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2
浏览数
8328
温锅炉
1992年11月30日 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即基本准则,1993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1993年到1996年 起草了30余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和草案,但没有全部正式颁布实施。 1998年5月 正式加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1998年10月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1997年5月至2000年 陆续发布13项具体会计准则。 2001年初 发布8项企业会计准则,其中5项准则是对以前准则的修订。 2002—2003年 发布3项新的会计准则和一项修订的会计准则。 2003年 会计准则委员会进行了换届改组,加快了准则制定的脚步。 2005年6月2日 发布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 2005年6月22日 发布外币折算、分部报告和财务报表列报等3项具体准则草案征求意见稿。 2005年7月19日 发布资产减值、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生物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捐赠与补助和投资性房地产等7项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 2005年8月12日 发布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职工薪酬、企业年金、每股收益和所得税等6项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 2005年9月21日 发布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等4项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 2006年1月4日 发布股份支付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 2006年2月15日 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
愚人节记得告诉Ta我爱你
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府会计改革的顺利进行,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要积极推动《会计法》、《预算法》的修订,使编制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工作于法有据。二是制定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定政府会计基本准则;根据基本准则制定政府财务会计具体准则,以规范政府会计主体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整合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构建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为核心的政府财务会计体系。三是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在总结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经验基础上,结合政府会计准则建设进程,按照政府会计准则编制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四是编制地方政府债务报告。合理确定地方政府债务边界,统一政府债务的信息来源和统计口径,在政府负债会计准则基础上编制地方政府债务报告,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五是修订完善政府预算会计制度。修订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建立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构建以决算报告为核心的政府预算会计体系,实现政府预算会计制度与政府财务会计准则的有效衔接。六是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明确政府会计改革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定位,实现财务制度与政府财务会计准则和预算会计制度的有效衔接。七是全面清理核实政府资产负债项目。对政府的资产项目以及政府承担偿还责任的负债项目进行清理、审核、评估、确认,真实、完整、准确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八是建立政府会计信息系统。结合政府会计准则建设进程,开发支持两套会计核算体系并行的政府会计信息系统,服务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预决算报告的编制,实现与财政收支总分类账系统、国库集中收付系统等系统的有效对接。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