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4239
清偶
只适用英语一的专业
学硕:所有学术硕士全部适用(十三门类)。其中,其它语种、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第二外语、单独考试外语可由招生单位设置自命题科目,也可选用全国统考科目。
专硕:临床医学(1051)、口腔医学(1052)、公共卫生(1053)等10类专业硕士。
只适用英语二的专业 学硕:无专硕:工商管理(1251)、公共管理(1251)、会计(1253)等7类专业硕士。选用英语一或英语二的专业
学硕:无专硕:金融(0251)、应用统计(0252)、税务(0253)等30类专业硕士。不适用英语一或英语二的专业
学硕:无
专硕:翻译(0551)
風再起時
你需要有的放矢,先登录你要查询的XX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比如北京大学会计学只要推免研究生,你就不用考虑!)查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研究生考试的流程、报名,考试时间还有全国统考过国家线再参加学校复考等内容)及专业目录和参考书目,通过链接,查询考什么内容,按专业代码查询书的内容和在那购书!做到考什么,学什么。不但做到提前树立考研目标,一点一点去实现!而且还要学好本专业课程,两条腿走路,因为每年考研率大概是全部考生的35%左右,若努力后未考上,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找工作就业!OK下列就是国家线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090407报考学科门类(专业)A类考生*B类考生*C类考生* 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 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 哲学[01]280375627034512603147 经济学[02]315477130544662954162 法学[03](不含法律硕士专业[030180])315466930543652954060 教育学[04](不含体育学[0403])300421262903911728036108 文学[05](不含艺术学[0504])340517733048723204568 历史学[06]290401202803711127034102 理学[07]280385727035532603248 工学[08](不含照顾专业)275375626534512553147 农学[09]260324825531472503045 医学[10](不含中医学[1005])28539117275361082653399 军事学[11]300487229045682804263 管理学[12](不含MBA专业[120280])315477130544662954162 体育学[0403]28539117275361082653399 艺术学[0504]320426331039593003654 中医学[1005]27537111265341022553193 法律硕士[030180]315477130544662954162 工商管理硕士[MBA][120280]155508514545771354068 照顾专业(一级学科)*260375625034512403147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240314724031472403147 A类考生一区系北京等11省(市);B类考生二区系河北等10省(市);*照顾专业(一级学科):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水利工程[081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核科学与技术[0827]、农业工程[0828]。
几分痴情积分在意
1、考研考英语(一)的专业:
所有学术硕士全部适用(十三大门类,110个一级学科)
8类(法律硕士含法学专业与非法学专业)专业硕士考研:临床医学(1051),口腔医学(1052),公共卫生(1053),护理(1054),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035101),法律硕士(法学专业)(035102),汉语国际教育(0453),建筑学(0851),城市规划(0853)
2、考研考英语(二)的专业
7类专业硕士考研:工商管理(1251),公共管理 (1252),会计(1253),旅游管理(1254), 图书情报(1255),工程管理(1256),审计(0257)
3、考研不考英语(一)或英语(二)的专业
学术硕士中的外国语专业及专业硕士中的翻译硕士(0551),初试外国语科目具体参照相关规定执行,不使用英语一或英语二试卷
英语(一)的考试范围
一、语言知识
1、 语法知识
考生应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
本大纲没有专门列出对语法知识的具体要求,其目的是鼓励考生用听、说、读、写的实践代替单纯的语法知识学习,以求考生在交际中更准确、自如地运用语法知识。
2、词汇
考生应能掌握5500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词组。
除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外,考生还应掌握词汇之间的词义关系,如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掌握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如动词与介词、形容词与介词、形容词与名词等;掌握词汇生成的基本知识,如词源、词根、词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