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高级会计师

淡淡素笺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2185

首页> 会计职称> 瑞安高级会计师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前恋旧梦

已采纳

木姓一、姓氏源流木(Mù)姓源出有七:1、出自子姓,为春秋时宋国大夫孔金父之后,以祖字为氏。春秋时宋国有大夫孔金父,字子木,其支孙有的以祖字“木”为姓,称为木氏。2、出自端木姓,为春秋时卫国人端木赐之后,为避仇所改。据《元和姓纂》上记载,端木姓是孔子弟子端木赐的后代。端木赐字子贡,在孔子众多弟子中,他有口才而能料事,又善于生财,所以,家累千金。在春秋政坛上,端木赐也是一位重要人物,历任鲁、卫诸国宰相,曾经游说吴国,出师敌齐以存鲁。端木赐是当时的卫国人,根据史书考证,他便是端木氏家族的始祖,其后世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端木。其后曾省文为端氏;或避仇改称为木氏,形成了另一支木氏。3、出自唐代百济国中有木氏。唐高宗时,朝鲜半岛百济国重归唐,其族人中有木氏。4、出自回族中有木氏。据《中国回族大辞典》载,回族中的木姓,主要取自经名之首音。如“木八刺或木沙刺福丁之后裔,姓木。”有一部分木姓,也出自沐姓。如:“明初,因木氏镇守云南有功,被皇帝赐姓‘沐’。明亡后,沐氏后裔为避灾祸,有些又改沐为木。”又据《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载,明清时,木姓回族在陕西咸阳还形成了一个聚居点——木家村。该村在50年代时,还立有“国子监太学生木际丰(庆生)”的石碑,立碑时间为乾隆十年(1745年)。木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陕西。5、出自明朝时云南纳西族贵族阿甲阿得,由朱元璋赐姓木。明代以前,纳西人是没有姓的,名字实行父子联名四个音字制。明洪武十六年,纳西首领阿甲阿得归顺朱明王后,在朝觐时,朱元璋问他要个什么性,阿甲阿得直率的说要跟皇上一个姓,旁边的官员连忙的使眼色,他急忙改口说请皇上恩赐。朱元璋没有计较:“你的心意我明白,从朱字中分出一个木,表明你是朱家骨干,木字上加人字就是朱,表明你是朱家人,就赐你木姓木姓吧”。从此纳西族有了第一个汉姓木。阿甲阿得之后代子孙相传姓木,称木氏。木氏认为,木姓为皇帝所赐,只能为木氏贵族专用,对百姓木氏仿朱元璋另赐了个“和”姓。“和”表示木上添一撇,为戴上木家草帽,旁边加一口,为背上木家筐篮。“和”即奴仆、劳者。所以纳西人有“官姓木,民姓和”之说。木氏归明以后,逐步接受汉文化,并有了汉字之讳。木姓建筑古城时,如果仿照汉城四周高筑墙,则木字就变成了“困”字,因此木氏自然就不愿筑城墙。6、出自南方少数民族中有木氏。7、白族、蒙古族、东乡族、僳僳族、景颇族有木氏。二、迁徙分布(缺)木姓望居吴兴郡(三国时置郡,相当于今天的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三、历史名人木 楹:宋代人,官浙东帅府参谋,百姓称颂其德政。木 增:明代诗人。丽江土知府木青长子,万历二十六年(1558年)袭父职,被称为“木天王”。有军事、文学才干,政治开明,维护祖国统一。在职20年间,多次出征,势力西及边疆,北达理塘。先后向进行输军饷及助陵工银二万余两,赴京陈言边政大事,大力引进汉族及白族先进生产技术,办作坊,开金银铜矿,吸收汉藏的宗教与文化。被明朝视为滇南的屏藩,历授云南、广西、四川等布政使司的左、右参政头衔。爱好汉文化,工诗能文,善书法,著有《芝山云过集》、《山中逸趣集》等,著名文人董其昌、徐霞客、博宗龙、唐泰等分别为其诗文作序和跋。所著《芝山云过集》六卷收入《四库全书》。木待问:浙江省永嘉(今温州市)人,字蕴之。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癸未科状元。木待问少年时,曾从学于大儒郑伯熊。中状元后,累官太子詹事,焕章阁待制,礼部尚书,官至侍从。木待问为官素无望闻,为人却自私刻薄,且忘恩负义。恩师郑伯熊去世后,木待问扩建自家府宅,擅侵郑家之地,师叔郑伯英与之辨理,争执中打了起来。木待问告官,并随差人抓捕郑伯英。伯英闻讯,扶老母迎出家门,木待问羞愧而退。宋孝宗鄙视木侍问的为人,曾问木姓起于何时?木待问答不上来。孝宗对其岳父大学者洪迈道:"被朕擢为状元,而不知祖姓来源,卿宜劝之多读书。"木待问长于写诗,其《千里思》云:“君行千里轻所历,妾弛千里心匪石。春房酌酒意息息,愁不在离愁在忆。鸳鸯瓦上昏无色,鹦鹉杯中坐更积,灯前独坐制君衣,泪湿剪刀裁不得。”木天骏:南宋浙江省瑞安人,字德远,嘉熙年间进士,历官建昌守、大理宗丞。教授永州时,阐明张栻(号南轩)理学,颇有成就。木玉璋:1931年生,云南省福贡县人,僳僳族名钱傅增。195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第一期军政干部训练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副研究员,现离休反聘,研究僳僳族音节文字及其文献。曾师从傅懋勋先生,参加了语言调查,民族识别,新僳僳文字方案的设计和推广。主要论著有:"僳僳语语法纲要"、"谈僳僳语词头a"、"僳僳族原始记忆方法和音节文字"、"僳僳族语言文字概况"、"僳僳语概况"、"僳僳汉词典"、"僳僳语简志"、"僳僳语中pat mo neil m、a色一词的浅识"、"恒乍绷故事中的"沙尼"一词及其姓氏"、"僳僳话语材料"、"汪忍波与僳僳音节文字"、"僳僳族语言文字研究概况"、"老僳僳文、新僳僳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音档僳僳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音档僳僳语禄劝方言武定话"、"《藏缅语音词汇》僳僳语"、"僳僳语数词的构成和用法"、"僳僳族音节文字的研究及发掘清理工作"、"僳僳族音节文字中的历法"、"僳僳族音节文字及其文献"、"僳僳族音节文字文献内容概述"、"僳僳族音节文字造字法特点简介"、"僳僳族音节文字文献汇编"、"僳僳族音节文字及其文献研究",《僳僳族首领木必入怒江史迹初探》、《僳僳族诗的艺术特色的文化价值》、《记述接角裴阿欠老人点滴事》、《僳僳族和姓氏和命名方式初探》。僳僳语译著有:"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共产党三十周年"、"庆祝峨僳山彝族自治县成立"、"中苏友谊"、"生命进行曲"等。木义富:男,1933年8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汉族。高级经济师。1952年毕业于邮电部华东邮电学校,曾任北京市电信局三三局、四四局、五五局电力机务员、电力室班长。在此期间曾获模范工作者、先进生产者称号。1957年任北京市市内电话局团委书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1964年任北京市电信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l978年兼任北京市电信局教育处长。1983年任北京市电信管理局工会主席。1987年主持成立北京市电信职工技术协会兼任该会会长。1994年退休,现任技协顾问。曾写过《依照法律开展技协活动》、协好职工技协的经济实体,增强基层工会实力和活力》、《一手托两家,共同发展》、《职工技协在大发展中需探讨的几个问题》等多篇论文,并在《中国职工技术导报》等刊物登载。在推动职工技术协作活动开展方面,发挥了很好作用,北京电信职工技协连续12年被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会授予先进单位称号。我我该玲,女,1951年2月生,江西宜丰人,汉族。1966年参加甘肃生产建设兵团。1972年进天津第一金属工艺品厂做过工人,当过干部。1974年被选拔入天津财经学院工业管理系工业会计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在马列部任教、教哲学。1984年考入南开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三年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于lop年毕业取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在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进行研究工作。l992年调到天津城建学院管理系任系副主任、副教授。1994年始到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工作,历任教务处副处长,哲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现为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参加工作以来,在工作中始终保持高度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2次获校(局)级先进,多次获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奖。自从进人哲学领域,发表了说史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科学性质》、柱体的多种功能及其对主体的意义》、《主体范畴的具体性》、《关于集体主义原则的思考》、《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的可能性》、《关于实践作为标准的思考》等近50篇论文,参编、主编《当代人生哲学》、《价值值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十多部著作,约计170余万字。木 沙:这位青海石油管理局驾驶员的平凡而普通的名字在柴达木戈壁油城被人们广为传颂着。请看他所创造的一串串惊人的数字:1981年——1988年连续8年累计完成6443765个吨公里,为国家创造经济价值1224315.35元,上缴盈余476711.52元,节约油料36729公斤、节约材料费95元,8年完成了18年的任务,按工作定额考核,提前跨入了21世纪。1989年他驾驶的41——01147号大田野拖车完好、出勤率为99.1%;周转量完成855794个吨公里,完成计划的232.2%;节约油料5424公斤,节约材料费用4727.75元。木沙1969年开车以来,始终战斗在柴达木盆地内,一心一意为井队送水、送泥浆、送油、送钻具、送生活用品。1988年12月中旬的一天,深夜一点多钟。一阵敲门声将木沙惊醒,得知北山6058队钻井用的钻挺断了,他马上开车装上钻铤为井队送去。当行至北山沟的陡坡时,由于路面有冰,车轮打滑上不去,他把车上准备应急用的铁锨取下来,一锨上一锨上往路面上垫,一直用了3个多小时才将路面垫好。这时,他浑身都冻麻木了。他咬着牙继续向前行驶,将钻挺及时送到井场。木沙出车时,为了节约时间,他都带上干粮和水壶,饿了啃上几口子馍,渴了喝上几口凉开水,长年跑野外,使他患了较严重的胃病,但他从未因病而影响工作。20年来,木沙同志共安全行驶了949845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行驶了20多圈。苏源是海南省汽车运输总公司七○一车从一个普通的汽车司机,在33年里安全行驶了200万公里,把近百万个旅客送到了目的地。苏源的青春是在单调枯燥的公路上度过的,是在常忘了吃饭休息的保养车工作中度过的。几十年来,苏源很少在家过春节。那年春节,他特意跟调度要了休假。家人知道后。把年货备得比往年都丰盛。除夕中午,车队长到他家告诉他,路上有车坏了,要他去驳车。队长深感内疚地说:“你们是最有资格吃这顿团圆饭的,但车队实在找不出人来了。”苏源二话没说,匆匆地打起行李上路了。200万公里,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五倍多。而苏源的200万公里是在海南险要的山路、恶劣的气候中跑出来的。为了让旅客更安全,他自己时常会遇到危险。他曾被皮带咬掉半截手指,曾从几米高的车顶上摔下来。他还常把家人拉来擦洗车。并每年无报酬地多出勤几十天,仅1988年就多出勤45天。苏源爱车如命。有一辆车他开了17年,行驶百万公里后性能依然良好。这些年,他为国家节约大量保修费,仅1987、1988两年就节约1万多元。18年他为国家创利润61万元,节约汽油近6万公升。四、郡望堂号1、郡望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置郡,治所在乌程。相当于今天的浙江省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省宜兴等地。唐亦曾改浙江省湖州为吴兴郡。2、堂号(缺)============================================================【木姓宗祠通用对联】〖木姓宗祠五言通用联〗官声传东浙;理学阐南轩。——佚名撰木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代人木楹,官浙东帅府参谋,百姓称颂其德政。下联典指南宋瑞安人木天骏,字德远,嘉熙年间进士,历官建昌守、大理宗丞。教授永州时,阐明张栻(号南轩)理学,颇有成就。--------------------------------------------------------------------------------【云南省丽江古城木氏府署楹联】〖丽江古城木氏府署〗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而木氏府署(简称木府)是丽江古城文化之“大观园”。纳西民族首领木氏字元朝(1253年)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诸土司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仪”而著称。木府位于古城西南隅,明代其建筑气势万千,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官室之丽,拟于王者”。可惜大部分建筑毁于清末兵火,幸存的石牌坊也毁于“文化革命”(1966-1976)。1996年大地震后,世界银行慧眼识宝,贷巨款相助重建木府,丽江能工巧匠精心设计施工,经三年时间,使木府如凤凰涅磐般再现于世。木府占地46亩,中轴线长369米,整个建筑群坐西朝东,“迎旭日而得大气”。木牌坊上大书“天雨流芳”四字,乃纳西语"读书去"之谐音,体现纳西民族推崇知识的灵心慧性;石牌坊通体皆石,结构三层,是国内石建筑的精品;议事厅端庄宽敞,气势恢弘,是土司议政之殿;万卷楼集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粹,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士书画,皆是翰林珍奇,学苑瑰宝;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是土司议家事之殿;光碧楼乃后花园门楼, 史称其建筑“称甲滇西”;玉音楼是接圣旨之所和歌舞宴乐之地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产物,而狮山古柏深处,还有木氏土司祭祀天,祖,大自然的场所,木府充分体现了纳西民族广纳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从元代木氏家族的几代土司所任职衔及管辖区域可帧超木氏家族自元以来,就已成为滇西北能够左右局势之雄强,这为木氏家族统治势力后来的延续、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历史背景。明中央王朝的庇护、褒赏扶持。自本得始至明末懿,木氏土司共传承十四世,他们依次是:木得(阿木阿得) 木初(阿习阿牙) 木土(阿牙阿秋) 木森(阿秋阿公) 木嵌(阿地阿习) 木泰(阿习阿牙)木定(阿牙阿秋) 木公(阿秋阿公) 木高(阿公阿目)木东(阿木阿都) 木旺(阿都阿胜) 木青(阿胜阿宅)木增(阿宅阿寺) 木懿(阿寺阿春)均为丽江土知府职。明代木氏家族之所以长盛不衰,势力范围越扩越大,至明万历年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是明中央王朝对其重用和扶持的结果。丽江是滇藏交通枢纽和门户,同时又是云南纳西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木氏家族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实力强大,成为明中央王朝管理和控制滇西北地区理想的依靠力量。木氏家族代代恭顺听命于朝,以剿杀征战称功,示效忠诚;世世进京朝贡不绝,得朝廷封赐恩赏。============================================================【丽江古城木氏府署楹联】凤诏每来红日近;鹤飞不到白云间。——佚名撰木府大门联万卷图书天禄上;四时云物月华中。——佚名撰木府万卷楼[正门]联万卷楼实际上就是木府的书房。这是一代文臣木增土司所引以为豪的地方。其间藏有中华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华,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土书画,可谓翰林珍奇、学苑瑰宝集于一楼。万卷楼”四面有门,门门有联,联联有韵。木增,号生白,是个善于诗词文赋的文学大家。他一生写下1000多篇诗文,收入《啸月堂诗》、《山中逸趣》、《光碧楼诗抄》等6部集子,有诗1000多首收入《四库全书》和《云南丛书》。他还写作了30多首词,20多篇辞赋,是磨些族第一个创作此类作品的作家。木增还是个书法家。草书对联“谈空客喜花含笑;说法僧闲鸟乱啼”传世至今被丽江市博物馆收藏。木增为倡导汉文化,特盖“万卷楼”,广集百家之书,其用心良苦,堪称楷模。对于木氏土司作家群的诗文造诣,历史上已有“文墨比中州”、“共中原之旗鼓”之美誉。这是木氏土司对外开放新和,吸收外域外族先进文化的必然结果。谈空客喜花含笑;说法僧闲鸟乱啼。——木增自题木府万卷楼联华名已透金闺籍;丽藻新摛玉岳篇。——佚名撰木府万卷楼[侧门]联笔如玉笋霜气锐;砚是银湖墨浪潮。——佚名撰木府万卷楼[侧门]联鸾鹤在霄时现影;芝兰出地自生香。——佚名撰木府土知府木氏夫妇寝室联令人惊讶的是土司夫妇竟是分床而居的,但这符合纳西人的生活习俗。纳西族聚居地丽江,历来有“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之称,这里离女儿国泸沽湖很近,每家都是女人当家,种田、收割等力气活儿都是女人的事,男人在家只是打牌喝茶聊天,乐哉悠哉,许多穷人都是兄弟共妻。当这个女子属于兄弟中的一个人时,另外几个往往远走他乡,因此并不存在什么争风吃醋。另一方面,纳西夫妇分床而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妇女要起早贪黑地下地干活儿,不与丈夫住在一起更可以使他休息好。最有成就的第十九代土司木增的书法挂在正房墙上,一看那浪漫、潇洒飘逸的书法就知道木增不仅是一位贤明的土司,更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书法家。官拜五朝抚圣主;世居三甸守规恢。——佚名撰木府议事厅[廊柱楹]联议事厅气势恢宏、十分壮观,三个匾额竟都是“诚心报国”。议事厅的正中有一个虎皮座椅,那是土司的座位,座椅前方两三米处的天花板上绘着一个活灵活现的龙头。讲解员说:土司之所以把座椅铺上一张虎皮,还是在暗示自己无心从政、只想当个占山为王的土司而已。而上方的金龙,则意味着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在皇上的眼皮地下进行,自己不想也不可能犯上作乱。权镇铁桥垂法远;兵威桐柱赐恩多。——佚名撰木府议事厅联峰常绚彩何须梦;天自书云为纪祥。——佚名撰木府三清殿联第十九代土司木增曾出家,倒长松树的位置正是木增出家修行的地点。这棵松树有三、四米高,所有枝杈无不向下生长,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茅盾的名篇《白杨礼赞》,设想一下,如果茅盾先生看到这棵树的话,也会惊叹不已——这棵树那种向下生长的势头就像其它树木枝杈一律向上那样自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玉垒千年存古雪;金沙万里走波澜。——佚名撰木府三清殿联金画滚龙蟠御字;玉音玺篆焕云霭。——佚名撰木府玉音楼联字逼钟王,才追李杜;气凌万仞,伸厉九霄。——佚名撰木府万卷楼[侧门]联念叨封疆,出万金而佐饷;情关廊庙,陈十事以输忠。——佚名撰木府议事厅联蝉脱浊秽中,浮游尘埃外;高蹈苍山上,消遥解脱林。——佚名撰木府三清殿联

29评论

偏执的梦旅人

跋涉者的足迹――记轮椅教授孙开泰超越生命――记首创骑自行车环华旅行四万里的欧亚民前进就是英雄――记残疾农民企业家谭孔居用奋斗奏响生活的琴弦――记独臂硬汉王振发寂寞世界寻歌声 扬臂畅奏光明行――记主任医师、全国自强模范任治平黄土高原的儿子――记全国绿化青年突击手李志远真诚与激情的人生――写在刘岳华《维纳斯星座》出版发行之际喜玛拉雅山之子――记藏族青年、全国自强模范洛桑班丹月缺月圆――记内蒙古民族师院中文系教授周双利精神巨人 时代歌手――记全国著名瘫痪作家王占君童年跑来的大红马――记彩蛋艺术家张伟明选取人生新角度――记轮椅摄影家王涛生命在奋斗中闪光――记自强不息的优秀教师周海成“花果山”上的“美猴王”――记兰坪拉井镇残疾人福利公司经理李祖德战地黄花分外香――记残疾人奥运会冠军获得者张小玲安得广厦千万间――记济南市第四建筑公司副总经理高盛龙绘图笔下领风骚――记第三次世界残疾人职技大赛冠军李志全强者的足迹――记沈阳市弱智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孙、淑君创造辉煌――记盲人企业家程守云不屈的抗争――记侏儒影视双星余华东夜有博大的温柔梅花香自苦寒来――记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全国模范革命伤残军人徐效钢命运的建筑师――记浙江瑞安意乐服务部朱景水奉献者的足迹――记全国优秀教师冯隆发与命运搏斗的人――记中残联委员、主治医师张建华魂系宏业――记成都华西协和盲人按摩医院院长李芳洲人生大舞台――记德阳市电子仪器厂厂长黄崇文坎坷人生路――世界冠军夺得者罗志强雪乡幽兰馨四方――记“兰花王”陈重勤的创业事迹实现生命价值的人――记世界发明家潘德华不懈的追求――记北京地坛北里红医站按摩大夫韩立强厄运的克星 爱心的奉献――记介休市肢残青年郝锦荣为了人生不再残缺――记内蒙古自治区残联副理事长玉荣奉献生命的绿意――记北京市化工设备厂高级会计师王富娥一个“书篓子”的故事――记自学成才的图书馆学专家张万钧轮椅上的梦――记著名女作家张海迪在知识的崎岖小道上跋涉的人――悼念著名海洋学家梁元博研究员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记铜川市人民医院按摩医师刘严光明之路的开拓者――记营口市第二盲人按摩诊所医师贺瑞强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记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谢良将军瞽叟春秋――记盲人副编审黄加尼苦学苦钻的“秀才”――记聋人记者、编辑丁佑铁骨钢筋铮铮硬汉――记全国自强模范杨振刚微笑的枫叶――记四川《天然气工业》杂志副编审冒晓萍多采的梦――记安达市凯勒盲人按摩学校校长金贵权强者尽风流――记瑞安市政协委员林成梅直面人生“卧人”不卧――记福建省泉州市侨眷残疾人张嘉滨助人为乐的黄大夫献歌:一次撒播爱心的长征轮椅上奋笔写春秋――记香港作家王尚政

130评论

单枪稳情场

电大,还有瑞安市震旦培训学校

129评论

稳重狂野

“木”是一个姓

63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