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6
浏览数
9429
情话伤人心
随着机器人进入车间、大卖场、酒店,AI(人工智能)这个词,慢慢被大家熟知,机器人也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财税”在一遍遍的电销清洗下,也被广大企业主知晓。“智能财税”便成为2018年财税界的风口。
那么这些互联网财税公司在“人工成本”极高的当今社会,是怎么实现“低耗”的呢?
据智能财税软件开发公司企账房发布的“企账房智能财税系统V1.0”中指出:账务处理的核算、凭证的生成、报表的计算,纳税的申报等工作,已经实现财务机器人的全部取代。会计人员只需将做账所需要得原始票据信息通过采集或者导入的方式导入做账系统,在做账的过程当中,财务机器人AI模块,会不断的学习会计人员的做账习惯。每学习一次,便可以去除一次财务人员的重复工作,在几个月的训练后,财务机器人即可完成对整个账目的处理工作。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账目处理完了,那之后的申报工作如何处理?
企账房财税管理系统采用RPA(流程自动化)功能,将所需申报的申报表,以模拟人工的方式,逐一录入税局系统,达到一键批量申报的效果。据统计,2000户的申报,仅是机器人一天的工作量。而换算成人工需要连续工作480小时;
在此之后,小编考察财税市场也发生了几个大的变化
一、“低价代账公司”越来越多,“免费”成趋势;
由于机器人申报,0申报工作无论有多少客户,财税公司仅需要点击一下,近乎不需要占用人员。有数据的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可以实现人均300账套每月,一个财务的工作效率可以提升至之前的6倍以上。
财税行业掌握着整个企业服务行业的流量入口,一直被广大自本公司盯着,喜欢却拿不到手。由此机会,必然用资本的力量抢夺市场,按照目前趋势,“免费”模式都有可能会会出现。
二、“会计工厂”出现,只会简单记账的会计即将被淘汰
这种模式,将不同级别的会计进行分组,一般由票据录入会计、核算会计、报税专员等财务的细分化人员组成,将财务数据当成产品生产一样流水化作业,成本大幅度降低,甚至可以直接对接财税公司按照每户几十块一个月,解决财税公司人员成本高、会计人员不好管理等问题。
三、老财税公司停止发展,准备守住老客户做高端
这些资质比较老的财税公司,由于有大量的老客户资源,价格方面不想做过多的调整,想通过更好的服务维护住老客户,对于低价的市场开始不闻不问。导致市场的新生企业大部分流入新设立的互联网财税公司,不出几年后,新型互联网财税公司在庞大现金流的支撑下,将客户进行分类,分出高端客户,便又一次开始与这些“老前辈”竞争。
由此看来,2019年,会计行业将出现大变革,只会简单会计核算的会计将被机器人取代,会计人员需要进行自身的升级改造,更多的精力应放在更高端、更精细化的财务工作上,而不是在简单的理票、写会计分录、算税等工作。
不要走我不走
财务报告不会消失,财务人员一定会消失。 前两年,“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财务机器人。 财务机器人可以完成财务流程中高重复的手工操作;比如录入信息,合并数据,汇总统计; 将合规问题和审计工作实现“全查”,而不是现在的“抽查”。 人工智能最大的价值,是取代重复性强,没有增值的工作,让人类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和“战略思维”层面的工作。所以AI时代,对财务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财务人员不再负责记录信息,而是使用信息。比如基于信息进行风险控制,财务决策,这些短期内仍然是很难取代的。未来的财务会融入到每个人的工作中。大数据和信息系统的发展让这成为了可能。 毫无疑问,到了2050年,商业环境一定会发生巨大变化,那时候我就70岁了,如果我还没有很高的财务思维能力,我将被社会所淘汰,而财务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事情。 从现在开始,就努力培养财务思维,对数字的变动要敏感,看到它背后的故事,理解背后的商业活动和逻辑。现在的努力就是为了不让未来的自己后悔。
记得我们的七年之约
未来会计基础工作为机器人所包揽一定是大势所趋,不可挡也不可逆,部分会计失业只是时间问题。这种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放弃过去,赶紧转型。会计转型,最先转的一定是标准业务流程。未来的财税服务企业一定是生态企业,一定是互联网企业。社会化、平台化、智能化是财税服务公司的一个显著特征,业务、财务、税务一体化,核算自动化,核算与报税环节将自动完成,普通会计的作用将逐渐弱化,所以,作为财税服务公司需要重新部署战略体系。而木牛盒子,这款财税服务企业使用的软件系统,被称为代账行业的智能ERP,功能强大,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可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任何变革必然催生巨大的新机会,就看谁能抓住,谁能趁势冲浪,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完全代替人类,会计也不例外,但是,它提高人类工作效率代替部分人员的实事却不可否认。所以在未来,会计肯定要与人工智能进行人机协作,会计的工作型态,也需要大有转变。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机器人,相信我们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