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15844
隐瞒太多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编辑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sluc)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国现代会计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学校由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的著名教育家潘序伦先生始创于1928年,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并入其他财经院校。1980年复校,2003年设置上海立信会计学院,2011年获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1] 截止2015年3月,学校设有12个教学院部,22个本科专业,涵盖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法学、文学五大学科门类。学校共有在编教职工8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余人。[1]松江和徐汇两个校区,占地面积551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2016年4月,教育部发函同意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金融学院合并组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2] 创办时间1928年所属地区中国上海学校类型财经类属性市属普通高等院校主管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类别公立大学学校官网学校代码11047
心事随你往事随风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为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由“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教育家潘序伦先生始创于1928年,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开辟了会计学校、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图书用品社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学校同其他财经院校合并。1980年复校,隶属于上海市人民政府。2003年设置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校有松江和徐汇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28亩,总建筑面积近30余万平方米,校园风景秀美,设施一流,是求学求知的理想之地。拥有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法学、文学五个学科门类,设有会计与财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院、财税学院、经贸学院、数学与信息学院、外语学院、文法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政教研部和体育教学部等12个教学院部,现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英语等22个本科专业,教职工800余人,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14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人。 学校与松江大学园区内的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复旦视觉艺术学院等兄弟院校实行学生跨校选课、教师跨校任教等教学资源共享的新型管理模式。几十年来,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秉承“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24字校训,弘扬“诚信、实用、开放”的办学理念,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办学质量稳步提高。为国家培养了数十万能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财经管理人才。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体,管、经、法、理、文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科专业布局。启动了会计与治理学科群、开放经济与风险管理学科群两大学科群建设。成立了开放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中国立信风险管理研究院、立信会计研究院等三家独立建制的研究机构和若干非独立建制的研究机构,搭建了开放式的研究平台,凝练出了一批新的研究方向。“开放经济与贸易”学科成为上海市市级重点学科,会计学、国际贸易、金融学三个学科成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中国立信风险管理研究院”、“金融信用知识创新体系建设”成为上海市教委“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会计学专业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会计学成为上海市教育高地;会计学教学团队成为“上海市市级教学团队;会计系列精品教材是上海市“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教育部、财政部、科技部等纵向课题5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科研论文900余篇。《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入选中文核心期刊;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全国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是学院最主要的产学研基地。 学校与美国赛福克大学、圣玛丽大学、英国赫德福德大学、加拿大温哥华岛大学、日本千叶商科大学、澳大利亚凯瑟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20多所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英国国际会计师公会(AIA)合作进行国际会计资格的培训。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走错位发展之路,走特色发展之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育质量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等财经类院校。
回忆多美好曾经多难忘
会计是我一直以来比较喜欢的专业 ,毕竟这个学校以会计为名,我坚信拥有信心会有成功的希望。在这学校毕竟率大,会突显你以后就业的广泛性,只是相对性竞争现在比较大当然对于我们美丽的精灵会不顾一切奋斗。与之本科大学区别不大,列如上海长宁科技学院等等之类的。金融是一个开阔视野的方向。
亡故旧人伤
潘序伦尽管被后世称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但在30岁之前,潘序伦甚至不知道“会计”是个什么玩意儿。那时,这个失业的中学教师游手好闲,和一群赌徒终日厮混,输掉了家中大部分田产。妻子不忍见他如此堕落,每次都扯着他的衣襟不让其出门,但他总是扯断衣襟,夺门而出。不过,一个要去法国留学的友人惊醒了他。很快,潘序伦便进入圣约翰大学旁听,他整日埋头书本,并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被学校保送至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学院就读,从而奠定了他个人乃至整个现代中国的会计学基础。上世纪20年代,正值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原本传统的记账方式,已不能满足日渐复杂的经济活动的需求。学成归国的潘序伦,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具备现代意义的会计师事务所,并以《论语》中“民无信不立”之意,取名“立信”。潘氏身先士卒,勤勉工作,他总是上午八时到办公室,某日上班后,见当天报载北方水灾,上海各界成立“黄河水灾委员会”,下有稽核一科拟请会计师担任,以示公开。潘打电话与其联系,并获得该职。事后他听说,数小时后,另一家有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才打电话来求任。这事让潘氏得意了好久。会计一生,潘氏最为看重“真诚”与“信用”两词,他曾自言:“我认为会计师的信誉很要紧,可以说是会计师业务的生命力……有个别会计师以造假账或出具不真实的证明书以迎合某些委托人的要求,来取得业务。我所是绝对不接受的,这样,当时看起来似乎是吃亏了,但日子一久,人们认为‘立信’是信得过的,是可靠的,反而会引来大批的业务。”抗战期间,上海各界为马占山的东北义勇军募捐钱物,其时,社会上有谣言散播,称上海群众共募捐法币2000余万元,但东北方面只收到数十万元。潘序伦得悉后便找上门去,认真稽核了13个经筹单位的收支账目,并出具证明,公之于众。这样,指责和谣言便不攻自破。这家名为“立信”的会计师事务所,便在中国的会计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在潘氏的一手操持下,它一跃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服务对象包括当时中国顶级的大企业,如荣氏企业、永安公司、南洋烟草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华纳兄弟影片公司等。随后,潘氏又开办了一所立信会计学校。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质量,潘序伦聘请黄炎培、马寅初、黎照寰、章乃器等专家学者来立信任教。1940年12月,经济学家马寅初因抨击当局而被关押,获释后,潘序伦便邀马寅初到立信上课。当局得知后,警告潘序伦。但他一笑置之。对这件事,马寅初非常感谢,他曾对人说:“潘序伦对开拓中国新式会计有功,不要说来教书,就是要我替他倒夜壶,我也愿意。”在一次学校大会上,时任民国教育部长的陈立夫受邀前来,他看轻会计事业,大谈军工与科学,潘氏按捺不住性子,顶撞道:“国家好比一架飞机,一翼是军工科技,一翼是财经会计,只有这样,国家才能腾飞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潘氏感召下,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大多勤奋苦学,成绩优良,得到工作单位普遍好评。学校信誉日隆。有一组数据显示,到1953年止,立信培养的毕业生已逾10万人,遍布全国各地,远达美、德、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个会计学家与钱打了一辈子交道,但自己的生活极其简朴,斗室中一床一几一柜,一桌四椅,除外别无他物,唯书成堆。他的丰厚收入,大多捐给学校修建馆舍,以及用做奖学金。有一个冬日,潘氏到一家高级饭店会见外宾,饭店里的暖气开得很足,他穿着棉袄,里面是补丁加补丁的衬衫,他怕脱了棉袄丢人,硬着头皮,汗流浃背,颇为狼狈。走进暨南大学校友楼,一幅潘序伦先生的照片顿时映入眼帘,“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训条警句也就成为了当中最为醒目的标志。“诚信是会计之本”这是暨南大学会计系学生上课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会计系每一位新生入学时必须要上的第一堂课。潘序伦先生的高尚品节至今还影响着每一位暨南学子。“现代会计学宗师,职业教育之楷模!”这是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对中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毕生功绩作出的精确评价。耕耘60载终成学界泰斗潘序伦出身书香门第,其曾祖父和伯父都是清代举人。1919年,他在黄炎培的支持下破格进入圣约翰大学,并于1921年提前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他立志出国留学,同年成功考取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奖学金,获学校保送赴美国留学,并先后获得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24年潘序伦学成回国,先后担任了上海商科大学教务主任兼会计系主任和上海国立暨南学校商学院院长等职,着力引进和传授西方先进的会计理论和实务。1928年,潘序伦返回上海创办了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由此开始,潘序伦一生从事会计事业,达60多个春秋,成为中国现代会计学界的泰斗。革新会计实践教育救国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中国,民族工商业有所发展,用毛笔书写的那种上支下收,科目颇为简略的中式簿记,已不适应日趋繁复的财务活动,会计革新在当时已势在必行。因此,潘序伦先生引入借贷式复式记账法,开始了教育救国的思想与实践。谈起潘序伦,暨南大学会计系党委书记罗其安副教授感慨颇深。他说,潘序伦先生是暨南大学会计系的开山祖师爷,1925年在上海创办,暨南大学也成了我国最早设立会计专业的学校之一。在暨南任职之初,序伦先生即提出洋洋万言的《改进商科大学、旧制高中计划书》,建议增设预科,分设学系,增设课程,这一计划经校务会议通过后实施,在当时国内尚属首创。诚信为本创立职业训条由于当时会计行业需才很急,潘序伦先生在1927年自行创办了“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1928年,他取《论语》中“民无信不立”之意,将“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改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后又引申为“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并将其作为办理各项会计事业的训条,要求立信会计同仁共勉。从此以后,潘序伦设立的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立信会计编译社,印行的《立信会计丛书》无不拥有“立信”二字,诚信成为了他为人处事的首要原则。据说当时全国各地的立信学校都有这么一条校规:考试作弊者一律开除学籍。人格魅力迄今广为传颂潘序伦先生与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之间还有一段佳话。1942年,马寅初因与当时的国民政府观点不一致,当局下令禁止任何院校聘他任教。而身为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长的潘序伦,毅然礼聘马寅初为重庆北碚分校教授,并请马寅初全家迁居校内。教育部获悉此事,曾向潘先生提出警告,潘先生据理力争,高风亮节声称:立信者,立信于人也。既已下聘书,就不能无故解聘。马寅初对潘序伦也感情甚笃。十年动乱期间,双双被打成“残渣余孽”和“反动学术权威”,真是难兄难弟。尽管处境维艰,身在北京的马寅初还托人冒着风险到上海探望潘序伦。长期以来,这两位学术界名宿常常书信往来,生活上互相关照、学术上砥砺切磋,传为一时佳话。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