又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凡具备上述条件的,经本人申请,村(居)民委员会、镇(区)农经管理部门或土地流转服务站审核,镇(区)人民政府审批,报市农经部门备案,认定为家庭农场。未经村(居)民委员会、镇(区)农经管理部门或土地流转服务站审核,镇(区)人民政府审批,工商部门不予注册登记。

75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