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18981
刚好成熟刚好温柔
根据《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可以在医疗卫生机构比如医院(报括医学院附属医院、省、市及人民医院、地区医院和县级医院等等)、社区卫生院、乡村卫生院,另外护理院、大型企业或养老院的内设医疗机构执业并注册; 也可以到保健机构比如妇幼保健院、省、市、地区和县的卫生防疫站等单位执业并注册。 但是执业医师执业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不同的专业。就临床医学专业来说,还要分成不同的科目,即注册了内科医生只能在内科执业而不能在外科执业、妇科、儿科、眼耳鼻喉科等专业执业。 另外大医院内的分科比较细,比如内科还分成: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等等。 一般住院医师考主治医师时就需要分科参加考试的。如果考取了心血管内科专业,一般就在心内科专业执业。
牵你左手牵你右手
取得了执业资格证书,相当于初级职称,人事部门应该认的。你老婆那个和你一样,她取得执业护士资格并注册后,为一名执证合法的护士,你也需要注册后才能成为合法的口腔医师。你们都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并具备初级职称。
时光与猫
一个。第一类是指执行政府指令性任务的医师多点执业。如卫生支农、支援社区和急救中心(站)、医疗机构对口支援等。第一类医师多点执业由所在医疗卫生机构批准,无需到县卫生局备案或审批。第二类是指两家或多家医疗卫生机构(不包括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等)之间,以整合医疗资源、方便患者就医和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目的、通过签订协议等形式、开展横向或纵向医疗合作的医师多点执业。第二类医师多点执业由医疗卫生机构填写《医师多点执业备案表》报县政务服务中心卫生局窗口审核备案。第三类是指受聘在两个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医师多点执业。第三类多点执业医师,应当与受聘的各医疗卫生机构就发生医疗事故或者民事纠纷,以及其他相关事宜签订协议。由拟申请增加执业地点的执业医师经第一执业地点医疗卫生机构同意并签字后向县卫生局申请增加注册第二(或第三)执业地点。需提供材料:1、医师执业证书原件;2、待申请备案单位聘用证明;3、待申请备案单位《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办理医师多点执业的条件:各地政策稍有不同,但大多数地区符合下列条件的执业医师可申请多点执业: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并在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工作5年以上;2、能够完成已注册执业地点的医疗机构的工作;3、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多点执业工作;4、申请多点执业的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在拟聘用该执业医师的医疗机构的诊疗科目范围内;5、两年内医师定期考核合格;6、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没有被核实的医德医风方面的投诉记录。备注:医师多点执业是指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受聘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的行为。第一执业地点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的执业医师不纳入多点执业范围。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