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6097
别听我心声
会计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比如,对购进材料、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价;
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
对盘盈固定资产按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价;
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等。
扩展资料:
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在选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新会计准则充分借鉴并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即:
第一,资产或负债等存在活跃市场的,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
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靠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
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
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原因是考虑到我国尚属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 ,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价值,有可能出现公允价值计量不可靠,甚至借机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在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等具体准则中规定,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计量属性
思绪跑调
会计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所谓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客体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如对一张桌子,可以分别从长度、宽度、高度、体积、重量等方面进行测量,也就有不同的计量属性。
比如,对购进材料、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内容,它贯穿于财务会计过程的始终,是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计量模式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会计计量模式的运行效率。
会计计量是以货币计量单位实施的价值计量,这就决定了会计计量属性必须是计量客体能够用货币单位测定或计量的方面。随着会计和经济的发展,会计计量的内容日益丰富,范围逐渐扩大,会计计量的技术逐渐完善、发展和提高。
会计计量的作用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探索会计理论发展规律,把握当代会计发展方向,研究会计理论和方法,就离不开研究会计计量和会计计量属性,因此研究会计计量属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计量属性
我们的开场注定是烂的结局
会计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所谓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客体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如对一张桌子,可以分别从长度、宽度、高度、体积、重量等方面进行测量,也就有不同的计量属性。比如,对购进材料、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扩展资料研究目的与意义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内容,它贯穿于财务会计过程的始终,是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计量模式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会计计量模式的运行效率。会计计量是以货币计量单位实施的价值计量,这就决定了会计计量属性必须是计量客体能够用货币单位测定或计量的方面。随着会计和经济的发展,会计计量的内容日益丰富,范围逐渐扩大,会计计量的技术逐渐完善、发展和提高。会计计量的作用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探索会计理论发展规律,把握当代会计发展方向,研究会计理论和方法,就离不开研究会计计量和会计计量属性,因此研究会计计量属性具有重要意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计量属性
少年追忆木槿海
会计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的数量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了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
历史成本是我国会计核算的一个基本计量属性。
(一)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
(二)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金额。
(三)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四)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五)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综上所述,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持续取得并可靠计量。(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