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965
一夜浮花
审计目标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审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它是指导审计工作的指南。审计目标可分为审计总体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审计总体目标就是被评价的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审计目标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审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它是指导审计工作的指南。审计目标可分为审计总体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审计总体目标就是被评价的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从历史的发展看。
审计总体目标为了适应审计委托人审计目的的需要,是在不断变化和扩展的。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体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为了达到审计总体目标,审计人员必须会计报表的各个项目及有关资料,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
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流量。
博你怜爱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二十五条 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是:
(一)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详见中注协网站:_standardsPfessional_guidelinesyifabu202211t20221104_html
一不小心丢了你
审计目标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审计总体目标**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2022年11月1日修订)第四章 第25条规定: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是:
(一)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二)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层和治理层沟通。
**审计具体目标**
根据2022年度注册会计师教材《审计》的记载,具体审计目标是指注册会计师检查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所包含的每项认定是否真实。具体包括:
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1、发生。即检查这些交易是否真实发生。
2、完整。即检查已经发生的交易是否被或漏报。
3、准确。即检查真实发生的交易,是否按正确的金额反映。
4、截止。即检查本期的交易是否均在本期反映,本期所反映的交易是否包括了其他期间的。
5、分类。是否按正确的方式对各类交易分类反映,如固定资产出售收入是否被列为主营业务收入等。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1、存在。即检查已经列报的资产、负债是否真实存在。
2、权利和义务。即检查所列报的资产是否所有权归被审计单位,负责是否为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3、完整。即是否存在、漏报资产或负债的情况。
4、计价和分摊。即检查真实存在的资产或负债,金额是否正确,是否正确摊销。
三、与列报和批露相关的审计目标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检查批露的内容是否真实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检查应当批露的是否均已批露。
3、分类和可理解。检查批露的内容是否正确分类,表述是否清楚。
4、准确和计价。检查批露的内容措辞是否准确、金额是否恰当。
心碎裂
审计准则目前已经改称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该准则中的审计目标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审计总体目标**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2022年11月1日修订)第四章 第25条规定: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是:
(一)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二)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层和治理层沟通。
**审计具体目标**
根据2022年度注册会计师教材《审计》的记载,具体审计目标是指注册会计师检查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所包含的每项认定是否真实。具体包括:
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1、发生。即检查这些交易是否真实发生。
2、完整。即检查已经发生的交易是否被或漏报。
3、准确。即检查真实发生的交易,是否按正确的金额反映。
4、截止。即检查本期的交易是否均在本期反映,本期所反映的交易是否包括了其他期间的。
5、分类。是否按正确的方式对各类交易分类反映,如固定资产出售收入是否被列为主营业务收入等。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1、存在。即检查已经列报的资产、负债是否真实存在。
2、权利和义务。即检查所列报的资产是否所有权归被审计单位,负责是否为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3、完整。即是否存在、漏报资产或负债的情况。
4、计价和分摊。即检查真实存在的资产或负债,金额是否正确,是否正确摊销。
三、与列报和批露相关的审计目标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检查批露的内容是否真实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检查应当批露的是否均已批露。
3、分类和可理解。检查批露的内容是否正确分类,表述是否清楚。
4、准确和计价。检查批露的内容措辞是否准确、金额是否恰当。
优质注册会计师问答知识库