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学笔记存货期末计量

可否知归途谁人拾得你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0602

首页> 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学笔记存货期末计量

7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年少隶柩

已采纳

之了回答:

期末的计量:在每个会计期末(12.31)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1、成本:指企业采取上文所指的存货计价方法确定的期末成本。

2、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 = 预计售价 - 到产成品所要发生的成本 - 预计的销售税费 及相关税费

举例:在产品成本100元,无产成品及原材料,市场价200元,由在产品加工至产成品预计发生成本50元,销售及相关税费20元,那么;

可变现净值 = 200 - 50 - 20  = 130元

100 < 130 ,

成本 < 可变现净值

说明存货没有减值迹象,不用做会计处理。

分录

存货成本 > 可变现净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

当减值情况已经消失的时候,允许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望采纳,谢谢。

83评论

三生不解

存货期末计量的原则:存货要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用可变现净值来测试存货是否减值)存货可变现净值=存货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金。

82评论

旧事先放

存货期末计量的方法:

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

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1)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指对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直接影响的客观证明。存货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及以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的成本,应当以取得外来原始凭证、生产成本资料、生产成本账簿记录等作为确凿证据;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产成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销售方提供的有关资料等。

(2)持有存货的目的。

由于企业持有存货的目的不同,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方法也不同。如用于出售的存货和用于继续加工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就不相同。因此,企业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一般地,企业持有存货的目的,一是持有以备出售,如商品、产成品,其中又分为有合同约定的存货和没有合同约定的存货;二是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如材料等。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的影响。

在确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不仅要考虑资产负债表日与该存货相关的价格与成本波动,而且还应考虑未来的相关事项。也就是说,不仅限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发生的相关价格与成本波动,还应考虑以后期间发生的相关事项。

2、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

(2)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应当以市场价格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作为其可变现净值。这里的市场价格是指材料等的市场销售价格。

(3)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如原材料、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等,由于持有该材料的目的是用于生产产成品,而不是出售,该材料存货的价值将体现在用其生产的产成品上。因此,在确定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需要以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该产成品的成本进行比较,如果该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其成本计量。

(4)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而不是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确定。

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77评论

理清曲

存货期末计量方法: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1、直接用于出售的产品或材料:可变现净值=自身的售价-自身的相关税费2、需要加工的产品:可变现净值=产品售价-产品的相关税费-加工成本售价的确定1、有合同约定的,按合同价2、没有合同价的,按一般市场价格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

72评论

风过无痕寂寞芦笙

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方法

存货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存货发生部分减值):

⑴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⑵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⑶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⑷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⑸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扩展资料:

存货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⑴存货是有形资产,这一点有别于无形资产。

⑵存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企业中,存货经常处于不断销售、耗用、购买、或重置中,具有较快的变现能力和明显的流动性。

⑶存货具有时效性和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下,存货能够规律地转换为货币资产或其他资产,但长期不能耗用的存货就有可能变为积压物资或降价销售,从而造成企业的损失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货

178评论

青丝尤

存货期末计量原则是什么-------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即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41评论

倦旅人赶路人

存货期末计量原则上在资产负债表日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计价。所谓“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中较低值进行计价,并把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列作当期损益。这里所讲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帐面成本净值,而不是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预计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137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