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6
浏览数
15308
想念眼泪中的名字
如果是建房时购买的,应作为工程的一部分,计入在建工程,分录为: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付账款等如果属于更换用的,属于维修费范畴,应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分录为: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付账款等
假假假假假假假情假意
(一)批准前
1、盘盈存贷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盘盈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待处理财产损溢3、盘亏存贷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4、盘亏固定资产
借:累计折旧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固定资产(二)批准后
1、盘盈存货的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2、盘盈固定资产的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3、盘亏存货的处理
借:管理费用(定额内合理损耗)
其他应收款——XX(责任人赔偿)
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4、盘亏固定资产的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存货盘亏的帐务处理方法:
如存货发生盘亏经查证属实,则: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库存商品经单位负责人审批,准予核销时:
要看存货盘亏的原因不同,记入不同的损益类科目
借:其他应收款(当存货减少是人为造成,并有负责人承担损失的时候)
管理费用(由于管理保存不当造成的合理损失)
营业外支出(指存货因为自然损耗或不可抗拒因素如火灾造成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上述借方科目根据盘亏原因,选择一项记帐
扩展资料:
盘亏原因
a.商品损溢的原因
l进货工作中出现的差错主要由于验收时不认真、不全面造成的。
l外界条件对商品的影响商品从购进到销售,经过运、存、整理、挑选、分级、称量等多道环节,会发生各种损耗。
l机械使用对商品的影响在装卸、搬运、堆码中,受碰撞、挤压而发生残损和短少,如渗漏、散包、变形、破损等。
b.出现差错的原因
l销售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和长短款
l报表凭证中的差错
l盘点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如漏盘、溢盘、串号、盘点数字不实、计算不准、计量单位折算差错等。
l各种盗窃的暗损失。
盘点盈亏根本表现在商品的损溢,其归根结底是由于员工平时工作疏忽、责任心不强,不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造成的。因此,要避免盘点中大的盈亏差错,必须加强全员的责任心培养与业务技术的提升。具体如下:
l根本上要增强工作责任心
l严格控制进货关和销售关
l收银坚持三唱原则。
l检查各类度量衡器具,保证计量准确无误。
l较强报表单据各环节的复核与控制。
l加强盗窃的各类防范活动,减少因此带来的暗损失。
盘盈的处理
(一).查明原因
对于盘盈的财产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造成财产盘盈的原因主要有在保管过程可能发生的自然增量;记录时可能发生的错记、漏记或计算上的错误;在收发领退过程中发生的计量、检验不准确等。
(二).会计处理
一旦发生财产盘盈,在一定程度上将引起企业单位的资产增加,有关费用(成本)减少,最终导致盈利的增加。
在会计处理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会计处理程序
在会计处理时应分两步进行:
首先应将已查明的财产盘盈数,根据有关原始凭证编制有关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有关账簿,以保证账实相符。
如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存货盘点盈亏报告单等。
其次按盘盈发生的原因和报经批准的结果,根据有关审批意见及书面文件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作最后的会计处理。
2.应用的损益科目
一般地,对于盘盈的固定资产,不再按其原价减估计折旧后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而是作为对以前期间的会计差错
3.过渡科目──待处理财产损溢
为反映和监督在财产清查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盘盈、盘亏和毁损及其处理情况,应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本账户可设“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和“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两个明细账户。
该账户借方登记待处理的盘亏、毁损数,及经批准后待处理财产盘盈的转销数;贷方登记待处理的盘盈数,及经批准后的待处理财产盘亏、毁损的转销数。若余额在借方,表示尚待批准处理的财产盘亏和毁损数;若余额在贷方,表示尚待批准处理的财产盘盈数。
4.会计处理账户示意图
当原材料、产成品、现金发生盘盈时,将盘盈的金额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现金,盘盈固定资产的原值借记固定资产,估计的已折旧金额贷记累计折旧,同时,将原材料、库存商品和现金的金额,以及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之间的差额,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财产损溢经过批准后,就转入管理费用和营业外收入的贷方,即使在编制报表日未经批准,也应先按此处理。
(三).业务举例
例1.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甲材料盘盈10吨,每吨1,000元。尚未报经批准。
业务分析:甲材料盈余,借记原材料——甲材料,同时,盘盈在批准之前应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甲材料1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0,000
经查明,盘盈的甲材料系计量仪器不准溢余,批准冲减管理费用。根据批准处理意见,进行会计处理。
业务分析:原材料盘盈经批准,应冲减管理费用,从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借方转出。
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0,000
贷:管理费用10,000
例2.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账外机器一台,估计重置价值为5,000元,已提折旧3,000元。尚未批准。
业务分析:固定资产盈余,应将原值借记固定资产,估计折旧贷记累计折旧,同时,盘盈在批准之前应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方。
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5,000
贷:累计折旧3,0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0
账外固定资产经批准后转销。
业务分析:固定资产盘盈经批准后,计提企业所得税,例如税率为25%会计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500
然后进行利润分配会计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150
最后计入利润分配会计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3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35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盘盈 百度百科-盘亏
触及不到的法国浪漫
1、盘盈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其盘盈的存货,可冲减管理费用,按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2、存货的盘亏
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等
对于购进的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引起盘亏存货应负担的增值税,应一并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转账,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扩展资料
例题分析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下列清况:盘亏设备一台,原价60000元,已提折旧10000元,经批准前编制会计分录。
1、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50000
累计折旧 10000
贷:固定资产 60000
2、经批准,将盘亏的固定资产34000元,进行转销。
借:营业外支出 34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34000
3、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甲材料短缺8000元。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
贷:原材料 800
4、批准经,甲材料短缺8000元,应由过失人赔偿,编制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8000
待: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0
5、批准经,将因属于一般经营造成的材料短缺3000元,进行转销,编制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3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000
6、经批准,将因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材料短缺9000元,进行转销,编制会计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 9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9000
7、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乙材料200元,经批准前编制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200
待: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
8、经批准,将盘盈乙材料200元,进行转销,编制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
贷:管理费用 200
9、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现金溢余330元,经批准前编制会计分录。
借:库存现金 33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30
10、发现现金溢余330元,无法查明原因,经批准进行转销,编制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30
贷:营业外收入 330
11、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现金590元,经批准前编制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90
贷:库存现金 590
12、盘亏现金590元,无法查明原因,经批准进行转销,应编制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590
待: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9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盘盈
百度百科—盘亏
导演给我人生来次NG
基本格式如下:(1)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一借一贷:借:科目A金额1贷:科目B金额1多借一贷:借:科目A金额1借:科目B金额2贷:科目C金额1+2一借多贷:借:科目A金额1贷:科目B金额2贷:科目C金额1-2(2)先借后贷,借贷同行,借方在左,贷方在右。一借一贷:借方科目甲贷方科目乙金额1多借一贷:借方科目甲贷方科目空金额1借方科目乙贷方科目空金额2借方科目空贷方科目丙金额1+2一借多贷:借方科目甲贷方科目空金额1借方科目空贷方科目乙金额2借方科目空贷方科目丙金额1-2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此外要勤,多学、多问、多练。1)首先从会计科目入手,背熟科目核算内容。2)学习记账规则和记账流程,学习会计制度,学习基础知识。3)多练,多积累实际经验。4)及时了解各种财税政策,拓宽知识面。5)注意灵活运用,逐步做到精准核算,合理避税。6)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同时,要想快速掌握会计分录的正确应用,不能靠死记硬背,也不能以某一会计教材给出的举例分录来作为万能的金钥匙,可参照以下几个方法:1、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2、结合经济业务往来捋顺各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3、把所有的经济业务归类,找出各类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搞清在哪里用那些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4、联系会计准则,结合会计科目弄清各科目核算的内容。5、重点的掌握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变动、递延税项、或有负债等账务处理。6、理清成本归集与分配、成本结转、损益结转、各项税费的计提与核算。7、多做一下账务处理练习,强化记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