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调帐方法

谁会懂我的欲言又止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170

首页> 会计职称> 会计调帐方法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别找借口敷衍

已采纳

调账分录是基于原做账基础上进行科目调整,按照审计意见分录调整如下:

1、调整“预收账款”进“其他应付款”核算;对应原分录“1”调整,则:

借:预收账款 200万元

贷:其他应付款 200万元

2、“营业收入”从“其他应付款”中转出;对应原分录“2”调整,则:

借:其他应付款 100万元

贷:预收账款 100万元

3、剩余款项从“其他应付款”中支付。

借:其他应付款 100万元

贷:预收账款 100万元

调账一般指的是会计处理的一个内容,即调整账务以达到预期的或规定的结果。会计工作中会经常遇到调账的时候,一些调账的技巧:

1.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忌用

记账凭证不仅是登记明细账的根据,也是汇总登记总账的根据。在同一记账根据的基础上,如果总账未记错,只是某一明细科目记错了数字,如果为更正这一明细科目差错,而采用了红字更正法或补充登记法,势必影响总账发生变动,即将原来的正确数更正为错误数。

如果记账凭证正确,只是登记入账时发生误记,导致总账和明细科目金额的不一致,在月末结账前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

2.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妙用

有些过账笔误如金额误记,借贷双方数额相同、借贷方向没错但会计科目账户、借贷双方均重记或者漏记等,这些并不影响会计账簿的试算平衡;以及某月份对某些总账与明细账户未进行核对,不能确保其一致性,这些都可能形成过账笔误延续到月末结账后的以后月份发现。

所以过账数字笔误跨月以及会计科目串户等,不宜采用划线更正法。因为过账笔误跨到以后月份发现若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时,不仅会使账页更正数太多,而且会使账簿记录与结余数和月计、累计数不相符合;而且对于会计科目串户等误记更正,会使误记注销数只能划线注销而无正确数可记,由于月份记账已经结束也会使补记数无行次登记。

对于过账笔误的原记账凭证及其账簿记录以及更正的账簿记录,都强调要相互注明,这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便于在账证中相互对照,也便于在账簿中作更正后的结余额和月计、累计数的修正计算。

3.“跨年调整法”的运用

如果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中有错误(指科目和金额)并导致账簿登记错误的,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更正由于记账错误对利润产生的影响。

例:发现去年有一张管理费用支出凭证的金额本应是4500元,记账时误记5400元,则导致利润减少900元。此时应作更正分录是:

借:库存现金(或其他科目) 9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90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调账

164评论

执着一时

调账分录是基于原做账基础上进行科目调整,按照审计意见分录调整如下:

1、调整“预收账款”进“其他应付款”核算;对应原分录“1”调整,则:

借:预收账款 200万元

贷:其他应付款 200万元

2、“营业收入”从“其他应付款”中转出;对应原分录“2”调整,则:

借:其他应付款 100万元

贷:预收账款 100万元

3、剩余款项从“其他应付款”中支付。

借:其他应付款 100万元

贷:预收账款 100万元

扩展资料

审计调整是对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要或重大审计差异进行的调整。审计差异调整事项在审计工作底稿中通常都是以会计分录的形式反映,且汇总为审计差异调整表一并反映。审计差异调整表是注册会计师编制试算平衡表和代编经审计的会计报表的重要基础。

参考资料

审计调整-百度百科

38评论

你挺社会阿

会计调账一般指的是会计处理的的一个内容,即调整账务以达到预期的或规定的结果。下面主要介绍会计调账的五个基本方法。1、追溯调整法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即,应当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相应调整变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追溯调整法的运用,首先,累计影响数;第二,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调账),对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外商投资企业还包括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进行调账;第三,调整相关的会计报表,在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要对受影响的各该期间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第四,在表外进行披露,即在财务报告附注中进行说明。其中,累计影响数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从三种不同角度给出了三种定义:(1)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项追溯计算的变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的金额之间的差额;(2)指它是假设与会计政策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在初次发生时即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而得出的变更年度期初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额之间的差额;(3)指它是变更会计政策所导致的对净损益的累积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利润分配及未分配利润的累积影响金额,不包括分配的利润或股利。2、未来适用法未来适用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即,不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也不必调整变更当年年初的留存收益,只在变更当年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根据披露要求,企业应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数。3、红字更正红字更正:又叫红笔订正、赤字冲账法。它是指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或金额发生错误,且已入账。更正时,用红字填制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冲销原有错误记录,并用蓝字填制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入账的一种更正错帐的方法。4、补充登记法补充登记法:适用于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填的金额的金额小于正确金额的情况。采用补充登记法时,将少填的金额用蓝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内注明“补充第×号凭证少计数”,并据以登记入账。这样便将少记的金额补充登记入账簿。5、不能按错误额直接调整的调账方法税务检查中审查出的纳税错误数额,有的直接表现为实现的利润,不需进行计算分摊,直接调整利润账户;有的需经过计算分摊,将错误的数额分别摊入相应的有关账户内,才能确定应调整的利润数额。后一种情况主要是在材料采购成本、原材料成本的结转、生产成本的核算中发生的错误,如果尚未完成一个生产周期,其错误额会依次转入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销售成本及利润中,导致虚增利润,使纳税人多缴当期的所得税。因此,应将错误额根据具体情况在期末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本期销售产品成本之间进行合理分摊。则一旦全部调增利润后就会造成虚增利润,征过头税。

176评论

我是你无人知晓的兵荒马乱你是我无法触及的倾城温暖

会计账务调整的基本方法

作为一名会计,对于其今后的工作都会有一粗略的框架所搭建。对于其而言,每处理一种账务,都有一种由前人所总结的良好的会计账务的处理办法,以下我就会计账务的调整的基本办法进行简单介绍。

一、账务调整的作用

企业错误的账务必须及时纠正调整,若使错误延续下去,势必会导致后续的错误和错漏税,造成重复补退税问题,也使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因此,为了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必须做好账务的调整账务工作,使账务处理及纳税错误得以彻底纠正。

二、账务调整的原则

1.账务处理的调整要与现行财务会计准则相一致,要与税法的有关会计核算相一致。

2.反应错账的来龙去脉,清晰表达调整思路。

3.尽量做到从简适宜。

三、账务调整的基本方法

在一个会计年度结账前,注册税务师查出纳税人的错账或漏账,可以在当期的有关账户直接进行调整。

(一)红字冲销法

适用于会计科目用错了及会计科目正确但核算金额错误的情况。在及时发现错误、没有影响后续核算的情况下多使用红字冲销法。

(二)补充登记法

通过编制转账分录,将调整金额直接入账,以更正错账。适用于漏计或错账所涉及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核算金额小于应计金额的情况。

(三)结合账务调整法

当一个会计年度记账后或跨年调账时,如果涉及损益类账户时必须用综合账务调整法。

错账是在月后发现,而企业又是按月结算利润的.,则影响到利润的项目还应通过“本年利润”科目调整。

[例10-3]某企业将专项工程耗用材料列入管理费用6000元。

借:管理费用6000

贷:原材料6000

按照会计准则规定专项工程用料应列入“在建工程”科目,调整分录:

借:在建工程6000

贷:管理费用6000

如果该项业务是在月度结算后发现,调整分录:

借:在建工程6000

贷:管理费用6000

借:管理费用6000

贷:本年利润6000

四、错账的类型及调整范围

(一)对当期错误会计账目的调账方法

在审查中发现的当期的错误会计科目,可根据正常的会计核算程序,采用红字调整法、补充调整法、综合调整法予以调整。

(二)对上一年度错误会计账目的调账方法

1.对上一年度错账且对上年度税收发生影响的,分以下两种情况:

(1)如果在上一年度决算报表编制前发现的,可直接调整上年度账项,这样可以应用上述几种方法加以调整,对于影响利润的错账须一并调整“本年利润”科目核算的内容。

(2)如果在上一年度决算报表编制之后发现的,一般不能应用上述方法,而按正常的会计核算对有关账户进行一一调整。这时需区别不同情况,按简便实用的原则进行调整。

对于不影响上年利润的项目,可以直接进行调整。

对于影响上年利润的项目,由于企业在会计年度内已结账,所有的损益账户在当期都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凡涉及调整会计利润的,不能用正常的核算程序对“本年利润”进行调整,而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进行调整。

[例10-6]某税务师事务所2006年4月对某公司2005年度纳税审查中,发现多预提厂房租金20000元,应予以回冲。假设所得税税率33%。

若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调整,而将调整数体现在2006年的核算中,应作调整分录如下:

①借:预提费用2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00

②补所得税=20000×33%=6600(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6600

③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方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34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3400

提示: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已经不存在“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科目,对于发生的预提或待摊费用,应该在实际发生当期计入损益中。

2.对上一年度错账且不影响上一年度的税收,但与本年度核算和税收有关的,可以根据上一年度账项的错漏金额影响本年度税项情况,相应调整本年度有关账项。

[例10-7]某税务师事务所2006年审查2005年某企业的账簿记录,发现2005年12月份多转材料成本差异40000元(借方超支数),而消耗该材料的产品已完工入库,该产品于2006年售出。

这一错误账项虚增了2005年12月份的产品生产成本,由于产品在2005年未销售,不需结转销售成本,未对2005年度税收发生影响,但是由于在2006年售出,此时虚增的生产成本会转化为虚增销售成本,从而影响2006年度的税项。

如果是在决算报表编制前发现且产品还未销售,应用转账调整法予以调整上年度账项,即:

借:材料成本差异40000

贷:库存商品40000

如果是在决算报表编制后发现且产品已经销售,由于上一年账项已结平,这时可直接调整本年度的“主营业务成本”或“本年利润”账户,作调整分录如下:

借:材料成本差异4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或“本年利润”40000

(三)不能直接按审查出的错误额调整利润情况的账务调整方法

计算分摊的方法是,应按产品成本核算过程逐步剔除挤占因素,即将审查出的需分配的错误金额,按材料、自制半成品、在产品、产成品、产品销售成本等核算环节的程序,一步一步地往下分配。将计算出的各环节应分摊的成本数额,分别调整有关账户,在期末结账后,当期销售产品应分摊的错误数额应直接调整利润数。在实际工作中一般较多地采用“按比例分摊法”。分摊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例10-8]注册税务师受托对某企业进行纳税审查,发现该企业某月份将基建工程领用的生产用原材料30000元计入生产成本。由于当期期末既有期末在产品,也有生产完工产品,完工产品当月对外销售一部分,因此,多计入生产成本的30000元,已随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分别进入了生产成本、产成品、产品销售成本之中。经核实,期末在产品成本为150000元,产成品成本为150000元,产品销售成本为300000元。则注册税务师可按以下步骤计算分摊各环节的错误数额,并作相应调账处理。

第一步:计算分摊率:

第二步:计算各环节的分摊数额:

1.在产品应分摊数额=150000×0.05=7500(元)

2.产成品应分摊数额=150000×0.05=7500(元)

3.本期产品销售成本应分摊数额=300000×0.05=15000(元)

4.应转出的增值税进项税额=30000×17%=5100(元)

第三步:调整相关账户:

若审查在当年,调账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35100

贷:生产成本7500

库存商品7500

本年利润1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100

若审查期在以后年度,调账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35100

贷:生产成本7500

库存商品75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100

调账方法归纳如下:

1.当年

(1)账错了,哪儿错调哪儿。

(2)账未错,会计处理与税收政策规定不同,只调表计税,不调账。

2.跨年

(1)非损益类账户账错了,哪儿错调哪儿。

(2)损益类账户账错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进行调整。

(3)上年非损益类账错了,但该账户在本年已变为损益类账户,直接调整本年损益类账户。

(4)错账既涉及上年损益类账户又涉及非损益类账户,应计算分摊率在各账户之间按比例进行调整。

(5)账未错,只是漏作了调增所得额处理,作补税的账务处理。

例题:上年营业外支出中有一笔环保违章罚款5万元,未调增所得额。次年检查时发现了这一问题,假设所得税税率为33%。

应作如下账务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65万(5万×33%)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65万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65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65万

24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