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7
浏览数
1161
抱不住的深海
您好,根据很多已经拿下初级会计职称证书的考生表示,似乎还离升职加薪有点远,原因如下:一、 实际操作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考取初级会计职称证书只是第一步,决不能因此掉以轻心。初级会计考试成绩合格只能说明掌握初级会计职称理论知识,但会计实务工作的能力并没有实质上提升,尤其是一些学生考生、妈妈级考生、大龄考生等脱产考生。或许很多考生觉得实际操作能力可以在工作中慢慢积累,但这种方式较慢,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成为大家升职加薪的阻碍。二、 交流沟通能力无论从事哪一行业的工作,交流沟通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初级会计职称考生拿下初级会计职称证书,步入职场,很可能由于这方面能力的欠缺导致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很好的进行协调组织。会计的工作性质决定可能在日常工作中与人交流机会更少,但却以其他业务协调的方式呈现。人际关系也是工作中很重要的环节,好的交流沟通能力直接决定日常工作效率和执行效果,如果不能很好与人沟通,可能你的上司会认为你的执行能力不够强。三、 复合工作能力随着经济发展,企业不断升级转型,对于人才的需求和标准也不断提升。作为刚刚步入财会行业的新人,工作内容可能比较零散、基础。而企业中现在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即各个方面都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知识储备,在某一具体方面还具有专业技能和知识。复合工作能力包含有个人素质、专业技能、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正所谓能力越强,责任越大,复合型人才技能直接决定人才在企业的定位和待遇,也直接影响着薪资待遇。找到问题就要对症下药的解决问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的财务知识,进阶更高级别的会计证书。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像人生
不涨工资。
当然,这与职工所在事业单位有极大的关系,看事业单位是如何看待初级职称的。因为初级职称证一般没有多大的份量。
初级职称,是指研究实习员;助教;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助理农艺师、农业技术员;医(药、护、技)师、医(药、护、技)士;助理实验师、实验员;助理统计师、统计员;助理经济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助理编辑、见习编辑;助理翻译;助理记者;助理馆员、管理员等。
各技术工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26级,二级岗位20级,三级岗位14级,四级岗位8级,五级岗位2级。普通工岗位的起点薪级为1级。
各管理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46级,二级岗位39级,三级岗位31级,四级岗位26级,五级岗位21级,六级岗位17级,七级岗位12级,八级岗位8级,九级岗位4级,十级岗位1级。
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39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七级岗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5级,十三级岗位1级。
明知无望
初级会计工资 通常不很高的,一般就是三四千左右,慢慢经验多了就会待遇高起来。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的工资通常和用人单位应当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协商一致确定,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和工作岗位、工作能力、绩效考核、加班时间、用人单位补助等相关。《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一、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 工 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二、如果用人单位工作拖欠工资,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2、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3.劳动者有欠条的,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九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五条 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