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成本会计

我忘了曾经是多么美好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390

首页> 会计职称> sap成本会计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你发霉

已采纳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虽然你抠得一分不给。成本要素是co的一个组件之一,它的作用就是收集成本,成本要素只有与成本对象搭配起来才能完成收集成本的功能,常见的成本对象有成本中心、获利能力段、内部订单、wbs等。成本要素又分为初级成本素和次级成本要素。初级成本要素按类型又分为1初级成本成本降低产生的利润3每种附加费的应计递延4每种债务的应计递延=实际11收入12销售扣除22外部结算常用的类型是1和11。次级成本要素按类型分为21内部结算31订单项目结果分析41间接费用率42分摊43内部作业分配50引入的与计划相关的项目订单:销售收入51引入的与计划相关的项目订单:其他收入52引入的与计划相关的项目订单:成本61收入值常用的类型为42.通常损益类科目与初级成本要素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在系统中科目表的设定中ob13中有个选项“成本控制集成-手工创建成本要素、自动创建成本要素”。如果选中自动创建成本要素,那么你在fs00创建损益类科目时会自动创建同编码的初级成本要素。当然,资产负债表类的科目也可以创建成本要素,对应的类型只能为90类型,这时成本要素的概念就类似于辅助核算的功能了,因为成本要素一定要搭配一个成本中心的嘛。次级成本要素的概念有一点点不好理解,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成本要素的储水池。初级成本要素的发生值被传到次级成本要素这个大池子中,只是为了便于后续的分摊。举例来说,你们公司的食堂中发生了食材费,电费,水费,人工费,清洁费等,这些都是初级成本要素,它们都可以通过f-02记账,可是你们老板不想关心那么多的费用,只想知道食堂到底生了多少费用,这个“食堂费用”就是收集起各个“初级成本要素”的次级成本要素。成本要素的值来源可以通过fi过账,也可以通过mm、sd、hr、ps、pm、pp等其它模块,它们在co模块中占据了最至关重要的地位。

130评论

眼光炙热

我想,成本要素会计的主要职能应该是建立和维护成本要素和成本要素组。包括:1、初级成本要素,它是CO模块和GL模块沟通的一个桥梁,是两个模块实现集成的基础。2、次级成本要素。为CO模块专用“会计科目”,如为分配分摊功能设置的成本要素等。 成本要素会计相当于成本核算前面的骨骼搭建,只有这些成本要素建立和维护好以后,才能进行后续的产品成本会计核算以及再以后的成本中心会计和利润中心会计成本分析。而且,成本要素的准确设立和实用性,要求该岗位的会计必须详尽了解公司成本实物流转流程,据以设计成本核算方法,并根据该核算方法和具体的基础数据,设计成本要素,以科学地完成成本的计算功能。所以,该岗位会计必须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公司产品业务流程知识。另外,你可就成本要素会计在SAP中被赋予的权限(原则上,未赋予的权限是无法使用的),来确定其职能。可以参考:

174评论

久不遇再难得

成本要素会计的主要职能应该是建立和维护成本要素和成本要素组。可以在成本要素的层次计算公司的损益包括:1、初级成本要素(1)对从CO之外过来的费用进行分类(2)前提:首先必须是FI中的损益费用,如图2.感觉初级成本要素除了对应损益科目外也没见过再怎么搞的了,注意,损益包括(收入、成本、费用等),到底有的科目要不要建立成本要素,那就要看企业的需要了。(3)利用功能范围的成本要素:功能范围是针对各个成本对象中的相应费用科目进行属性归类。当费用很多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成本要素+功能范围的方式,这个以后我们也会详细解释。2、次级成本要素也就是为了方便归集相应的初级成本要素,通过分割跟初级成本要素相连只在CO层面过帐的成本要素,所以次级成本要素的借贷只能是成本对象之间进行,而初级成本要素不一样,可以通过资产类科目过帐到损益类科目时产生并指派到成本对象,也可以从成本对象转到另外的成本对象(KB11N要求初级成本要素)。

131评论

深拥你却推开我

一般来说,成本会计人员要做好以下几点:1、收集材料单,入库单,与仓库材料会计或保管员仓库记账员接口,做好协调工作。 2、确定最合适你公司材料成本计算方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等。 3、建立材料明细账,确定产品分类。 4、月底根据发出材料,购进材料单,汇总合计,与仓库材料会计核对。 5、根据计算方法 确定单位成本,及结存成本。 6、期间末做材料预算,成本对比,进销差价分析。 控制生产成本。最主要的还是认真点,多思考,多提问,向有经验的会计学习。(一)负责公司的成本核算1.整理各项费用并进行归集和分配; 2.做记账凭证并登账; 3.月末对费用进行核算; 4.统计各项费用的指标考核结果并上报经理。(二)进行公司的成本分析 1.根据成本构成和历史发生情况以及计划指标进行比较;2.成本分析报告。(三)负责公司的固定资产账 1.负责每月提取折旧; 2.负责固定资产报废、清理的账务登记; 3.新购入固定资产的入账; 4.年终汇总。(四)负责总账的一部分 1.汇总总账,进行试算平衡; 2.与明细账的核对。(五)负责应付账款往来核算1.接收原材料入库单、销售发票,核算、审核付款清单和各种应付账款,审核各项记录; 2.审核各业务部门转交的发票及单据; 3.登账,记账。(六)负责国内销售应收账款往来业务核算 1.核算各国内销售客户应收账款和记录, 2.凭发票登记,记账; 3.定期与销售人员核对销售明细及监督汇款。(七)负责有关报表的报送工作 1.每十天报送给总经理银行存款余额明细;2.月底向部门经理报送本月销售明细、应收账款明细和费用分类、罚息明细给销售部; 3.月底报外销部外销回款统计。(八)现金与支票管理 1.保管单据(支票、支票报销单、支票申请单、收据等)、财务专用章及现金;2.填写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及汇款凭证;3.办理汇款、取现和支票转账手续;4.办理国际收支申报手续;5.每日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与结算;6.开立还款收据、交款收据及客户回款收据;7.初步审核现金报销单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办理现金报销手续。(九)财务档案的整理、装订(十)完成上级委派的其他任务成本会计核算涉及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你看看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一、归集分配要素费用。指:生产领用原材料、工人工资及福利费、折旧、等等等等。 1、材料费 (1)直接耗用的材料: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某材料 (2)、共耗材料 分配率=共耗材料费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定额消耗量。 分配后做上述相同分录。 2、人工费 (1)、工资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工资 如果工人做两种以上产品,则 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 (2)、福利费 工资的14%。计算与分录同上。 3、其他要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如计提折旧、车间发生的各项杂费等,略。 二、归集分配各项间接费用。 1、辅助生产费用 将第一步骤中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成本进行归集,将总额按受益对象分配至相应的账户中。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如果受益对象为产品的话) 借:制造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企业只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只需这样即可。当企业有两个以上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则必须选择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等方法进行分配后再做账务处理。此略。 2、基本车间的制造费用。 首先归集凡是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所有总额。 当车间有两种以上产品的时候: 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贷:制造费用 三、归集分配“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先将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账户的所有金额进行归集,然后选择一定的方法,如约当产量法,将该账户的本月累计发生额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企业生产两种以上产品,则需要将上述步骤进行两遍以上。 约当产量法,略。 分配后,做: 借:库存商品-某产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14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