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会计制度内容

又以夏为爱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374

首页> 会计职称> 责任会计制度内容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笨蛋小傻瓜

已采纳

责任会计的基本内容:建立责任中心;确定责任目标;规定责任范围;编制责任预算;建立记录制度;编制责任报告;评价工作成绩;兑现责任承诺;修订责任文本。

责任会计是在分权管理条件下,为适应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责任单位,并对它们分工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考核与业绩评价的一整套会计制度。责任会计是以往的各种会计管理制度的发展。

责任会计的基本原则:

1、责任原则

要确定责任单位,明确责任指标,使企业内部的各个单位都有定量的经济责任指标(资金、成本费用、利润),企业的总指标都能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

2、定价结算原则

按一定价格,分各个责任单位进行核算,包括各单位之间往来结算和各责任单位的责任指标完成情况的核算。

3、利益原则

对各责任单位指标完成情况要进行考核,在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奖罚。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责任会计

76评论

单身不美好

1、设置责任中心,明确权责范围。依据各部门经营活动的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责任中心,明确职责范围,使其能在权限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履行职责。

2、编制责任预算,确定考核标准。将企业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中心,作为其开展经营活动、评价工作成果的基本标准和主要依据。

3、建立跟踪系统,进行反馈控制。对每一个责任中心建立起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系统,定期将实际数与预算数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原因,控制和调节经营活动。

4、分析评价业绩,建立奖罚制度。通过定期编制业绩报告,对各责任中心的工作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实际成果的好坏进行奖惩,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各责任中心的积极性,促使其相互协调,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扩展资料:

传统责任会计制度有以下特征:

1、按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的职能、权限、目标和任务划分责任中心。我国的一般做法是分级归口管理,即横向按设计、计划、供应、生产、销售等职能部门划分责任中心,纵向按分厂、车间、班组和个人划分责任中心,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责任控制系统。

2、主要采用价值指标作为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指标,如成本降低额和成本降低率等。这些指标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并且经过努力可以达到。

3、通过对各责任中心可控指标的实际值和预算值的比较考核业绩,计算并区分出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作为奖惩的依据。

4、是把责任分解到各个责任中心,每个责任中心再分解落实到个人,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责任会计制度

69评论

恋恋不舍相思意为卿折翼坠红尘

责任会计的基本内容:建立责任中心;确定责任目标;规定责任范围;编制责任预算;建立记录制度;编制责任报告;评价工作成绩;兑现责任承诺;修订责任文本.

149评论

凭什么我努力我已经够累了

责任会计制度的构成:(1)设置责任中心,明确责权范围;(2)编制责任预算,确定考核标准;(3)提交责任报告,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4)评价经营业绩,实施奖惩制度。

155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