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证书能弥补学历

泪渲染了寂寞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347

首页>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师证书能弥补学历

7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王叫我来寻山哟

已采纳

2018年06月01日

问:本科ACCA专业,决定毕业后不做会计,但年费学费前前后后交了四万多了,要不要现在放弃考试?

答:ACCA里面的知识不仅仅是会计啊,我始终认为学习是一种经历,拿到证书只是一种附加值,要有这种意识。

不管你做不做会计,前前后后这么多钱都花了,干嘛放弃,这多不值当,你对得起自己的(有可能是你父母给你的...)银子?对的起自己之前考试学习时的煎熬吗?快加油吧,别胡思乱想了!小编再送一个考试资料包,可以分享给小伙伴,自提,戳:ACCA资料【新手指南】+内部讲义+解析音频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85评论

我世故我复杂我没你会装

听听四大所学长咋说的吧

花大量精力参加CPA考试,到底值不值得?

今年CPA成绩公布了,作为一名在“四大”已摸爬五年的CPAer,我近期经常被问到这个关于CPA考试的问题。的确,行业“内卷”,持证人增多,CPA考试毕竟要花费巨大心力,考后究竟能产生多大的价值?CPA考试对工作的实际帮助又有多大?成为新入行小伙伴最高频的质疑。

我简单总结了一下,实习生们向我提问的CPA实用价值的问题,大体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类:

问题1:毕业后“三年黄金期”,花在考CPA上值不值?

问题2:考CPA对工作有实质性帮助吗?

问题3:怎么选CPA老师,能让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和大家聊聊这些问题,不论是否在事务所工作的小伙伴,都可以参考。

问题1:毕业后“三年黄金期”,花在考CPA上值不值?

毕业头三年,是职业成长的黄金期。经常有实习生问我:这三年期间花大量时间考CPA值不值得,会不会耽误自己在职业能力上的提升?

我的建议:绝对值得!且,越早考越好。

第一,证书能直接带来工资收益。

各大事务所为鼓励员工提升,对持证员工大多会有奖励或津贴。以我自己举例,毕业后两年内过了专业阶段,部门直接奖励了2000;持证后,工资每个月加1000。今年毕马威审计部更是放出了振奋人心的消息:CICPA专业资格津贴,级别A从每月1000元上涨到每月3000元,级别B从每月3000元翻倍到6000元!这意味着只要在毕马威做到了SNR,每个月CPA证书的津贴收入就相当于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可谓躺赢。

此外像德勤、安永、普华、致同、天职等大所今年的应届生起薪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内资所的 Qpay 相对少点,但每月补贴也都将近500元。 所以说梦想一定要有,CPA 也一定要考。

第二,证书是晋升的保障。

对新人来说大家都从“打杂”做起,证书或许只能多挣点津贴;但审计执业3–4年后,CPA会成为一个硬性门槛——从Senior升经理一定要有CPA,获得签字权,否则发展会很受限。如果在事务所工作5年以上还没有持证,升到中层以上的通道基本就关闭了。

第三,证书是跳槽的加持。

有一些新人,从入职起就明确是来“四大”镀金,过两年就想跳槽,因此觉得考CPA没有必要。其实,作为过来人,我建议你们最好拿到CPA再“跳槽”。

因为,如果工作3年内跳槽,且没有CPA证书在手,求职的竞争力和应届生没有太大的区别,出去也是从头做起。等工作3~5年,CPA顺利持证,也具备了独立带项目的经验,这个时间段再跳槽,会更受其他事务所或企业的青睐。企业招从四大出来的人,看重的就是专业性,如果CPA没考出来,说话底气都不足,也很难实现薪酬跃升。

以上三点可见,在事务所工作的话,CPA带来价值非常直观,绝对值得花时间、花精力去攻克。 毕业后的头三年,是职业成长的“黄金期”,更是你们学习状态最接近学生时代的“备考黄金期”,因此,建议摒弃畏难情绪,早日持证。

问题2:考CPA对工作有哪些“实质性”帮助?

很多实习生和新人,在和我聊起CPA学习时,都会说“太理论了,工作用不上”。其实在最开始考试的时候,我也有同感。但工作5年后,我可以负责任地说,CPA考试学到的知识,对我在事务所的工作产生了巨大帮助。

首先,优秀的专业素养,能令你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只要从事财务和审计类工作,不论什么公司和职级,优秀专业素养都是重中之重。拥有扎实的会计、税法基础,能大幅增加客户、领导对自己的信赖感。

举个例子,注会《会计》教材30章,学起来虽然痛苦无比,但我反复听了2~3遍张志凤老师的课,考了89分。这让我在部门很出名,甚至很多比我级别高的人还会向我请教会计问题。同时,《税法》科目里的知识,让我在入职不久的时候,就有能力接触一些高级别员工才能做的项目,对审计企业的汇算清缴、所得税业务也能一目了然。

即便不在事务所工作,CPA学习带来的全面、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也足够应对绝大部分财务类工作,让你在团队里成为受人尊重的“专家型”人物。认真学,一定有超预期的回报。

第二,CPA可以弥补学历不足。

CPA证书在整个财会行业求职过程中都是很受重视的,写在简历上很有分量。有不少本科学历一般的朋友,初期可能因学历问题屈居小所,但是CPA持证后,能有效弥补学历不足,跳入大所、知名企业或者金融咨询公司,都成为可能。就算还没持证,如果简历上有会计、财管、税法等大科的高分展示,也能在面试时获得加持。

第三,CPA考试能够训练严谨的工作态度,受益终身。

考CPA确实是一场“鏖战”,但2~3年的磨砺,经历一场对自己承压能力、自律能力、严谨态度的修炼,绝对可以受益终身。在事务所,leader们经常观察实习生和新人的学习状态,但凡有明确的备考规划、具有使命必达精神的新人,会被格外留意,在转正和工作分配上也更占优势。

问题3:怎么选CPA老师,能让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据我个人经验,CPA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习得理论,更对实际工作有切实的帮助。如果有小伙伴感到CPA学起来吃力、太理论,很可能是因为没选对老师。因此,以下我仅凭自己的一些考试经验,给大家一点建议。

市面上做CPA培训的机构多,老师也杂。如果不小心碰上“照本宣科”的初阶讲师,内容正确性都难以保证,更别提帮助实际工作了。推荐成立年限长、师资力量稳定的机构,东奥和中华都比较稳。小机构不推荐,没必要增加试错成本。

选老师的方法:第一步,要先试听,看老师的风格是否适合自己。第二步,要关注老师的背景,因为老师能带给你的知识储备,是潜移默化的,如果老师背景强大,能在学习中带给你很多意外收获,对实践工作的帮助也就更大。

《会计》,推荐张志凤老师。

我刚入职时,就有同事推荐张志凤老师给我。听说张老师经常参加国际准则会议,所以对准则的分析非常透彻。他在课里也会举一些实际业务的处理方法,后来考完试后,我和同事们遇到会计问题,都会时不时查一下张老师的课。

认真听张志凤老师的课,能让你理解会计是一门实操性质的学问,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特殊性。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在讲到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从重大影响转变为控制的情况,母公司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的处理,这种情况要在合并报表中把原投资从账面价值调到公允,然而个别报表依然要维持账面价值。张老师在授课中会列举个别情况,这些知识是书本之外的,在工作项目中,也确实有遇到。所以听张老师的课,总能有意外收获。

事务所考前通常都会再请一些老师来讲集训,我入职那年正好请了张敬富来讲面授集训,我也去听了。这位老师的风格浅白易懂,如果你会计基础薄弱,会比较推荐。

《税法》推荐叶青和刘颖。

两位老师都是首都经贸大学的教授,都很资深。叶老师讲得综合性较强、重点突出,但没有税法基础的朋友可能听着费劲。刘老师授课比较细致,零基础听也没压力。我个人税法毫无基础,所以最后是跟着刘老师的课啃完了税法,成绩还不错。

我考完后,也经常去逛刘颖老师的微博,发现她会参与一些高端的税务政策制定和研讨会,在老师微博里,也能看到一些税法可能的未来变动,在实际业务中非常有帮助。所以说,通过学CPA认识一些有强大背景的老师,对实际工作会有长线的助益。

《财管》推荐郑晓博和闫华红。

我考财管是备考的第二年,但由于财管在工作中涉猎较少,也算是零基础状态。郑老师的课旁征博引,趣味性强,还会传授很多技巧,瞬间打消学习恐惧。他的考前的串讲也总结得非常到位,他的冲刺讲义我到现在都保留着,全部都是精华。

二轮复习的时候,也看了一些闫华红老师的课程,个人感觉她讲得很有格局感,课时也不长很适合二刷,提升对财管的整体认知。team里的小伙伴也有力荐达江的,据说讲课很幽默、贴近生活,不过我自己没听过,不过多评论。

《审计》推荐范永亮。

我在事务所工作,对《审计》有基本的认知,范永亮老师讲审计的过程中,还能代入严密的数学思维、统计思维,认真听收获很大。这些思维方法,在具体审计工作中也能帮助我思考。

《经济法》、《战略》这两科,我个人考的时候工作非常忙,没有花太多精力,前期大部分是自己看书(教材、《轻一》都需要看),补充选听些老师的课件,考前冲刺的时候密集听串讲。经济法黄洁洵、战略杭建平,感觉都是不错的,但两个科目都非常注重考前重复记忆,老师讲得再好,不背不记也过不了,一定要利用好自己的“考试假期”,努力背。

不知不觉已经写了将近三千字,也算是苦口婆心。

小结一下:不论是否进事务所工作 , CPA都是值得认真一考的高含金量证书。眼下的辛苦和脱发,会换来更多未来的机会。坚持一下,成功就在脚下!

104评论

爱情爱情你伤错了人

考出注会后可以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简单的说就是监督会计工作的,目前全国的注册会计师人数不多,因此待遇很高,当然也很难考,但如果有毅力一定没问题。我听说过有个人两年就考出来了(不过毕竟是少数),拿的工资是以前的几倍。如果你认定走这条路就要一直走下去,信念很重要!注册会计师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不是成功的捷径。是给那些已经在财会领域中有一定经验和积累的人士证明他们能力的一个证书。一个好的学历,好的经验,加上CPA, 才是一个完整的package。中国CPA证书不值钱也和国家政策有关,比如美国CPA,必须有等同会计硕士的学分才有资格参加CPA考试,然后必须有2-3年的完整的相关工作经验才能获得最后的认证。

110评论

你和他过的很好

题主好,cpa考试本来专科学历就可以报名!根据2018年的注册会计师数据报报告,大专学历考生就占据了18.82%,专科生拥又CPA证书会怎样呢?不是你想象的学历低了考什么都没用,更不是学历低自己就什么都不行,太难了!反而专科生考CPA,拿到证书找工作HR更赏识,因为你是专科学历,能拿下CPA证书是不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专科生可以进会计师事务所吗?注册会计师的含金量很高,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弥补学历上的差距,但是想要进顶尖的会计师事务所,还需要提高个人能力!不少事务所更青睐财务专业毕业的学生,是因为他们具备审计思维。对于专科生而言,当你具备一定的审计思维,或者可以处理好一些审计业务的时候,相信你也会有更好的发展!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只要你努力拿下CPA,即使你只是专科学历,也能凭借一本证书拥有各种优先特权;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只要你稍微松懈,就会不进则退,一转眼之间就被时代所抛弃。

168评论

焚我心城

近年来,中国注册会计师个人会员正逐年增加,报考注会的人数也突破了百万。注册会计师有什么用呢?为什么大家都想考取注册会计师呢?听学霸君为你介绍:1、找工作时的”敲门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消之后,不少企业开始通过求职者是否持有注会证书来作为是否录用的重要参考条件。高度CPA调查显示,在同等条件下,CPA可以为你增添一层光环。所以,不少人把CPA当作是找工作的一块敲门砖。事实上,这个证书就相当于是一个敲门砖。如果你想从事审计、会计、税法等方面的工作,那么持有注册会计师证书,就成为你的增分项。没有这个证书,可能你就应聘不上了。2、工作时享有”签字权“成为执业会员条件是:取得注会考试全科合格证,加上在中国境内从事2年以上的审计业务经验。注册会计师,指的就是执业会员,能够享有审计签字权。也就是说,成为执业会员才可以签审计报告,而非执业会员是不行。拥有审计签字权,在很多事情上面就有了发言权。如果成为财会管理层中的一员,可以列席公司高层会议,甚至参与投票。若能成为公司合伙人,可以参与分红,等等好处。

43评论

守望不会得到的幸福

大家一提到注册会计师可能都听说过,最熟悉的给大众普遍的一个印象口头语就是注册会计师比较难考,是的,注册会计师英文简称CPA,考试的科目有《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注册会计师(以下简称CPA)分很多种,这个行业有了CPA证书就相当于已经进入高端了,这也是工作必须需要的。比起其他证书的群体来说,具备了相当强大的竞争优势。能拿到这个证书的人,说明其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一定被认可了,这可是求职和升职加薪的敲门砖,即使你学历有缺陷,但CPA证书能弥补。当然有高学历更好,如虎添翼。现在许多大中型企业的一些重要职位就是要看对全局的掌控,比如财务或内审,CPA证书具备了对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的能力,还有对财务成本的管理和审计的把握能力,既要基础知识的储备,还有对知识的实际运用。最后一点就是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会计事务所、大型国有企业、投资银行、信托公司等都是吸引这类人才的理想场所。

92评论

亲一下

每个考生在备考cpa之前都很关心,考下cpa有什么用?毕竟要付出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考,这种心态应该是很多对cpa不是那么了解的考生都会有的疑问。工作前景广阔和薪资待遇方面大家都是听过的,接下来就从细节上说一下cpa证书可能带来的影响。

cpa虽然不能让你立即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但绝对可以成为简历中的加分点,并且为你多争取10分钟的面试时间。那么多的求职者,想脱颖而出的秘诀就是:你要有一个值得记住的标签。要知道面对近乎千篇一律的求职者,如果你其他方面没有硬伤,多出的10分钟真的已经可以让面试者下决定了。

有cpa的基础,你的专业能力应对新入职之后的工作轻而易举。而在工作上的表现足以体现工作能力,又可以带来更多的机会。

据考生分享,cpa证书真的会给你带来一些莫名的机遇和挑战,有考生反馈工作之后被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时刻担心自己会有出错的可能。但在别人眼里,你有CPA,你就应该做的更好。被寄予厚望的人生更容易有出其不意的表现。这是压力也是动力,别人都认为你可以,做着做着,也许你就真可以了。

请不要随意相信那些对于没有了解实际情况就散播cpa已经烂大街的言论,虽然cpa证书不会让你立刻出任CEO,但是绝不是“无用”。如果你很怀疑,那不如去咨询下已经拿下注会证书的那些人。

要考下注会,心态上必须坚定一点,无论是功利一点的升职加薪,还是理想一点的专业能力提升,总要找到一个足以支撑自己坚定下去的理由。如果你准备好了,现在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60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