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执会阻挡幸福
人,可以进东山吟咏,以天下为己任,或退,茅蓬数息,求此生离苦海,但走向街头看大众,兼透过外皮看内心,就可以领悟,天字第一号的大事是要能生活。而人要生活,就不得不工作,以工作来换取生活的必需品,甚至是通过努力的工作而让自己生活的更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浅显而易懂,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教师却处理不好这两者的关系,总是把两者对立起来,以为要干好工作必以牺牲生活为代价,要建立良好的生活,工作就需松懈懒散,得过且过,产生的结果总是苦不堪言。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说一下我对这方面的理解。先说一下什么是工作?我的理解是工作就是靠劳动以维持生活的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人要活,活要靠多方面的物质条件,这些都要用劳动来换(以金钱为筹码),所以人生于世,就不能没有个工作。工作种类繁多,几乎近于无限。多会产生差异,差异也近于无限,总的表现为有高下之分,虽然在宣传材料上,说是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下的分别,但实际区别还是存在的。高下主要由五个方面决定,一是名,二是权,三是利,四是劳逸,五是爱憎。第五个方面好像是前四个方面的结果,有名有权有利又轻闲的工作似乎是人人都向往的,所以会表现为爱,反之则为憎了。对工作人之常情是趋高避下,可是如愿的却不容易。如果教师这个工作不合你心意,怎么办?先说心情,我的想法,宜于随遇而安。理由之一,由整个社会方面看,任何事都要有人做,而人能走上某个工作岗位,绝大部分要凭机遇,只有一点点是凭能力,因为理论上,由个人的理想和兴趣方面考虑,社会中完全合适的工作,数量可能不多。所以总的情况就成为,为了谋生,社会(或说机遇)把人放在哪里,安置不合适,或多数不合适,他也只好不管理想和兴趣,接受并依照要求干下去。好的工作想望而不能得,有如狐狸过葡萄架下,仰头看,葡萄好吃,可是够不着,只好作罢。理由之二,怨天由人也无济于事,反而不如安然接受而不计较得失。有一些教师不喜欢这个工作,天天牢骚满腹,但是又没有能力或舍不得丢掉这个至今还算是“铁饭碗”去另谋出路,以至于整日苦脸对待,不但工作做不好,生活也不快乐。再说对待的方法,可以分为守和攻两种。守就是尽职,这就是《孟子.万章下》篇说的:“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把本职工作做好,于已可以无愧,于社会当然也会有益。攻是就把它看作自己的事业,俗语说,行行出状元。最下是这山看着那山高,到不了那座山,在这座山又坐不稳。生活就是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庄子.大宗师》说“夫大块载我经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人生于世,南柯一梦,贫贱容华,喜怒哀乐,千头万绪,取其大同,不过凭机遇而有生,生之后,死之前,奔波劳碌,并不知为何要奔波劳碌而已。但是既然上帝给了我们生命,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当然也包括自己和亲人),我们总是要快乐的生活着,而且活得质量要高。要做到这点,。人生而有欲,而人世间吸引你的东西又很多,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必会被世间的富贵荣华、世俗名利所累。人生最大的苦恼,往往不在自己拥有的太少,而是自己想望的太多。想往不是坏事,但想望太多,而自己能力又不能达到,则会构成长久的失望与不满。在对环境、对自己、都长久的感到失望与不满的情形下,就产生了自卑、疑惧、对环境的防备和内心的紧张。一个人的智力、体力、领悟力与适应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和范围,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有一路领先,胜过所有的人。我们必须承认有自己力量所不能达到之处,必须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近日整理电脑文章,找到这样一篇,也不知从哪里抄来的。放在这里,心态不好时,过来瞧一瞧,或许会让我浮躁的心安定下来,能达到如此之功效,便好。)
狗心人面
想应对工作中的风险,最主要的就是坚持学习,强大自己,更新知识库,搭建完美的知识框架,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品牌和不可替代性,提升自身竞争力,力争成为财会领域内的权威。内因决定一切,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应对外界的各种干扰和风险,才有资本拒绝领导的一些“灰色”一要求,才能在领导强制做假账的时候理直气壮地反抗。对于会计人来说,学习不仅只会计职称考试、注会考试,还包括会计实操的磨练和提升。会计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完美地囊括了这一切,可以满足会计人的各种需求,无论是考试备考还是实操、经验的学习,都能从继续教育课程中学习到。职场犹如江湖,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相比武侠世界的恩怨情仇,当代职场的尔虞我诈仿佛更胜一筹,庄子说大道无形,最具杀伤力和致命性的往往都幻化于无形之中,让人在毫不知情的状态下成为“替罪羊”和“背锅侠”。
听爱
读了一篇【从会计师作假看人生及社会百象】背景:本人系一名执年十年的资深注册会计师,从一名助审到主任会计师,先后在国际五大所,国内大所,中小所,接触的地区有北京,上海,广州及内地小城,接触的企业有跨国公司,国内特大型,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皮包公司,甚至到中国最小行政单位-村,都无数次的深入了解和接触,其中还加杂着与国家各个行政机关各种各样的业务及业余“交道”....而今天想说说这一切,从各个方面去说,从社会,人生,情感,国际的视野都去说说,以便给前人,后人,后来的后来的财经人员,有时代感有国际视野的人员去了解,共鸣,也可一起探讨,发掘,也许能在这里找到一点心得,我的文笔很杂很乱.习惯了只打数字及按模板输入,所以会有时词不达意,希望能理解...1,会计师作假动机作假,说白了就是别人给钱给你给他出个他想要求的意见,以达成别人想要达成的目的,专业术语叫购买审计意见或会计原则,为什么要作假呢,当然是因为钱,为了钱,现在的社会很讲法治,决不会有人拿着手枪来威胁你来作个假报告,可以这样说,万假钱当先,这句话说了白说,却是真理,呵呵,庸俗的开头,肯定有精彩的过程,大家等着!2,会计师作假的历史 会计师事务所是个新生事物,是为了适应资本市场发展,扩大开放吸引外资,与国际惯例接轨而产生的一种事物,相当于起一个鉴证的作用,其实与公证的职业很象,事务所生出来是一个怪物,有着中国特色的怪物,出生时性质是官办的,是审计局或财政局的小钱柜,试想,官办的东东如何去作“鉴证”呢,现在的医疗纠纷鉴定机构似乎也是官办的了,有事谁找他作证是白找的了,后来,官办就脱钩了,民办,民办好啊,独立性会好点,也符合国际惯例,官办时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其实就与现在的审计机关是一样的,现在的审计机关是什么样的呢,当然是好样的了,要不国家审计署现在怎么如何风光呢?3,概率红楼里有句名句:真作假时假也真,世上之事,过分强调真假,美丑,善恶,或者把它进行完全对立不是唯物者所做的事情,西方有圣经强调的是“心灵”的东东,中国有周易,老子庄子孔夫子,说的是中庸,现代有胡总书记提倡的是和谐,其实是说明万物万理之间一种相处之道罢了,简单的说会计师造假会置会计师一个不好的名声,也不符合客观事实,一切的一切只是相对的,相对论的解说能让我们心平气和去探讨这些具体的玩意 先在历史和国际的角度来谈,独立会计师,历史上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机构,古代叫稽核,就是对数的意思,香港叫核数师,CPA是世界通用的会计用语,既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也谈不上什么独立性在哪了,领导说要查谁就要查谁,古今中外都一样,这个时代它是一种政治用具,后来西方世界经历过工业革命后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成熟的阶段,以美国以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无论从政权,事权,财权,相互都注重了一些牵制,所以会计师在这个时候的独立性也就浮现出来,包括美国的司法审判机构及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注册会计师作为看门狗或经济警察的作用一下子突出来,可以认为,CPA在西方世界是存在理论上的独立性的,但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呢,大家都知道安然事件,萨班斯法案,安达信的破产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一样做什么都是认钱不认人的,用最简单的话说,无非是作假的成本更高些罢了,用马克思的话说:300%的利润之下全世界所有人都成了勇士或罪犯,大多会计师有如下认知: 1)会计师作假是全世界的东东,不是中国CPA的专利,区别是别人被捉或捉后被处罚的情况不一样 2)90%的企业有多套账,应付着不同的目的 3)30%的民企毫无根据的作假,象街边妓女做爱不用套一样 4)会计师作假是被引诱的,被各种各样的东东所引诱 5)上市公司作假那是司马街之心了 6)统计部门的水分可否理解成一种方法论呢 7)再引申出去....4,外部环境 市场经济里面有两只手,有形的及及无形的,有形的我们或者叫它政府控制或监管,无形的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动力,会计师的外部环境是怎样的呢,偶认为会计师只不过是经济社会的一面大镜子,通过这面镜子,可以看到经济社会下面的一些形形色色的现象,本身来说,会计师只是社会的一个小角色,弱者,小人物,经济高潮时的陪衬品及工具,经济低落或拐点时的牺牲品,更多的是起点形式上的公证,有点那个花瓶的意思,就象足球上的那个球证,能起到的作用只是更多的白描罢了,离题远了先回来谈正题 稍作归纳,会计师在下列环境下生存 1)超高税负的纳税环境,导致全民皆偷税,中国的纳税痛苦指数全世界亚军,税务总局每年都把“全年税收增长30%以上”挂在嘴边或政绩里,听着都想笑 2)银行的外部监管及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3)行政权力及责任划分没到位,好的东东抢着去管,没有利益的没人去理 4)作假成了一种文化,一种习惯,所以规范谈何容易 5)民众没有安全感导致铤而走险,在国外没钱也可以活的很自在,在发展中国家没钱不行,有钱也害怕(害怕变没钱或不能挣更多的钱及其他种种) 6)社会各个部门唯假是需,试问,没有粉饰的报表公司能上市吗,没有调过的账本工商局不说你抽走资金吗,把真实的报表交到税局企业能生存下去吗,银行贷款之前就跟你说了,把报表做成什么样子才能通过他们的批标检测系统,企业收购,投标,商业合作,股东打架,司法公证等等不都是指定的报表及报告的内容及版本吗 7)人本身的因素,20岁的CPA和60岁的及70岁的CPA执业风格肯定不尽相同的.5,会计人 会计人分成企业会计,行政会计,外部审计,内控有关责任人员等,每个会计人都有一个“听命”对象,企业及行政会计听命“一把手”,便却也得不到一把手的欢心,为什么?全世界的一把手(或称CEO)都没把会计当回事,招之就要你来呼着却要走,只不过等他们哪一天一不小心进了铁窗才想起哦当初这账整个漂亮点就好了,在中国还有一个不算会计人的出纳员,地位不及会计,感觉却好过会计,因为她与领导走得近,系自家人,而会计则是出家人.... 从事外部审计的会计人,则服从各事务所的领导或者自己内心的需要,除了少数在证券市场上颇有建树的外,大部分只不过是一些注册抄数师而已,社会地位真的是很低,君不见五大所连所谓的抄数人都不要会计专业的,英语好则可以了,在那里,CPA是一个流水作业工人,专业判断及怀疑交给了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就称之为“审计工厂”吧,国内事务所就更有意思了,怪现象百出,一些中小型事务所实习生可以单独出具审计报告,有些地方一个审计局扫地的阿姨评了注册会计师(95年前后),现任的事务所所长大部分属评审出世,过世的注册会计师仍在签名,挂靠注册会计师占注师人数的50%以上,一个大专刚过的马上考上的注册会计师马上做起了主审,大三的学生一次通过CPA全科考试,大四没毕业就执业了,非会计专业的大学生考过CPA的比例一点也不比会计专业的人少,是有问题吗,一句话,中国特色!无趣的会计人谈这个亦是建立在概率统计及经验统计的基础上,要不会得罪一些人的,呵呵,先说说会计人的外形及精神,大家有没留意,无论去到大家课堂,或者去听什么会计讲座,或者搞审计或会计专业的继续教育,再就是没接触过会计的人听说邻居的谁谁是某个上市公司或跨国企业的财务总监等等,一般说来您见到的无非是以下的样子,精廋,头发枯干,四眼无神,有些有轻微驼背,喜欢手里总提个什么资料或杂个什么专业书本及复习资料,这些特征也许在会计专业的学生里不太明显,因为他们还没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活,但是大学里流行“会计专业无美女”,却也一语中的 至于精神上的会计人更加不好描述了,他们的兴致不多,除了好计算的专业精神会带到生活中来外,打牌可以算是不多的爱好之一因为与专业有关,处事待人极其持有那种固有的谨慎原则,家庭及个人开支也喜欢搞收入与支出配比,即量入为出,会计人不喜欢借贷,不爱超前消费,不爱琴棋书画,不好风花雪月,少玩股票倒热衷多买房子(因为房子实在),所以跟会计人谈恋爱是真的无趣死了,外形紧张,内心亦无浪漫,着实有些太专业化的味道 不过,会计人过日子却是专业,日常生活打理的很有条理,按步就班的,不会说吃了上餐无下餐,一句话,居家过日子,会计人,我看行 会计人倒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按现在流行的分析理论,总结下:外在波澜不惊,内在踏实稳固,旁边安全可靠,结结实实的是个“好人” 所以,找老公找个CFO实在不错,找老婆找个小出纳亦是省力省心,找情人找个会计人是“恭喜你,答错了”6,说谎排行榜 说的很多与专业有关及无关的事,再谈作假,不,改个词眼,要不太晃眼了,改成说谎吧,题也改成从会计师说谎谈人生及社会百象,好象说起来没那种义正词严的感觉 玩个接龙游戏,我先排个榜,大家有觉得意不尽的接下去,天涯说谎排行榜开榜有礼了: 1)女人赞女人的话 2)政客就职演说 3)统计部门说:今年GDP又增长了多少了 4)上市公司的年报或承诺 5)男人的情话 6)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和企业的会计报表 7)......7,会计师的收入国外三大金饭碗:医生,律师,会计师,在中国有一个戏称,医生叫大家闺秀(人人抢),律师系小家碧玉(法官的情人),而会计师则成了青楼女子(不用解释吧),会计师的收入一向被社会高估又高估,其实做这一行的苦处只有行内人才知道,一般一个刚考过CPA的人每一年在上海及广州的工资也就是月薪不到三千,北京则更低一些,执业后的CPA月薪大部分在5000左右,五大所高一倍左右但会累死你没商量,国内大所的部门经理(非合伙人兼任)年薪在20万元左右,助理审计人员的工资则更低了,广州助理人员的工资在1000至2000之间的见怪不怪了...8,试问前程 每个社会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当然每个国家都有它独特的风格,美国变成现在这样子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吧,同样会计师职业也不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映象”,以后会挺哪个方面去,或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试着描述一下未来世界这个职业的样子或前景。 1)随着经济的高度快速发展,业务前景越来越广泛,可能步及会计咨询,会计服务,甚至理财服务,企业管家,个人财务咨询,个人财务处理,甚至更多的财经方面的个人服务,公司业务越来越多元化, 2)随着法律的不段完善及规范,捉小偷机制越来越健全,企业会计,会计师会慢慢规范一些,因为被捉的机率会越来越高 3)职业保险会普及 4)收入会慢慢向外资靠拢,CPA的社会地位会不断提高,企业选CFO会更多的倾向会计师 5)CPA的专业水准及英语会慢慢进步,等老一批的“评”的注册会计师退休了或赚钱够了享受生活去了,新人辈出的时候也就是CPA竞选风流之时 总之一句话,困难是有的,前途不错,希望在明天,就如现在的股市,房市,国家的明天,你我的未来....9,从会计师的触觉看外资企业 飘洋过海的外资公司,所谓的跨国企业,500强,它们在中国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生存及发展,它们的文化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并存及冲突,它们也会与狼共WU吗,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一只到处流浪的狼,细分一下各种各样不同的狼倒是别有一番意思在这里 本是同根生的半假外资如港资,台资,它们对中国的文化了如指掌,知道如何利用其利弊进行各种钻营,所以有了,血汗工厂,高进低出的税务转移,一夜之间走佬的空壳工厂,比“军事化管理”更能管理的制度,低工资,超负荷工作,包二奶,等等,捞上一笔,走人,当然,也有些安份守纪律的好人 本是一个文化枝节的亚洲狼,如日资,上面的那些现象都有的同时,还多了一些,如文化侵略,人格收买,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等 然后是西式狼,欧美狼:学会了适应中国的本土气候的同时,还会用其实力进行政治间各种各样的交换及较量,如家乐福,微软10,事务所是一门生意吗 注册会计师法说事务所是非盈利性的机构,觉得真的好笑之极,昨天跟一帮朋友讨论,几乎所有的主任会计师,国际所国内所都是把它当作一种生意在做,我们试着这样认为:在中介行业,广告公司是无恶不作的恶霸,财务公司是只在本领域活动的村霸,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充其量也就是一种小流氓而已,没什么具体的本事,除了出报告外,当然如何纯粹指作假来说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远远大于前者, 事务所是一门生意吗,你说呢?11,从会计舞弊谈人性有一次听中大的老师讲课,说:会计家都是小偷,上市公司是小偷俱乐部,觉得观点挺有意思,而中国古话也谈到人性本恶或人有多面性,其实,俺觉得所有的人都是环境的产物,人在高兴时笑,在感动的时候落泪,在好人堆里很少能做得起坏人,在你虞我诈的社会里时时提防,这也许是人的多面性在作怪,没有所谓的超级老好人,没有无恶不作的大恶人,会计师亦一样,社会环境好了,企业文化好了,CEO人品好不给太多的压力,谁想去弄个假的来吓自己,比如有效益好的国企,其会计质量就远远好过其他企业,因为它们有所谓的“口袋”论, 都是国家的钱,放在哪不一样呢 小结:每个人都是舞弊专家,每个人都有小偷意识,但不是说所有的人都会去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