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4217
长夜冷冷
经济环境下的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 in an economic context = 原书第6版:(美)杰米·帕拉特(Jamie Pratt)著来明佳,彭红英,徐虹等译 财务会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978-7-111-24756-2CNY78.0012,545页共14章,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财务会计概述;第二部分介绍财务报表的计量、结构及其使用;第三部分详细地介绍与资产有关的事项;第四部分介绍负债和股东权益;第五部分介绍收益和现金流量表。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 = 第5版:安东尼·A. 阿特金森(Anthony A.Atkinson...[等]著王立彦,陆勇,樊铮译 管理会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78-7-302-18858-2CNY59.0020,523页包括:创造价值的信息、成本管理的概念与成本习性、传统的成本管理系统、作业成本系统、利用预算实现组织目标等。 高级会计学.Advanced accounting = 第9版:(美)Joe B.Hoyle,(美)Thomas F.Schaefer,(美)Timothy S.Doupnik著王鑫改编 会计学 高等学校 英文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78-7-301-14752-8CNY56.00490页实证会计理论.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罗斯·L. 瓦茨(Ross L. Watts),杰罗尔德·L. 齐默尔曼(Jerold L. Zimmerman)著 会计学 英文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78-7-300-10133-0CNY49.0022,381页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作用、竞争性假说的辨识、会计与政治活动、会计选择的经验检验等。税务会计.TAX ACCOUNTING = 第七版 SEVENTH EDITION:盖地[主编] 税务会计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978-7-5429-2240-3CNY38.009,676页系统介绍税务会计有关基础知识,其内容包括纳税基础、增值税会计、消费税会计、关税会计、营业税会计、资源税会计、土地增殖税会计、出口货物免退税会计和税务筹划等。
舒倦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6 条[1]牛成喆,刘彬. 公允价值定义及计量属性综述[J].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7,(11) . [2]包于宁. 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比较[J]. 财会学习, 2008,(08) . [3]常勋. 公允价值计量研究[J]. 财会月刊, 2004,(01) . [4]于永生. 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研究[J]. 财会月刊, 2006,(10) . [5]牛成喆,苏正建. 从相关性和可靠性看公允价值的运用[J]. 财会月刊, 2006,(16) . [6]钱结芬,陆勇. 会计计量属性演变与价值链关系研究[J]. 财会月刊, 2008,(05) . [7]谢诗芬. 论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6,(06) . [8]邵天营. 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J]. 当代经济管理, 2007,(03) . [9]毛志宏,张星明,马玉芳. 浅析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J].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2006,(07) . [10]张寅晓,李智芳.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及其引发的担忧[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 .[1] 李丹丹. 浅议公允价值的利与弊[J]. 职教与经济研究(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4) . [2] 梁飞.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公允价值的理性思考[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01) . [3] 张勤,魏彦博. 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的探讨[J]. 山东商业会计, 2008,(03) . [4] 姚茜. 对公允价值的再思考[J]. 山东商业会计, 2007,(02) . [5] 黄羽佳,张永冀.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问题探究[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4) . [6] 张玉红,刘爱敏. 公允价值若干问题探讨[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06,(03) . [7] 张庆. 浅议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利弊[J]. 涟钢科技与管理, 2009,(01) . [8] 郭晓明. 浅析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运用及其影响——以《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为例[J]. 山东商业会计, 2008,(02) . [9] 孔君. 浅谈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会计中的适用性及适用范围[J]. 现代会计, 2006,(03) . [10] 邹小平,吕跃金. 对美国《SFAS157——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评议及借鉴[J]. 山东商业会计, 2007,(01) .[1] 金芬. 关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J]. 会计师, 2009,(03) [2] 时更生, 梁文惠, 王燕南.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计量中的发展应用[J]. 内蒙古统计, 2007,(03) [3] 朱海林 , 王展翔 , 柳元首 , 董雨红 , 冯敏红. 公允价值会计对欧洲银行业的影响:金融稳定性视角[J]. 会计研究, 2004,(06) [4] 乔文明. 公允价值应用中所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07,(06) [5] 刘燕. 浅析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J]. 现代经济信息, 2007,(09) [6] 王秋荣, 周长平. 公允价值模式及适用[J]. 今日科苑, 2008,(02) [7] 古朴. 试论新会计准则之公允价值[J]. 中国农业会计, 2006,(12) [8] 皇甫可掬. 公允价值之回顾[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3) [9] 杨敏. 公允价值应用:过去、现在与未来[J]. 国际商务财会, 2007,(06) [10] 曾艳丽. 公允价值应用的影响及控制[J]. 商业会计,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