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6819

首页> 会计职称> 会计中的转销

6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九六男

已采纳

1、核销:是指对某项往来款项的清偿。比如对应收帐款的核销:某公司经常购B公司的货物,双方约定月结款项。以下为近几个月的业务: 1月2日购500元。 2月4日购800元。 3月2日购500元。 假若这三笔都已经挂应收B公司的应收账款,B公司一直到3月3日支付1000元的货款。那么到底这是属于还哪一笔的货款呢?这时就需要通过往来业务核销。要视具体情况而处理。 若B公司说这是支付两笔500元的业务款,那么对应就将1月2日与3月2日的两笔往来业务核销。保留2月4日的那笔。 若无法知道具体给付的是哪笔业务。那就按先挂账的先销账的原则,先核销1月2日购500元,2月4日购800元,其中的500元。余2月4日的300元及3月2日的500元。2、冲销:对错误的会计记录进行冲抵叫做冲销,如:红字冲销法。 3、转销:按照一定的法规和会计政策对某项会计记录予以撤销,如:对无法支付的应付帐款予以转销。

40评论

余生请指教

1、核销:是指对某项往来款项的清偿。比如对应收帐款的核销:某公司经常购B公司的货物,双方约定月结款项。以下为近几个月的业务:1月2日购500元。2月4日购800元。3月2日购500元。假若这三笔都已经挂应收B公司的应收账款,B公司一直到3月3日支付1000元的货款。那么到底这是属于还哪一笔的货款呢?这时就需要通过往来业务核销。要视具体情况而处理。若B公司说这是支付两笔500元的业务款,那么对应就将1月2日与3月2日的两笔往来业务核销。保留2月4日的那笔。若无法知道具体给付的是哪笔业务。那就按先挂账的先销账的原则,先核销1月2日购500元,2月4日购800元,其中的500元。余2月4日的300元及3月2日的500元。2、冲销:对错误的会计记录进行冲抵叫做冲销,如:红字冲销法。3、转销:按照一定的法规和会计政策对某项会计记录予以撤销,如:对无法支付的应付帐款予以转销。

19评论

未来告白

转销,是指发生的费用是从存货跌价准备、坏(呆)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的结转核销。比如直接转销法是指发生坏账时,将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直接从应收款项中转销,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备抵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当期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待坏账实际发生时,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款项,体现会计核算配比原则的要求。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已提取的坏账准备的部分,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已核销的坏账收回时,应相应增加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114评论

初恋鹿晗

核销:是指对某项往来款项的清偿,比如对应收帐款的核销:某公司经常购B公司的货物,双方约定月结款项。以下为近几个月的业务:

1月2日购500元。

2月4日购800元。

3月2日购500元。

假若这三笔都已经挂应收B公司的应收账款,B公司一直到3月3日支付1000元的货款。那么到底这是属于还哪一笔的货款呢?这时就需要通过往来业务核销。要视具体情况而处理。

若B公司说这是支付两笔500元的业务款,那么对应就将1月2日与3月2日的两笔往来业务核销。保留2月4日的那笔。

若无法知道具体给付的是哪笔业务。那就按先挂账的先销账的原则,先核销1月2日购500元,2月4日购800元,其中的500元。余2月4日的300元及3月2日的500元。

冲销:对错误的会计记录进行冲抵叫做冲销,如:红字冲销法。

转销:按照一定的法规和会计政策对某项会计记录予以撤销,如:对无法支付的应付帐款予以转销。

红字冲销法的应用:

举例:预付供应商货款2000元,但因为账户提供错误发生款项退回,会计分录如下:

1、预付供应商货款时,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付账款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2、预付的货款退回时,用红字冲销法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付账款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在会计处理中一切都要根据业务发生过程来记录,因为这笔业务是付出去又退回来,所以必须要反映这两个过程,特别是退回来的过程就要做两笔分录;也就是会计处理要留下痕迹,这是证据链的一环。

179评论

醉目

所谓转销,是指发生的费用是从存货跌价准备、坏(呆)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的结转核销。比如直接转销法是指发生坏账时,将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直接从应收款项中转销,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备抵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当期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待坏账实际发生时,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款项,体现会计核算配比原则的要求。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已提取的坏账准备的部分,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已核销的坏账收回时,应相应增加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123评论

江畔枫林

会计里面的转销的意思如下:1、会计里的转销一般是核销,消除的意思。按照一定的法规和会计政策对某项会计记录予以撤销。2、会计里的转销是指发生的费用是从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的结转核销。会计中转销是核销,消除的意思。按照一定的法规和会计政策对某项会计记录予以撤销,如:对无法支付的应付帐款予以转销。转销,是指发生的费用是从存货跌价准备、坏(呆)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的结转核销。比如直接转销法是指发生坏账时,将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直接从应收款项中转销,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备抵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当期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待坏账实际发生时,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款项,会计中转销是核销,消除的意思。按照一定的法规和会计政策对某项会计记录予以撤销,如:对无法支付的应付帐款予以转销。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 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所谓转销,是指发生的费用是从存货跌价准备、坏(呆)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的结转核销。应收账款计提坏帐准备的方法: 一、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应当定期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准备,对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有两种核算方法:一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由于备抵法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因此,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要求企业采用备抵法来进行坏账的会计处理。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一方面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金额,使资产负债表上真实反映应收账款的净值。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一)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二)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三)冲销的应收账款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二、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具体来说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四种:即“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 (一)余额百分比法 这是按照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坏账百分比由企业根据以往的资料或经验自行确定。在余额百分比法下,企业应在每个会计期末根据本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和相应的坏账率估计出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有的余额,它与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已有的余额的差额,就是当期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例:泰山企业2006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 000元,企业根据风险特征估计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应收账款余额的0.4%.2007年发生坏账4 000元,该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980 000元。2008年发生坏账损失3 000元,上年冲销的账款中有2 000元本年度又收回。该年度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00 000元。假设坏账准备科目在2006年初余额为0. 要求:计算各年提取的坏账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1)2006年应提坏账准备=800 000×0.4%=3 200(元)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3 200 贷:坏账准备3 200 2007年发生坏账损失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4 000 贷:应收账款4 000 (2)2007年年末计提坏账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为:4 000-3 200=800(借方) 而要使坏账准备的余额为贷方980 000×0.4%=3 920(元),则2007年应提坏账准备=3 920+800=4 720(元)(贷方)。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4 720 贷:坏账准备4 720 (3)2008年发生坏账损失时,应编制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3 000 贷:应收账款3 000 2008年收回已冲销的应收账款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2 000 贷:坏账准备2 000 同时: 借:银行存款2 000 贷:应收账款2 000 2008年年末计提坏账前坏账准备的金额为-800+4 720-3 000+2 000=2 920(元)(贷方)。 而要使坏账准备的余额为贷方600 000×0.4%=2 400(元)(贷方),则应冲销坏账准备2 920-2 400=520(元),即2008年应提坏账准备-520元。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520 贷:资产减值损失520 (二)账龄分析法 这是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通常而言,应收账款的账龄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大。为此,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按账龄长短进行分组,分别确定不同的计提百分比估算坏账损失,使坏账损失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客观情况。 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各账龄组应收账款余额×各账龄组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三)销货百分比法 这是根据企业销售总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百分比按本企业以往实际发生的坏账与销售总额的关系结合生产经营与销售政策变动情况测定。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也可以按赊销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 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本期销售总额(或赊销额)×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例:丙公司2006年赊销金额为20 000元,根据以往资料和经验,估计坏账损失率为1%,2006年初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贷方200元。计算2006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和2006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 丙公司2006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20 000×1%=2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200 贷:坏账准备200 2006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200+200=400元。 可以看出,采用销货百分比法,在决定各年度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时,并不需要考虑坏账准备账户上已有的余额。从利润表的观点看,由于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当期利润表上的销货收入数字来估计当期的坏账损失,因此坏账费用与销货收入能较好地配合,比较符合配比概念。但是由于计提坏账时没有考虑到坏账准备账户以往原有的余额,如果以往年度出现坏账损失估计错误的情况就不能自动更正,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净额也就不一定能正确的反映其变现价值。因此,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还应该定期地评估坏账准备是否适当,及时做出调整,以便能更加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四)个别认定法 这是针对每项应收款项的实际情况分别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例如公司是根据应收单位账款的5%来计算坏账,但是有一企业有明显的迹象还款困难,就可以对这一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金按10%或其他。 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运用个别认定法的应收账款应从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剔除。 个别认定法区别于余额百分比法和销货百分比法的主要特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坏账准备计提的依据不再是销货总额或赊销总额,而是客户的信用状况和偿还能力;二是计提坏账准备的比率不再是所有的欠款客户都用一个相同的比例,而是信用状况不同其适用的比率也不同。只要调查清楚了每个客户的信用状况和偿还能力,再据此确定每个客户的计提比率和欠款数额,就能核算坏账准备。

3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