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会计检查的重点

两种悲剧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649

首页> 会计职称> 提醒会计检查的重点

6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深情不腻热情不褪

已采纳

【答案】ABCD【解析】依据《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执法主体,可以依法对社会各单位执行会计法律制度情况及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不同形式的检查或抽查。通过检查,一方面督促各单位严格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是对各单位会计人员执行会计职业道德情况的检查和检验。一、《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财政部 2001-02-20)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10号第十六条 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检查可以采用下列形式:(一)对单位遵守《会计法》、会计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二)对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人员从业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或者抽查;(三)对有检举线索或者在财政管理工作中发现有违法嫌疑的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四)对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定期抽查;(五)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抽查;(六)依法实施其他形式的会计监督检查。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二十四条规定:“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各单位应当定期检查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并作为会计人员晋升、晋级、聘任专业职务,表彰奖励的重要考核依据。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由所在单位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由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发证机关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财政部门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的途径主要有:1、将会计法执法检查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2、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3、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14评论

皂角树上有狐仙

会计职业道德监督检查的方式包括哪些?A全面检查 B专项检查 C抽查、重点检查 D定期抽查。ABC 会计职业道德监督检查的方式有: 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专项检查,定点抽查,审计报告抽查。现在都改了:2010.2011年课本的是:1 企业内部自行监督 2 以财政部门为主的政府监督 3 以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为主的社会监督

76评论

深爱不如旧爱

这个范围广吧,只检查帐务处理是否正确?比喻说会计分录、报表编制就是会计帐务处理,原始凭证审核、资产监管也是会计账务内的工作

14评论

你的情话我和她都信了

《会计法》执法检查由财政部门直接组织进行。《会计法》执法检查通常采用以下五种方式,这五种方式同样适用于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督:1.全面检查。全面检查是对单位和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各个方面(包括会计职业道德)执法情况的检查。全面检查不是经常性的,也不是临时组织,而是由财政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一般是一年或两年或更长时间一次。2.专项检查。专项检查是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中的某一方面的工作进行的专项性的检查或抽查。如对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从业资格证书情况的检查等。专项检查由财政部门根据会计工作的内容和实际运行情况而确定。3.重点检查。重点检查是财政部门根据有检举线索或者财政管理工作中发现有违法嫌疑的单位进行的检查。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法的会计行为,有权检举。重点检查是一种临时性的检查。4.定期抽查。定期抽查是对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的检查。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确认财务会计报告的可靠性,确保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另一方面,通过抽查,可以检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判断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质量和水平。5.审计报告抽查。审计报告抽查是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的检查。对审计报告进行检查,关键是检查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和信誉,检查判断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和水平,判断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情况。

26评论

皂角树上有狐仙

财务检查是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公共组织,对公共组织的账务、实物及财务活动现场进行实地查看!是国家及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以下是由我收集整理的财务检查的主要内容,欢迎阅读!财务检查的主要内容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关键在于确定检查工作的项目,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1、拟定财务检查计划 财务检查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统一而严密的工作。它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为保证财务检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以确保检查工作质量,在检查工作开始之前,应当在确定检查对象、明确检查重点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周密细致、切实可行的检查计划。检查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查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方法、步骤、日程安排、组织分工、检查纪律和工作要求等。 2、熟悉有关财务制度和收集有关财务资料,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各类 公共组织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其 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因此, 公共组织资金的筹集、使用和 管理方式都带有很强的政策性,为了实现政府的意图,搞好国家政权建设,完成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计划,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中,既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又要严格执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和财经纪律,依法理财。这就决定了 公共组织财务检查是一项政策性强,业务技术要求高的工作。财务检查人员在财务检查工作开始之前,必须要先熟悉有关的 财务制度,了解对有关 经济业务的处理规定,同时还要搜集被检查单位的有关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及其他相关的核算资料,为检查工作准备充足的、准确可靠的依据。此外,还要准备好各种必要的检查仪器、计量工具,以及记录检查结果所用的表格、单据等,以保证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施检查阶段 实施检查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做好查证核实工作,具体包括: 1、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进行财务检查,要以 公共组织的会计凭证、账簿、 会计报表等核算资料为依据。一方面,要深入检查 公共组织的各种 会计核算资料所反映的 业务是否合法合理,内容是否真实完整,数据是否准确可靠,说明是否清晰全面,有无故意歪曲、涂改、伪造、弄虚作假等情况,证账之间、账账之间,账表之间是否相符,运用科目是否正确。另一方面,还要深入实际,对 公共组织的设备、材料、物资等实物资产的存放、保管及领用等方面进行检查,对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债权债务进行细致的清查、核对,检查各项财产物资帐实是否相符,是否存在管理上的漏洞。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随时作好检查记录,以便进一步调查研究。在检查过程中,不仅要肯定被检查单位的成绩,还要发现被检查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查明具体事实和原因,确定有关人员的责任。 2、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 为保证财务检查的严肃性及准确性,在财务检查工作中,除了进行细致的 账务检查和实物检查之外,还应当深入 公共组织内部各有关部门,接触组织有关领导,联系职工群众,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分清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要倾听各种不同意见,进一步搜集证据,进行研究分析。必要时还可进行复查。 终结阶段 在终结阶段,要做好分析研究工作,切实解决问题,写好检查报告。具体包括: 1、写出检查报告,做出检查总结 财务检查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做出检查总结,写出检查报告。在检查报告中,应包括下列一些主要内容: (1)、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做法、成绩和经验; (2)、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工作的建议; (3)、指出在检查工作中查明的违法、违纪及违反 财务制度规定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4)、对被检查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出评价。由于检查总结涉及到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因此,在做出检查总结时,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做出客观公正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既要肯定取得的成绩,又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检查报告应及时报送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检查报告要及时认真地审查,对先进经验要积极推广,对存在的问题要妥善处理。 2、妥善处理存在的问题 对于财务检查中查出的差错及发现的问题,要区分不同情况、不同性质,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认真负责地加以改正,并督促和协助有关方面及时地作出善后处理。对于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应认真研究,及时改进工作,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对于违法乱纪问题,应根据问题的性质,按照有关规定移交纪检部门或司法机关进行处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刑事责任,督促财务工作者及领导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执行 财务制度及财经纪律。 财务检查的主要方法 组织方法 财务检查方法根据组织检查的形式,可以分为自查,即 公共组织根据财政部门、主管部门的要求,自己组织力量,对本单位财务活动进行的检查;有关部门直接深入公共组织进行检查;有关部门组织各公共组织之间联审互查。 工作方法 财务检查方法根据工作内容可分为账务检查,实物检查和现场检查三种。 1、账务检查 账务检查,又称作 会计检查,它是对 公共组织的 会计凭证、 账簿和 会计报表等 会计资料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 会计凭证包括 原始凭证和 记账凭证,它是记录 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记账的根据。 会计凭证检查,主要是检查 会计凭证所记录的 经济业务是否真实、正确、合法、 合规、合理,有无弄虚作假、贪污盗窃、铺张浪费等违法乱纪行为, 会计凭证的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填写是否齐全、正确,有无缺漏、涂改、伪造现象,手续是否完备,责任是否明确, 记账凭证所确定的 会计分录是否正确,证证是否相符等。 账簿是由一定格式、互相联系的账页组成,用来序时地、分类地记录和反映各项 经济业务的会计簿籍。它是存储 会计信息的重要载体,可以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 公共组织的经济活动情况。 账簿检查,主要是检查 公共组织 经济业务是否符合财务制度的规定, 账簿记录是否合法,责任是否明确, 账簿是否完整无缺,是否有审核无误的 会计凭证作为记账根据, 账簿填写是否规范,是否清晰整洁,账证之间,账账之间,账表之间,账实之间是否相符等。 会计报表是根据账簿记录和其他日常核算资料,以一定的指标体系,总括反映 公共组织在一定时间内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的一种报告性文件。 会计报表的检查,主要是检查报表编制是否符合 财务制度的规定,报表内容是否真实完整,数据是否准确可靠,说明是否清楚完整,反映内容有无缺漏,表账之间,表表之间是否相符等。 会计凭证检查、 账簿检查和 会计报表检查三种方式之间,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将它们结合起来,交叉进行。由于 公共组织的一切财务收支都要反映在一定的 会计凭证、 账簿、 会计报表上,通过凭证、账簿、报表的分析检查,就可发现问题,查明真象,实行有效的管理。 2、实物检查 实物检查,是对 公共组织的设备、材料、物资等实物资产进行检验、 清查、 盘点及鉴定。如检查物资的 盘盈、 盘亏及物资的丢失、变质、损坏、积压等问题。在日常 会计核算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比如:由于实物收发计量不准确,手续不齐, 凭证不全,造成核算失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物资损坏、变质、短缺;贪污盗窃,自然的损耗、升溢等原因的影响,也会使得一定时期 账簿记录的财产物资的账存数与实存数不相符合。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通过 会计凭证、账簿、 会计报表及统计资料的检查是很难查出问题的,要查出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进行实物检查,并把实物检查与 会计检查相结合。通过实物检查,一方面,可以查明 公共组织财产物资的实有数,保证公共组织账款相符、账物相符,若账实不相符,可进一步查明原因,弄清问题所在,从而改进财产 物资管理,保护财产安全完整,另一方面,通过实物检查,可查明财产物资的储备和利用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对积压呆滞的物资及时进行处置,从而充分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有效利用物资,避免损失浪费。 3.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又叫作实地检查,是对一些通过 账务检查不足以全面地真实地反映出来的问题,为进一步查明事实而派人到发生经济活动的地方、场所和当事人中去,进行调查了解。譬如,向债权人和债务人了解资金往来情况;向服务对象了解收费情况;向银行了解资金存取使用情况;向卖方了解产品销售,货款结算情况等。现场检查主要是通过现场观察、实地核对和召集有关人员座谈等方式进行。通过这种方法,往往可以了解到一些事实背后的真相,对发现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法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上述三种财务检查方法有着自己特定的检查内容及作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实际财务检查工作中,为了保证检查结论的正确性,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经常根据实际情况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交叉使用,以保证检查工作的质量,实现 财务监督的目的。 财务检查的意义 由于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实际进行检查,所以财务检查具有深入性、直接性 和显效性的特点,它对于改善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揭示差错和弊端,维护财务制度及财经法纪的严肃性,增强财务人员法制观念,促进 公共组织财务活动的有序运行,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70评论

纯洁堪比地沟油

会计核查的内容也就是会计检查的对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账务检查。主要检查账务处理是否严格按会计制度组织会计核算,处理各项账务是否真实、正确、完整、合法.以达到账证、账账、账实、账表、内外账务的相符。

2、业务检查。主要检查各业务部门处理各项业务是否按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办理。

3、财务检查、主要检查财务收支计划的完成情况、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各项收支和管理费用开支情况以及财务成果分配使用情况,检查的目的是督促企业讲究经济效益。

按所涉及的会计资料划分,可分为:

(1) 审查会计凭证。即对会计凭证的编制依据进行检查,看其是否真实、合法,手续是否完备,数字是否正确,所附单据是否齐全,印章是否齐备,业务内容是否合法等等。

(2) 审查帐簿。即对帐簿进行检查,看其记载是否合乎规定,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反映的业务是否合理合法等等。

(3) 审查报表。即对会计报表进行检查,看其编制是否合乎规定,内容是否正确,反映的业务是否合乎政策规定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检查

77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