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开头的年纪
近年来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非会计跨行跨专业考生越来越多,他们希望通过注册会计师系统性的学习帮助自己更好地立足于财会领域。非会计考注册会计师究竟有什么样的用处呢?这样做是否值得?非会计专业考CPA有什么用?
1、能够收获专业知识和技能
备考注册会计师的过程,就是把一块铁磨成一把刀的过程。在这之前,你可能只掌握会计的一些琐碎的知识,甚至是对会计一窍不通,但随着你复习进度的推进,你对会计会越来越了解,最终形成一个完成的知识体系。
注会的高难度虽然会让你在备考的过程中倍感痛苦,但付出和得到是相对应的,这在另外一方面也意味着在备考过程中,你将收获会计领域内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无论最终的结局你是否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你学到的知识是不会辜负你的,而且,你在备考中培养的毅力和练就的耐心都会让你受益终身。
2、重新选择一次事业方向
小A是我在大学老乡会的时候认识的一位朋友,建筑系本科生,专业成绩很好,大学时在好几次国家建筑设计比赛中也拿过奖。只是他现在的身份,是四大的审计师。
提起这些改变,他说,原来大三的时候去一家室内设计企业实习,整天要求的就是拿出图纸按照固定的模式画,这才发现现实需要的设计师和自己想做的设计师完全不一样。于是就想着换一个行业发展,做注册会计师。
大四的时候大家都出去实习,小A在图书馆自己备考CPA,当时想的毕业后的首选就是四大,又怕自己专业不对口,所以想尽快拿下CPA,多一些自信。校招前把简历修改了无数遍,突出自己在备考CPA的优势,终于争取到了面试的机会,如愿以偿进入了四大。结果因为自己准备比较早,进去四大没两年就考出了CPA,之后比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发展还要快。
3、可以有获得高薪的机会
当然,备考的目的就是通过考试,一旦通过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你毫无疑问已经和那些从底层做起的小出纳、小会计区分开来了,正式进入到了CPA持证人群。
更强的资质意味着你将有更多的选择,去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求职的时候,你更有优势,去外企求职的时候,你也没有高攀,你也可以选择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咨询公司。
而你在考CPA过程中认识的朋友都是你可以咨询的对象,他们或者是有追求有目标的在校大学生,或者是正在考虑转行的在职人员,或者是想有更好发展的老会计,当你报考CPA的时候,就意味着你进入了会计这个圈子,结识到的都是同道中人,和专业的人在一起,对于你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的发展都会很有帮助。
4、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晋升空间
有个高顿CPA学员说过,他考CPA是为了有更好的晋升空间。其实人活到一定年龄,对职位的追求比对金钱的追求更迫切。社会地位是真实表露在外的一种资本,就算薪资不变,晋升这两个字往往是一种更大的肯定。
他说,自己在一家外企财务部工作了5年,可能是因为专业的关系,非会计专业,就业的时候又是仅仅只有一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虽然薪水也在上涨,但是却始终升不上去主管的位子。
所以即便要30岁了,还是要克服一切困难考出CPA,给自己多一些晋升机会。会计行业实操经验很重要,但是在晋升上,学历也好,专业也好,都会成为不可避免的限制因素。
就像高顿CPA研究中心专家所言,很多非会计专业来报考CPA的学员,通常会比会计专业的学员更努力。因为他们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瓶颈,CPA是他们在寻求突破的道路上找到的最好的方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当你没有机会的时候,首先要想办法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注册会计师是财务领域的证书,每个财务工作者都应该持有一张CPA证书。网上有说法称,考到了CPA就像考到了公务员,不愁没饭吃,而且,国内所有的公司,不管是不是金融财务领域,都喜欢CPA。
很多大中型企业都有招聘主管会计、财务经理、财务部长、财务总监、总会计师的职位,都需要持有注册会计师证书。
持有注册会计师证书的人员的薪酬,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每月起薪5000---8000元以上,在经济发达地区月薪都在10000—20000元左右。如果自己作为合伙人开办会计师事务所,年收入百万元就更不在话下。前景光明,“钱”景亦光明!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