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7820
亦清欢
一共8章内容。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三章、其他主体法律制度;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第六章、增值税;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章,相关法律制度。一共 512页。 供参考
硬控
报考中级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可要抓紧时间复习啦!下面梳理了中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知识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基础知识
(一)不计提折旧的两种固定资产:
1、已经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固定资产——土地,这个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期限的确定:
1、确定租赁期满企业取得所有权,按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2、租赁期满固定资产归还出租方,按租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中较短者计提折旧。
(三)特殊情况下的固定资产:
1、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停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为已经转入在建工程,不再属于固定资产);
2、不需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3、因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折旧之双倍余额递减法
(一)折旧期从年初开始
1、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不考虑残值)
2、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已提折旧-残值)2
(二)折旧期从年中开始(分段计提,折旧第二年要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的方法提满)
1、第一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月数12
2、第二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上年剩余月数12+(固定资产期初净值-上年全年折旧)*2使用年限*本年剩余月数12
3、以此类推
4、最后两年的折旧额会涉及3个年份,计算时考虑残值,变为直线法。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
(一)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年折旧率
(二)举例说明: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总和
1、折旧年限3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3(1+2+3)=36,第二年为26,第三年为16.
2、折旧年限为5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5(1+2+3+4+5)=515,第二年415,第三年315,第四年为215,第五年为115
注意:如果折旧期是从年中开始,也要分段计提,第二年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折旧率补足,再按当年折旧率计算当年余下月数的折旧。
嫁你这生娶你这世
2014年中级会计《经济法》共8章46节。2014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各章节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经济法概述第二节经济法主体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第四节经济仲裁与诉讼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一节 公司与公司法第二节 公司的登记管理第三节有限责任公司第四节股份有限公司第五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第六节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第七节公司财务、会计第八节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第九节公司解散和清算第十节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第三章其他主体法律制度第一节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第二节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第三节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第一节商业银行法律制度第二节证券法律制度第三节保险法律制度第四节票据法律制度第五节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第一节合同的订立第二节合同的效力第三节合同的履行第四节合同的担保第五节合同的变更和转让第六节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第七节违约责任第八节具体合同第六章増值税法律制度第一节增值税法律制度概述第二节增值税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第三节营业税改增值税制度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概述第二节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及税率第三节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第四节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第五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第六节企业所得税的源泉扣缴第七节企业所得税的特别纳税调整第八节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第八章相关法律制度第一节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第二节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第三节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第四节政府采购法第五节财政监督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法律制度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