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3719
怪我太迷人爱过那张脸
大学生只有应届毕业生可以考CPA。中注协规定,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以及大学应届生均可报考CPA。CPA备考资料包免费领
CPA报名条件
(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二)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已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
大学生怎么备考?
注会考试有专业阶段考试六科,和综合阶段考试一门。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6+1”模式,注会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每年各举行一次。有的大学生想在进入社会后,获得一个理想的工作机会,所以很多在校大学生把考注会当做自己的奋斗目标。那么,在校大学生考注会,什么时候准备比较适合呢?
1、大一、大二做准备
我们知道,在校大学生只有应届生符合报考注会的资格。而非应届毕业生由于目前暂时不能获得毕业证书,故还不具备报名资格,但是可以提前为考试作准备,把相关的专业知识先了解。一般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很少有专业课程,多数是公共课。所以,这时候的在校大学生可以报名高顿的“CPA雏鹰培养计划”。这个课程可以主要就是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打好基础。逐步实现拿下注册会计师证书的目标。
2、大三把基础打牢
到了大三的时候,接触的专业课就增加了很多了。在校生可以趁这个机会,好好地把注会相关的专业课程学好。因为这个时候,书上有很多的重点难点,任课老师都会在课堂上一一提出来。好好听老师的课,认真做好笔记,力求吃透各个知识点。因为这个时候把基础打牢,以后复习注会考试就会轻松很多。相反,如果这个时候专业知识没学好,以后很多专业课程可能就会跟不上。另外,可以有侧重地培养财会方面的思维能力,这对解题会很有帮助。大三是比较重要的一年,到了这个阶段,可以给自己制定个目标,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
3、大四开始备考事宜
到了大四的时候,要学的课程就没有多少了,一般在大四的第一学期就结束了整个课程。这个时候,可以作为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报考注会考试了。因为有了之前三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现在备考注会,就会轻松很多。顺利通过注会考试,也不是什么难事了。考注会不是件容易的事,尽早做准备会比较好,虽然只有应届生可以报考,但是在校大学生可以提前准备。好好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若风不在吹若你不再走
在校大学生可以考注册会计师(CPA)。
只要满足“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条件即可报考注会考试。但是在校大学生只有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才可以获取毕业证书。所以,只要应届毕业生才符合报考注会的条件。
注册会计师(CPA)的考试科目: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
每科考试具体时间,在各年度全国考委会发布的《报名简章》中明确。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注册会计师
清风冷酒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注册会计师的报名条件并不高,对专业、工作年限都没有限制,但要求报名人员持有高等专科以上学历证书。因此对于在校本专科大学生而言并不能报名参加考试,但在大四毕业当年作为准毕业生可以提前报名。若通过资格审核,就是报名成功可以参加考试了。
花浇酒
在校生可以报考注会。
专科可以在大三第二个学期,本科可以在大四第二个学期报名。因CPA是每年4月报名,下半年笔试,到了毕业那年,可以以应届毕业生身份进行报考。
一、注会考试相比其他考试要难,科目也多,建议大二开始复习。历年注会专业阶段各科的通过率大概在10%-20%左右。下面罗列了CPA考试科目可参考:
(一)注会考试科目,分为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和综合阶段考试科目
1、专业阶段科目共有6门,分别是会计,审计,经济法,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只有这些科目通过了之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的考试。
2、综合阶段考试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
试卷一以鉴证业务为重点,内容主要涉及会计、审计和税法等专业领域;
试卷二以管理咨询和业务分析为重点,内容主要涉及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和经济法等专业领域。
二、科目选择搭配
1、第一次报考注会,除了要知道各考试科目的特点以及规律,同时,一次报考不要贪多,不仅会给自己增加负担,可能会影响自己整个的备考进度。
2、知识层面上,难度依次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经营管理》。会计是基础,审计是关键,财管是难点,税法是先决条件,经济法比较超然,风险管理最好审计之前。
3、科目选择搭配推荐:本着难易搭配、文理搭配、搭配能否获得协同效应原则,推荐两两搭配方案。
方案一:会计+税法会计+税法,做到了难易搭配+搭配能够获得协同效应。税法里的增值税和所得税,是税法考试的重点(每年两道综合题),而会计里有所得税会计,还涉及一些增值税的内容,故两科俗称“黄金搭档”。方案二:会计+经济法会计+经济法,做到了难易搭配+文理搭配。虽然注会考试有“两门法”,但是税法偏税的计算,而经济法偏法条的记忆,这两门搭配在一起学习,可以真正做到合理分配时间,用整块时间学习会计,用碎片时间学习经济法,可谓是“最不累的搭配”。方案三:会计+审计会计+审计,做到了文理搭配+搭配能够获得协同效应。会计和审计的关联性很大,尤其是审计考试的综合题,基本都是在考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从而让你判断审计风险在哪里。这两科搭配可获得协同效应,但是两科难度系数都较大,适合时间相对充裕、基础较好的同学。方案四:财管+战略财管+战略,做到了难易搭配+文理搭配+搭配能够获得协同效应。注会考试的科目设置从之前的五门到现在的六门,其中多出来的一门就是战略,而战略的部分内容就是从财管里分出来的,这两科都是和公司管理密切相关,结合在一起学习可以获得最大的协同效应。但是如果你是第一次备考注会,还是建议选择有《会计》科目的搭配,毕竟会计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