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6
浏览数
6546
南菊春风
1.行业问题
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与市场要求和公众期盼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执业质量看,一些事务所的质量意识淡薄、质控水平不高、内部管理不严,导致审计失败案件时有发生,有些案件对资本市场影响较大,给行业整体形象带来严重不利影响。超出胜任能力承接业务、低价承揽业务、违规出具不实报 告等行为屡禁不止。从人才队伍看,现有11万余名执业注册会计师中,近一半的学历为中专大专,近四分之一的年龄超过55周岁,后备人才储备不足,人才素质 参差不齐,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仍然偏低,行业内部人才流失问题也比较突出。从区域分布看,优质审计资源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和特大型城市, 地域分布不均衡,仅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就集聚了全国约20%的会计师事务所,部分“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注册会计师人力资源严重不足。行业数据2013-2016年,全行业收入规模从555亿元增长到接近800亿元;会计师事务所总量保持在7300家左右(不含分所)的稳定水平,其中合伙制事务所占比由40%增长到45%,数量增加约300家;收入过亿元的事务所增加到55家,过10亿元的事务所达到14家。截至目前,我国共有执业注册会计师 11万余人,从业人员30万人,为全国3000多家上市公司、1万多家新三板企业和420多万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审计鉴证和其他专业服务。
2.行业数据
2013-2016年,全行业收入规模从555亿元增长到接近800亿元;会计师事务所总量保持在7300家左右(不含分所)的稳定水平,其中合伙制事务所占比由40%增长到45%,数量增加约300家;收入过亿元的事务所增加到55家,过10亿元的事务所达到14家。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执业注册会计师 11万余人,从业人员30万人,为全国3000多家上市公司、1万多家新三板企业和420多万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审计鉴证和其他专业服务。
辛烈
注册会计师考试是有难度的,每年注会的过关率在25%左右,专业阶段要求在5年内通过六科,而且每一个的教材都很厚,不容易理解,但是注会的含金量很高。
注册会计师是非常难考的一门考试,每年的通过率只有20%左右,单科的通过率甚至更低。但是注会证书的含金量很高,由于它的知识点涵盖的面积比较广泛,所以注会证书在财会领域内的认可度也很高。
其实注会考试难就难在六门科目上面,每个科目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会计:基础科
会计最大的特点是基础学科,它是门需要理解的的学科,对零基础考生来说,会计就是在听天书,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这门学科,只闻其难,到了备考的时候,发现其难度真不是别人随便说说的,,非会计人员没有提前做好学习会计基本知识的学习的话,到了这个时候,真的是学的非常吃力。
审计:难搞懂
审计的难点就在于其语言的晦涩难懂,审计学科是从国外引进来的,翻译方面还是沿用外国人的四维习惯,信达雅,只符合“信”,所以,我们在理解起来,常常只认识其中的字,而不知所云。另外,概念理论多,考生要弄懂比较难。
税法:易混淆
税法的知识点难是没什么难度,但是知识点细碎,各个税种很容易将知识点记混了。很多人说税法难,就是因为税法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在记忆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区分各个税种之间的差异。
经济法:要理解
经济法简单也不简单,虽然说这是一门偏文科的科目,但是要记忆的话,是一项需要结合理解后记忆的学习任务,不忍,只靠死记硬背是做不来题的。
财管:计算量大
财管有40分的计算题,考生在备考财管的时候,掌握公式最重要的,不然在答题的时候,往往是无从下笔的情况。但是很多考生即使记住了公式,还是不会做题学会“举一反三”的答题技巧也是很重要的!
战略:要理解
战略和经济法的难度差不多,考生在备考的时候,需要多联系案例来学习,通过案例可以加强记忆。考生在备考的时候,就会更好地进行理解。
注会的六门科目每一门都有自己的特点,学习的时候要根据科目的特点来制定学习计划,然后严格执行。
心存释怀
注册会计师被称为“中华第一考”,难度可想而知,是会计学子心中永远难以翻越的大山。内容多,知识点范围广并且纷繁复杂是注册会计师难以通过的主要原因,但造成注册会计师通过率低的原因还有其它:一、考生自身原因:1、复习不够专注。很多人都是在工作之余挤时间备考,干扰因素多、学习效率低;2、学习动力不足。除了那些对自我要求严苛的人以外,CPA考试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都没有非得通过不可的理由;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很多人对行业本身理解不足。多数考生不论是刚毕业、还是基层财务工作者、甚至做过几年审计的人,都还对注册会计师存在的意义、工作内容以及需要运用的知识和逻辑不甚了解。4、意识上的“难”。有一位知友的公式“考试难度=知道这门考试的人数通过这门考试的人数”。我觉得解释的很棒。论考试难度,精算师比CPA难。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东西,去考这个东西呢。人群基数肯定特别少。但是会计从业人员呢?多如牛毛。CPA作为会计行业的顶级证书,只要是学会计的,或者做会计的,就知道这个证的存在,所以,就会有一个很大的基数人群知道它很难。口口相传,无形中就给大家造成了注会很难的心理暗示!二、社会原因:1、竞争力真的很大。这么多人考注册会计师,为了控制这种发展,必须提高要求。2、最烦的是,只能毕业后才能考,毕业之后大家都是要找工作好吗?上大学的时候,大家闲的没事,可以考考CPA,时间也很充裕,毕业以后又要工作又要考这个,时间上,精神上都是莫大的心累!三、注册会计师本身而言:1、科目多,书厚考试分专业阶段六门考试,综合阶段一门考试,一共七门。如果你只看课本,是根本通不过的,至少需要搭配一本辅导书。会计课本595页,税法552页。两科合计2200页。平均下来六科就是6600页。假设你看书的速度是8页每小时,那也得825个小时,并且学习过程中你不光得看书,还得听课件,做习题。这样算下来,最保守,你就需要1000+小时才能完成专业阶段。以上还是在你备考顺利的情况下,然而在实际备考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所以,你懂得!2、考试周期长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一般四月份左右出来,注会考试是十月份,也就是说你有六个月的复习时间,平均下来你每天需要学习5.6个小时。一年通过专业阶段的凤毛麟角。即使你学习时间很充足,咱们还是按照2年来通过专业阶段吧。因为还有综合阶段,所以,你最顺利需要三年才能考下这个证来。3、书本难啃,出题老师的意图就是:要你死注册会计师教材本身晦涩难懂,试卷更奇葩,记得以前老是说当你做题时一定要考虑出题老师的意图,我只想说他想让我死!纵观全书,难点章节是重点章节,不难的章节也是重点章节,厚的是重点章节,薄的也仍然是重点章节。总结一下就是:全书都是重点。出题人的意图就是:要你死。最后,也许影响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的因素不止上述几个,不管怎样,每年都有很多优秀考生一次性通过了注会考试的六科、五科、四科、三科等等,可见,难是相对于你的努力程度来说的。
远在南方孤独的鬼
报考人群大,酱油党多注册会计师证书的含金量有目共睹,只通过其中几门,就可以到会计事务所工作,非常有职业潜力。所以报考注会的人也相当多,据统计,近年来CPA报考人数逐年上升,到2017年达到110万,报考的基数大了,通过率自然也会下降。最重要的还是在这庞大的注册会计师报考大军当中,有不少酱油党,其中30%的人不认真复习,再30%的人弃考,剩下认真学习备考的人本就不多,通过率自然也是一降再降。而且注会难度一直很大,通过率真的是想高也高不起来。(解决方法:所以要想提高自己的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坚决不能做酱油党,杜绝路人甲,既然报考了注会,就要坚持走下去,只要坚持下去,大家的通过率就提高一半了。)时间紧,任务重备考CPA考试的考生,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上班族考生,这类考生备考时间少,而需要学习的内容又繁琐、复杂,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之下,学习效果肯定差强人意。还有一类是在校应届毕业生或者全职考生,备考时间相对充足,但这类人群比较缺乏实际的会计、审计经验,没有实操经历,在一些主观题的解答上比较吃亏。总的来说,从注会报名到考试,时间一般是6个月左右,CPA专业阶段6门考试,一旦报考科目超过2科,都会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窘境。(解决方法:那么大家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前拟定报考计划,按时完成任务,将备考目标化,节奏化。如果想知道现阶段注册会计师考试计划如何安排,点击查看<<<<注会六科基础阶段学习计划<<<<。)注会考试制度CPA考试成绩5年有效,这个制度也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很多考生在前三年比较放松,觉得时间反正很多,没有过也不会引起重视,而到了后两年,又开始过度紧张,使得备考效率大大降低。此外,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也是一大问题,6门考试集中在两天考完,一天就要3科考试,对于一些报考了4科以上的考生来说,是对体力、精神的双重考验。(解决方法:既然已经知道了注会考试的这些困难,及时避免被悠长的备考期迷惑,制定好自己的备考大计划,比如几年通过考试,每年考取哪些科目等。而在考试前,做好准备工作,养好精神,保持平常心,以最佳状态进入考场。)考试科目难度大注会通过率低,最本质的一个原因当然是科目难度大,特别是对于一些零基础考生来讲,要理解会计、审计逻辑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且注会考试教材、大纲每年都会有变化,考点也会经常变动,一个科目修订比例可以达到30%左右,这让二次复习报考的考生难度加大。(解决方法:不盲目乐观,正视CPA考试难度,发挥自己的优势。如果是学生党,发挥时间优势,弥补经验缺点;如果是上班族,发挥经验优势,优势科目和劣势科目结合报考学习,保证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