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5570
该放就放别太累
报考注册会计师A,并未有任何限制条件。但在通过两科考试后,即申请证书之时,需满足以下条件:
1、持有认可的三年全日制大专毕业证书(包括自考、函授、脱产和业余等群体)。
2、持有认可的学士学位证书。
3、持有认可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博士学位证书。
4、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证的注册会计师证书(CPA)或国家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认证的中级或高级会计师证书(中高级会计职称证书);ACCA的全面合格会员符合A学士学位的教育要求(仅考试通过,未获得证书者不予接受)。
工作经验要求:获取A证书,需要工作经验认证。需具备2年连续的(非累计)在会计或者财务领域中的工作经验。工作经验可以是在申请之前完成,也可在注册考试之后的7年时间内完成。
考试科目
A新考纲考试内容科目一共有两门,P1-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和P2-战略财务,具体考试内容及占比如下:
Part1: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外部财务报告决策(15%),规划、预算与预测(20%),绩效(20%),成本(15%),内部控制(15%),科技与分析(15%)。
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运营,提升内部竞争力和整体绩效,帮企业降低成本,提升利润,从而提高绩效。也就是说P1主要是向内求,提升企业的运营能力。
Part2:战略财务: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20%),公司财务(20%),决策分析(25%),风险(10%),投资决策(10%),职业道德(15%)。
主要是针对企业在资本市场怎么样获得利润最大化,向外部要利润:公司理财(投资、融资、 控股)、风险、决策分析。就是公司挣钱以后,怎么样把这些钱,再生钱。也就是说P2主要是向外求来谋求更大的发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注册会计师
陪我撑到天蹋下去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很多中途改行学会计的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会计是越老越吃香,不是吃青春饭的。天天做办公室,没用风吹雨淋。
但是,真正的走进会计这行后,才发现,这个行当也是不那么好干的。总有数不完的新规定需要学习消化,总有各种各样的现实财务问题需要处理,总有领导层这样那样不合规的业务需要我们事后擦。
另外一个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主要是所有领导都有天然避税的要求,但由于不懂税法,总是要求会计怎么怎么样。其实,这不是会计的问题,是领导的选择思路问题。整天处于这种压力下,会计肯定没有成就感。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此,我再次奉劝那些抱着美好愿望改行来学会计的人,请仔细考察下会计的真实生活,如果可以,找个5年左右的老会计免费跟班几天,真实体会下会计职场的情况,然后再做决定是否入会计坑。
各种各样的证书要求
会计行当,都说要考很多证,越多越好,并且有个怪现象,只要是你考下来的证,好像哪些人力及领导们就觉得是应该的,然后就是说,你要有那啥证就好了。比如,你考完会计证认为就可以名正言顺去干会计了,但我们一些人得到的工作机会是这样的,先干着出纳和会计助理吧,等你有初级会计师证书再说干的会计。但等你考过了初级,才发现,初级证书好像根本不值钱,有初级证书的把抓。然后是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等。
朋友曾经的工作求职过程中,以为自己有个注册会计师证书就行了,然后应聘会计主管的时候人力告诉我,注册会计师只是审计才用,没有会计证,我们无法聘用,不符合公司的制度规定,晕!
晋升困难重重
有些学会计的人,因为本身基础不够扎实,只是会做简单的账务处理,后续的高薪职位,反而对账务处理的要求是最最基本的,那些职位对于税务筹划、、预算、业务掌控、人际关系处理等综合素质都有较高要求。而这些是持续的学习和精进才可以慢慢积累起来的。
但由于年龄和家庭的原因(中途改行学会计的大都是女士),学习和提高的时间有限,这就造成很多改行后学会计的基本都是处于基础的岗位,薪酬也就提高不上去。
爱你已久爱你依旧
这两个行业完全不搭,你自己从事的是会计工作对注册会计师应该有一定的了解,我没有考过注册物业师不知道难度如何,但就注册会计师难度来说一次全科能过的人不是太多,每年也就数的着的几十个吧。你说的含金量是指以后收入吧,这个不太好比较,有了这些资格证书还要看你个人的业务能力,不是说考个证就能怎么怎么样,同样的注册会计师在同样的会计师事务所工资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关键是看你自己的能力可以胜任什么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